立即下载
隔离酒店里 她在一楼大厅筑起抗疫“中枢”
2022-03-27 21:18:51 字号:

隔离酒店里 她在一楼大厅筑起抗疫“中枢”

未命名.jpg

正在隔离点中进行数据统筹的“点长”谭海溪。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赵翼鹏 长沙报道

凌晨一点,“点长”谭海溪的手机铃声响起,又一个交办函发来:“马上又要送来一批新的‘密接’,请做好相关后续隔离工作。”放下手机,谭海溪便立即对相关工作人员与房间展开调度处理,确保隔离工作的万无一失。

这是发生在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一隔离酒店中的小插曲,也是作为隔离点“点长”的谭海溪的日常。

对于谭海溪来说,从芙蓉区马王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到隔离点“点长”,这样的身份转变,她只用了4小时。3月16日上午10点,在接到驻点防疫的安排后,谭海溪二话没说,背上行囊便立即出发,当天下午两点,她已一头扎进隔离酒店中展开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接管隔离酒店,说实话并没有太多经验,大部分事情都要靠自己摸索。”尽管已在医卫领域中从业12年,但对于谭海溪来说,成为“点长”依然是不小的挑战。

未命名2.jpg

3月27日,谭海溪身着防护服对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

谭海溪所在的隔离酒店,到目前仍有165名隔离人员,算上驻点的工作人员,最多时总人数曾有300余人,如何与上级对接好数据?如何做好隔离点的信息处理?如何做好所有人员的日常统筹?每个事项都极其琐碎繁杂,但由于自己无法直接上楼接触工作人员与被隔离者,酒店的一楼大厅便成了谭海溪的“一线阵地”,而谭海溪则是这其中承上启下的“中枢”。

难点要一个个解决。在谭海溪的手机上,密接、潜在密接、次密、中高风险、可用房间数、盒饭数量......每一项数据都以日期为单位,在表格中一一记录,精准、细致、繁多,中午或晚上的休息时间中,她都仍旧在梳理当天的工作台账,在电脑前悉心核对所有监测对象的信息。“她从没准点吃上过饭,每一次盒饭都是放冷了再加热,反复好几次,我们催着吃饭她才赶紧吃上几口。”一同共事的同事如此说道。

“从驻点到现在,没有一天连续睡超过5个小时,因为每一天的数据不仅名目繁多,还需要每天早上7点前报送,有时好不容易睡下后,还会接到各种临时电话,必须第一时间接起。”谭海溪说完,便指向酒店大厅一旁的双人沙发,上面放着一床被子,没有枕头,“看,这就是我的‘床’。”

然而,与每一个工作电话都尽力迅速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驻点以来,谭海溪对于家庭有着太多的愧疚。

作为一位母亲,家中的两个孩子依然是谭海溪心间最为柔软的部分,到如今,谭海溪已在隔离点中驻点十余天,丈夫不时也会打来电话询问她何时才能回家,谭海溪清楚记得,有一次半夜丈夫打来电话,说着孩子们半夜醒来还在找妈妈。忍着想要放声哭泣的冲动,谭海溪虽然眼眶早已湿润,但还是一字一句说下:“既然选择了冲在一线,那就只管上。”

如今,谭海溪对于“点长”工作早已适应上手,这段时间中,也曾被不少“入住”的隔离人员的感谢声所感动过。她坦言:“有压力,这段日子也是我从业十多年以来最辛苦的时候,但我知道,无论是楼上被隔离的工作人员还是一线抗疫人员,还有很多人比我承受着更大压力,作为‘点长’,我只是做着我应该做的事。”

“疫”线手记:

谭海溪是有股“劲”在的。

在采访前的简单交流中,她告诉我,自己昨天开会至凌晨,只睡了几个小时便工作到现在。由于戴着口罩的缘故,我无法察觉到她的疲态,但她的眼神中却始终透露着一股极坚毅的韧劲,以至于我无法察觉到她已连轴转如此多天。随后的采访过程中,她也曾几度落泪,却都极其克制镇定,一次是提起家中的孩子,一次是提到同事的付出。作为女性与母亲,她的韧劲之下,还有一块柔软的自留地。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这个辽阔且温柔的名字,也正是谭海溪在抗疫一线中的最好注解,她将点点微光汇聚星海,最终照亮疫情的黑夜。

来源:红网

作者:赵翼鹏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