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熊晓宇 通讯员 胡晓 长沙报道
人勤春来早,地勤土生金。春分时节,走进长沙县乡村,一幅美丽的春耕画卷正在逐渐展开。“田保姆”让农民当起“放心掌柜”,现代化育秧工厂大大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农机轰鸣,农事渐起,田间地头涌动着蓬勃新活力。
位于长沙县安沙镇的天健农机合作社实行“生产大包干”模式,进行集中育秧。
“天健模式”使农户可以在保底和“上不封顶”之间自由切换。
农业服务大包干“田保姆” 让农民当起“放心掌柜”
走进长沙县安沙镇,天健农机专业合作社探索“服务大包干”模式,让农民当起了“放心掌柜”。
记者了解,“天健模式”在水稻收割前,农户可根据自家田里的稻谷长势好坏自主选择“成交方式”:觉得稻谷产量高,农户可选择“要谷不要钱”,每亩支付620元后,合作社把收割好的稻谷送到农户家中;如觉得稻谷产量太低,农户可选择“要钱不要谷”,每亩按1000元的“兜底”收入,减去620元的成本,拿380元回家,田里的稻谷产权归属合作社。
“天健模式”使农户可以在保底和“上不封顶”之间自由切换——种粮遭遇风险时每亩可保底纯收入380元,没遭遇风险时还能获得高产量和好粮价带来的“溢价收入”。
经过市场检验,“天健模式”种一季水稻每亩的成本为500元出头,农户支付的620元,交给村集体20元,盈利将近100元,再加上集中采购农资的价格优惠和政府鼓励规模化种粮的补贴,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天健农机开展服务大包干至今年已达5000余亩,其在2020年被评为长沙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3月13日,在长沙县路口镇上杉市村,种粮大户对水稻秧田进行秧模进行铺设。
现代化育秧工厂打破水稻生产机械化“瓶颈”
在长沙县路口镇荆华村冲里组,荆龙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为目标,以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和水稻机插(抛)秧两个关键生产环节为突破口,有效破解水稻生产机械化“瓶颈”问题,大大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率。
今年,合作社新增投资150万元建设6000平米连栋智能化育秧大棚,购置2万个机插育秧硬盘,艾禾履带式旋耕机3台,高速乘座式插秧机2台,预计年育秧供秧能力达1万亩。
水稻工厂化育秧,通过精准播种流水线,5个人每天可以种200亩大田秧,节省种子和人工,同时在播种环节就可计算出每亩的苗量,有效提高早稻产量,在播种以后,通过恒温密室叠盘催芽壮苗,用智能温控等科技手段使每粒种子温度湿度达到一致,从而保证了种子的出苗时间一致、收割时间一致。
春耕春播忙 不负好春光
北山镇福高村的种粮大户们正在进行早稻育秧。刘红艳 摄
北山镇蒿塘社区长山坳组,在大片的油菜花田中,农户们趁着好春光进行育秧盘播种。陆瑶 摄
北山镇蒿塘社区长山坳组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育秧,平整秧田、摆育秧盘、撒种、搭架、盖棚,忙得不亦乐乎。陆瑶 摄
长沙县北山镇有条不紊地开展春耕春播,广阔的田野里随处可见忙碌的场景。陆瑶 摄
3月15日,村民在金井镇王梓园村地里劳作,呈现春日农忙画卷。
村民在金井镇王梓园村同展农业进行智能化育秧。
村民在金井镇王梓园村同展农业进行智能化育秧。
3月15日,村民在长沙县金井镇金龙村三棵树茶园采茶。
3月15日,江背镇肖排村村民正在用旋耕机进行稻田深耕,为接下来的秧苗移栽做准备。李政 摄
江背镇肖排村村民正在给秧苗覆膜。李 政 摄
江背镇肖排村村民正在给秧苗覆膜。李政 摄
春耕时节,江背镇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幅绿色生态的春耕画卷。李政 摄
在春华镇宇田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户正在施有机肥培肥土壤,为大面积芽白种植做准备。章帝 摄
在果园镇,农户忙着除草,春耕工作正在井然有序进行着。梁焕新 摄
青山铺镇“春耕图”正徐徐展开。童佳玉 摄
来源:红网
作者:熊晓宇 胡晓
编辑:吕周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