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潮涌千帆竞 奋楫正当时——解锁科创高地的“星沙密码”
2022-01-17 10:00:06 字号:

科技特派员助力茶产业发展座谈会。

山河智能。蒋炼 摄

生产研发场地。

蓝思科技车间。企业供图

铁建重工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蒋炼 摄

湘丰智能化红绿茶兼容生产线。

星通汽车。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长沙县委宣传部提供)

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报,对省政府2021年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发现的40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其中长沙县科技创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工作受到表彰。

2021年以来,长沙县打造以产学研协同为主方向的科创高地取得喜人成绩,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中排名第六,领跑中西部;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617家,同比增长91%;高企数量达788家,同比增长39.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4.33亿元,同比增长22%,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沙县,一不靠海、二不沿边,但它是一片红色热土、英雄之地,拥有“中西部第一县”的美誉。2021年该县位列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第1位,晋级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第3位,稳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5位,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此外,长沙县、长沙经开区还聚集着三一集团、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4家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

荣耀的背后,靠的是勇于创新的硬实力、硬科技,走的是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优”字上出实招,完善平台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环境

隆冬时节,星沙大地寒意深重,但在长沙迈迪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星沙产业基地星工场的工厂,却是一片火热的场景。墙上“奋战12天·攻坚克难·强势推进”的标语格外醒目,工作人员正马不停蹄地调试机器设备,这些设备正是今年迈迪克最新签订的核酸检测分杯处理系统订单,经过精准调试后,将发往浙江、福建、天津等地和国外市场。

当前,核酸检测已经成为疫情防控下的常态项目,在这背后,离不开检测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年伊始,作为分杯处理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迈迪克公司,接到5000万元大订单,迎来2022年“开门红”。

“作为高科技企业,从2020年的营收2020万元,到去年的8000多万元,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离不开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谈起公司发展之路,迈迪克副总经理杜林感慨万千。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的“大国重器”,才不会有被“卡脖子”的隐忧。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1年以来,长沙县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争当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成立了县委书记为主任、县长为第一副主任、县区城分管科技领导为副主任的长沙县科技创新委员会。

——在政策措施上,出台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长沙县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充分发挥了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叠加效应”。

——在指导帮扶上,成功设立1个省级技术合同登记点,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资金约1.2亿元;兑现县级科技创新奖补政策,2021年县区已奖补283个项目,资金达5800万元;帮助企业申报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8个。

一年来,通过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创新能力突破、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成果转化五大工程,全力推进5个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以上科研平台90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42家、市级41家,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无界,科技有为。接下来该怎么干?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表示,将结合实际,率先抓好落实。探索新机制。以产学研协同为主方向,探索建立“需求方出题、科研界答题”新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突出抓重点。支持三一集团、蓝思科技等企业实施“三位一体”(5G+AI+区块链)试点,推进铁建重工、博世汽车等六个“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标杆项目建设,探索建立“科技+产业+平台+金融”的产业互联网。全力聚人才。探索建立靶向引才、专家荐才及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建设国际人才港,积极谋划“海创中心”项目建设。

在“强”字上下功夫,不断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不久前,山河智能在星沙举行地下工程装备全球发布会,集中发布多款全新地下工程超级装备。其中,一个“庞然大物”格外引人关注——山河智能自主研制的SWDM1280旋挖钻机。该旋挖钻机全装备最大行走重量达到470吨,相当于近400辆小汽车,其主要技术参数指标创世界之最。

“这也标志着山河智能基础设施装备的门类更加齐全,展现了公司强大的先导式创新能力,将推动行业向更大更全更专业方向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在发布会现场给予充分肯定。

在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像山河智能等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当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土壤。

