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党建引领汇民心,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2021-12-31 10:51:58 字号:

  在大成桥镇鹊山村,特色水产养殖成为一大富民产业。

在大成桥镇鹊山村,特色水产养殖成为一大富民产业。

  迎客湾屋场秀美怡人。

迎客湾屋场秀美怡人。

  鹊山村的青年突击队率先铲雪除冰保障道路畅通。

鹊山村的青年突击队率先铲雪除冰保障道路畅通。

  在新建成的风雨廊桥里,鹊山村举行了一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

在新建成的风雨廊桥里,鹊山村举行了一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

  大成桥镇鹊山村建设贤达广场,让村民群众见贤思齐。

大成桥镇鹊山村建设贤达广场,让村民群众见贤思齐。

  彭龙采取订单式农业让红菜薹更畅销。  本版图片均为邹麟 摄

彭龙采取订单式农业让红菜薹更畅销。  本版图片均为邹麟 摄

被深冬寒意拥抱着的宁乡市鹊山村,并未因一场大雪显得落寞,反而在积雪消融的滴答声中,你能够听到大地苏醒萌动的交响。

贪吃侠公司的大型养殖桶里,敏捷如梭的鲈鱼争先恐后抢食,翻身一跃在水面掀起浪花朵朵;臻彬生态农业公司的池沼中,时不时有气泡从浅水处冒出,那是肥硕的甲鱼在酣睡中伸着懒腰;大绿湘农场起垄整齐的菜地上,红菜薹、白菜薹脆生生地长得旺,摘菜的农家嫂子笑声洒满阡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和谐美好。

然而,你可能难以想象得到,这里曾经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负债、田地大量抛荒的“空壳村”。鹊山村是如何发生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故事要从2014年的春天说起。

党建引领,“鹊山模式”向阳而生

2014年3月8日,陈剑怀着一颗回报桑梓之心,毅然放下城里红火的生意和优渥的生活,回到家乡——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在乡亲们的支持下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秉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思路拉开了鹊山变化的序幕。

面对薄弱的村级集体经济困境和复杂的社情民意纠葛,陈剑没有退缩,深刻认识到只有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才能找出发展突破口,打开基层新局面。

此前的鹊山村耕地抛荒现象严重,2013年村上双季稻种植面积不到20%。针对“有田没人种、有人没田种”的现象,陈剑抢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机遇,把全村分散的土地经营权归集起来,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合作社,对入股的土地按50亩至100亩的面积划分片区,再采取竞价方式统一对外出租。

吃螃蟹自然要冒风险,搞改革哪能不遇阻力?陈剑牢牢牵住党建引领的“牛鼻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发动党员干部示范带头签约入股。他自己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风雨无阻地走家串户,在起步阶段的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内召开了900多次会议,多数问题迎刃而解,终于在2015年实现整村土地合作经营全覆盖,全村4200多亩农田实现集中流转,同时积极盘活原有的烤烟房、耐火厂、学校等村级集体闲置资产,建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与此同时,鹊山村对入股的村民采取“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的方式,保底分红每年一次,“二次分红”以土地租赁的溢价和股份分红,三年一次,全部发到了村民手中。还引导村集体、土地合作社入股来势不错的农业公司,享有10%的保底分红和利润的“二次分红”,真正实现“农民变股民、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

2016年,土地合作经营的“鹊山模式”获评“中国年度十大改革案例”,也为鹊山村的腾飞按下了加速键。

近年来,鹊山村新修了43公里水泥硬化公路、32公里机耕便道,全村主干道全部黑化,建设了4个美丽屋场,同时建设了25公里的生态水渠主渠道……全村的固定资产在13年内增加了近8000万元。

2014年,鹊山村负债213万元,到2017年村集体收入一举盈余45万元,2021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自然水涨船高,从2014年的1.9万元,一路走高到了2021年的3.2万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民收入有效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鹊山村在2014年4月陆续成立了老年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共青团鹊山村支部、巾帼风采志愿团队、留守儿童学校等群团组织,将愿意发挥余热的老同志、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妇女和儿童都组织起来,为鹊山村的发展奉献光和热。

