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打造乡村振兴的“长沙样板” 2022年长沙市委一号文件发布
2022-02-24 09:33:55 字号:

2月23日,2022长沙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上,2022年长沙市委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2022年是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的提速之年,长沙将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全域全面振兴,锚定现代农业领航区、生态宜居典范区、城乡融合样板区、共同富裕先行区的示范目标,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止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统筹抓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长沙样板”。

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

一号文件提到,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463.3万亩,落实43000吨市级成品粮储备、7200吨县级成品粮储备,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4%;增强“菜篮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生猪出栏量稳定在360万头左右,蔬菜产量达580万吨左右;大力发展油料和大豆生产。确保油菜播种面积达90万亩左右,新建油茶丰产林10万亩,全面落实6.5万亩大豆种植任务;着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力争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达200家、示范家庭农场达300家,培育壮大10个新型基层社,开展“一站式”惠农综合服务。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带动种粮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今年市委一号文件指出,健全耕地保护利用全程一体化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保质保量完成19.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擦亮“种业硅谷”品牌,充分发挥科研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种业产业链。做强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农业生产的应用,加大智慧智能农机推广力度,完善“无人农场”“无人林场”应用场景建设。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风险隐患。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聚起农业特色产业群

围绕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品种,做实做强特色产业小镇,争取新认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左右,2022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10家。突出品牌引领,新增“两品一标”认证50个。加快供应链向县域延伸,完善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实现行政村网点覆盖率达80%。推进红星、海吉星、大河西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提质,新增冷链仓储容量10万吨,打造农产品“上行下行一张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开展“数商兴农”行动,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80亿元。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3100亿元。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超过7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600亿元。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全域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分类建设美丽宜居村庄800个。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年度改厕任务,实现农村户用非无害化厕所应改尽改、动态清零,完成40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新建乡镇污水配套管网40公里,完成29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安装。探索城乡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按镇村规划新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完成500处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任务。提质改造单村供水工程15处,配套完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新增农村自来水入户8.5万人。加强农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99%、光纤通达率达100%。着力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以上。实现农村学校交互式多媒体教室配备比例达90%。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提质改造标准化乡镇卫生院5所、村卫生室20所,加大乡村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新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50家,提质改造村级儿童之家35家。建设50个农村社区便民服务示范点。

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级基础信息统计“一张表”制度。发展优秀乡村文化,实现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占比分别达82%、60%。新建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个,建设文旅融合咨询服务中心20个,举办“戏曲进乡村”文化下乡活动300场。维护农村平安稳定。持续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建设10个以上法治乡村示范点,持续打击“村霸”,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等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探索乡村善治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探索村组议事协商新形式,鼓励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集成推广村民档案、“屋场会”等乡村治理经验做法,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好防止返贫底线。用好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推动防止返贫监测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共享。深入实施“311”就业服务,提高脱贫人口就业水平。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每年安排帮扶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8%左右。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

来源:新湖南

作者:王茜

编辑:胡红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