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计划,建立全方位、全链条、定制化企业培育服务机制,打造具有星沙特色的“科创森林”。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围绕主导产业,筛选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在高企培育认定、高企“上规升级”、“瞪羚”企业扶持、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倾斜、专业指导、鼓励研发等方式,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2021年,长沙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617家,同比增长91%;全县49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同比增长76%;全年共有丽臣实业、五新隧装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铁建重工实现县内企业科创板上市的“零突破”;中大创远等7家企业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山河智能、铁建重工、博世长沙、蓝思科技4家企业获评全省首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数量占全省40%。

“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四大计划’,加快建设松雅湖生态新城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新平台……”面对未来,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高擘画了强创新发展蓝图。

在“攻”字上求突破,突出技术攻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在2021年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的一项新突破就是“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

这里说的“最大直径盾构机”就是由位于长沙县的铁建重工制造的。这个名叫“京华号”的庞然大物,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整机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这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在长沙县,像铁建重工这种突出技术攻关的企业比比皆是。

位于黄兴镇打卦岭村的南方钽铌,隐没在大片村舍田野之中。普通民众虽知之极少,行业内却大名鼎鼎:创立于2000年,从一个小作坊起步,南方钽铌已成长为国内最大异型材钽铌深加工生产企业,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2016年以来,该公司共完成重大科研项目30多项,实现跨越式发展,牢牢确立了行业小巨人的地位。其用于航空、航天的Ta-W高温合金“钽钨十二合金板”的研发成功,填补国内该材料大规模生产的空白。

在国内防汛领域,哪里有灾情,哪里就可看到华汛应急的身影。位于长沙县朗梨街道工业园的湖南华汛应急装备有限公司,研发出的大流量便携式应急抢险潜水电泵,配置8台水泵的4000型抢险车,在20分钟之内就可将一个标准游泳池水排空,成为国内应急抢险领域“单项冠军”。

企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2021年,长沙县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产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采用多项世界首创技术的5G+智能钻机、超级全液压履带桩架、海底隧道盾构机等一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落地。

同时,深入推进省市“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21年5个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完成投资2.51亿元,年度完成率100.8%。

近年来,长沙县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个,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共11个。每年铺排县级科技计划项目100余个,2021年度长沙县精准铺排科技计划项目116个。

在“引”字上做文章,多管齐下,加快推动创新人才集聚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

2021年10月,长沙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0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为未来发展储备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并组建5支推介小分队,分赴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双一流大学集中的城市,开展精准推介。

创新人才如何集聚?地处中部的长沙县,在吸引人才方面并无优势。如何补上这块“短板”?

近年来,长沙县全面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千方百计引人才、多管齐下育人才、优化环境聚人才,为加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与此同时,还建设了国际人才港、星沙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长沙县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发布了最高奖励1000万元的《关于推进国际人才港建设加快人才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人才政策。2021年全县新增高层次人才121人,累计认定540人,占全市总量的21.9%。

在“助”字上见实效,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去年9月,在长沙县金井镇,一场“院士级”头脑风暴正在为落实人才战略、助力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要把茶旅融合作为长沙绿茶品牌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重视人才培养,打造品种栽培、种植、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人才队伍……”在由长沙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主办的“科技赋能产业、人才引领创新”2021年科技特派员助力长沙县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为首席专家的科技特派员团队与长沙市茶叶协会、长沙县重点龙头茶企代表等齐聚一堂,深度聚焦长沙县茶产业链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加持。长沙县始终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产业需求,围绕茶叶、水果、畜牧、水产等长沙县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健全“订单式”需求对接机制和“菜单式”服务供给模式。

该制度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民,把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注入农业、农村。

派驻到长沙联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特派员周清华(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将高品质辣椒“长研青香”引入到派驻单位进行试种转化,亩产达到2000斤,亩产产值达3万元。

截至目前,长沙县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4批次1000人次,进驻到农业、工业一线和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科技服务;每年安排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超580万元,多次被评为省、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时代,激流滚滚;经济,浪潮涌动。长沙县始终屹立在中西部的潮头,靠的是永不停歇的创新驱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长沙县将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带动经济社会向着未来加速奔跑。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小雷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