如今,鹊山村陆续捧回了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金字招牌,陈剑也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面对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作为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陈剑坦言:“鹊山之变,关键在人!我们通过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党建引领聚合力、聚民心,全村男女老少的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而群团组织的健康发展,不仅成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剂,更为乡村振兴夯实了人才基础。”

本土培养,更多新农人鹊山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鹊山村实行的人才振兴计划中,不仅有从外引进的高级人才,还有本土培养的新农人。

“咱们鹊山村团支部于2014年5月4日成立以来,成为全村青年学习提高的阵地,也成为培养青年人才的大本营。”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的胡彬今年32岁,他告诉笔者,鹊山村通过定期举行青年大会凝聚年轻人的心,通过举行学习班、交流会、职业培训等形式,唤起年轻人对于土地的情感,吸引年轻人热爱家乡、返乡创业,一方面培养了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也储备了基层党组织骨干,为鹊山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全村4200亩土地经营权整合起来之后,如今有2300亩土地流转到了23家经营主体手中,负责人大部分是党员和年轻人。”陈剑表示,戏好要靠唱戏人,兴村就要先兴人。鹊山村激励吸引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不仅累计引进青年大学生28名,还引导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28人,形成了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目前,鹊山村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名青年组长,而青年与生俱来的开拓创新、竞争进取精神,也让乡村传统风貌为之一新。

就胡彬自身而言,他能熟练操作各类工程机械,驾驶大型农机更是不在话下。2014年,他受到感召返乡,参与了村上的农业机械公司管理,为鹊山村在2016年实现整村土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社会化服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经常组织青年新农人外出交流,学习“五化治理”和居民聚集点建设的先进经验。

“齐心协力乡村振兴,首先自己要带头干。”胡彬在村上流转了30多亩池沼,注册了臻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稻田生态中华鳖养殖。经过两年多的精心饲养,池子里的鳖长到了两三斤一只,今年陆续上市,估计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在胡彬的计划中,他想把自家的平房改成特色餐饮店,邀请城市朋友来乡下休闲散步,也品尝一下生态养殖的罗氏虾、中华鳖以及土鸡土鸭等美味。

同样是32岁的大学生彭龙于2018年回到家乡,在陈剑的支持下,成立了宁乡市大绿湘农场,通过村上土地合作社流转了60亩菜地,种植茄子、辣椒、菜薹等普通蔬菜。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彭龙的种植大棚里花样可不少,有无土流质栽培,有立体种植,整个大棚设计得像一个迷宫。

眼下正值红菜薹、白菜薹上市的旺季,彭龙全家人齐上阵,还雇佣了几名当地村民一起摘菜薹,每名村民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今年蔬菜收入30多万元,亩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我想发动更多的农民学习种菜,带着父老乡亲共同富裕。”彭龙透露说,他明年计划引进蔬菜精深加工设备,制作泡辣椒、干菜、坛子菜等特色菜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订单式农业的方式销往长沙居民区。

科技兴农,养殖不再靠天吃饭

笔者第一次见到丁伟,正是他遭遇挫折之时,他在鹊山村投入70多万元养殖的小龙虾,被2017年的那场洪水几乎全部冲走,三十而立的他颇有些踌躇。但是丁伟表示,他看中的就是“鹊山模式”,同时也因为陈剑的真诚待人和实干精神留住了他。

为了让乡村振兴有领头羊,陈剑当年多方邀请了28名大学生返乡创业,毕业于中南大学的丁伟就是其中一员,目前是长沙鹊山贪吃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虽然是一名理科男,但丁伟对于市场很敏感,毕业之后的他就职于上市公司,同时和朋友合伙在成都、广州等大城市开直销门店,还入股餐饮业,事业可谓风生水起。

“可能是我出生于宁乡,心里一直就有从事农业的梦想。”在2015年时,丁伟经过前期的考察判断,陆续将手中的产业出手,准备集中精力发展水产养殖。

陈剑得知消息后,马上和丁伟取得了联系,并连续两个月发出盛情邀请。而在丁伟看来,鹊山村的土地集中流转出租“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可以让他省去挨家挨户谈判的繁琐,加之水资源充沛的沩江近在咫尺,让丁伟下定决心落户鹊山村。

据了解,丁伟成立贪吃侠公司几年来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发展建立1000多亩规模化种养基地,包括500多亩的稻虾共养,利用500多亩产业结构调整田养殖鲈鱼、鳜鱼、翘嘴鲌等经济鱼类,另外还开发了垂钓休闲基地、亲子体验基地、特色餐饮住宿等,2021年公司销售额超过700万元。

“农村天地大有作为,我的公司将持续推进工厂化圈养,实现高密度、零排放、无污染,让现代化农业、智慧农业在这里生根发芽,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丁伟信心满满地说,他已将理想付诸行动。

顺着丁伟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个水上平台,16个直径3米的大型养殖桶整齐列阵。据介绍,这一套工业化圈养设备是华中农业大学何绪刚教授于2019年发明的,一个养殖桶蓄水30多立方米,可养鱼1500公斤。

笔者站在养殖桶边,只见一条条鲈鱼快速游动,争抢着投喂在水面的饵料,而自动增氧、循环系统保证了鱼儿的健康成长,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则通过过滤系统清出,经过发酵变成种植蔬菜的有机肥。

“这套设备在去年正式运营,虽然投入了100多万元,但是一年有100多万元产值,关键是让鱼类养殖零污染,可以节约95%的土地资源和95%的水资源,基本解决渔业养殖靠天吃饭的宿命。”丁伟还透露,这样的设备可以有效控制成品鱼的上市时间,避免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受到损失,真正做到可控农业、智慧农业。

文明乡风,物质精神实现共富

“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村民的各类纠纷,这是我们这些老同志力所能及的事。”今年74岁的杨思合精神矍铄,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之后,一直热心村里的事务,2014年4月,在陈剑的支持下,鹊山村成立了老年协会,杨思合被推荐为协会会长,同时也负责村里的关心下一代协会。

别看老年协会22位会员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他们为群众办实事的干劲却丝毫不逊色,宣传禁毒、关爱老幼,调解矛盾,文明劝导等现场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在今年甘冲组美丽屋场建设当中,村民张某舍不得拆掉自家的围墙,村干部多次上门没有达成协议,而杨思合带着老年协会的几位老同志轮番做工作,还帮助他家在菜园里砌菜土沟,最终化解了矛盾,张某连声说“很满意”,美丽屋场建设得以顺利竣工。

每当村民家里准备操办红白喜事,村民小组的妇女组长会及时报告负责文明事务的村委委员肖新华,信息很快就反馈到老年协会,于是老同志们上门进行文明劝导,提倡“新事新办,丧事简办”,村民们大多从善如流。杨思合自己更是带头扬新风,此前嫁女娶儿媳妇都是尽量低调,仅仅邀请了同辈或长辈至亲,而他家的新楼房落成、七十大寿都只是家人小聚。

不过,对于90岁以上的老人、当年考上本科的孩子,老年协会则是及时上门慰问,并送上1000元慰问金。同时,还经常组织孩子们开展感恩座谈会,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给社会和谐播撒善良的种子。

“讲好鹊山故事,广发鹊山声音!通过党建引领和群团组织作用的发挥,鹊山村基层党组织的聚合力、向心力大大提升。”陈剑坦言,通过这些年的发展,鹊山村和村民都在变,而只有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裕,才能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车轮同步。

前几天在新建成的风雨廊桥里,鹊山村举行了一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陈剑作为一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自然是群众心目中的最佳宣讲员,而村民纷纷表示:“这样接地气的宣讲形式蛮好,欣赏着家园如画,聆听着党的声音,真是入眼入耳入心!”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