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是长沙市“十个重大民生项目”之一。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遗址公园将着力打造汉王陵遗址展示与考古科研平台、汉长沙国历史教育与体验中心、集人文与生态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空间,成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文旅标杆项目。
近日,记者走进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桃花岭组团二期工程的建设现场,看到一片红火的建设场景,体验了长沙厚重博大的汉文化。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必将凭借悠远的历史文脉、完备的研学功能、优越的自然环境,通过文旅融合提供丰富文化滋养,撬动区域发展活力,助推精美长沙建设,为长沙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一枚璀璨的明珠。
二期进入扫尾阶段,建设成效初显芳容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书记、主任马代忠对记者说:“目前,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桃花岭组团二期工程包括墓园保护和配套基础设施,用地面积40514平方米。”
马代忠告诉记者,项目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文物库房及配套工程、景观平台及园路工程、景观配套工程等均已基本完成。
随后,管理处副主任赵晓华带记者在考古遗址公园内踏勘一期主游线建设的景点,在考古遗址公园内探源古城长沙的厚重汉文化。
在公园入口处新建有一道铜铸入口景墙,景墙从左到右有三幅浮雕,依次为《吴芮受封》《刘发筑台》《降国为侯》,展现了汉代长沙国从吴姓长沙国到刘姓长沙国的历史——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封其子刘发为长沙王,公元37年汉光武帝刘秀将最后一代长沙王降为列侯。汉长沙国先后经历了吴氏长沙国五代五王、刘氏长沙国八代九王两个历史阶段,前后共存在约220年。
接着是汉印步道,这是以汉代印章为主题的游步道。赵晓华介绍,这些汉印从基层的乡亭小吏,到中层的郡县官属,再到长沙国的三公九卿,直到顶端的长沙王印,小小一方汉印,蕴含着丰富的古代职官、地理、姓氏等方面的信息,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有不可忽略的价值。
依托珍贵文化遗产,描绘文旅融合蓝图
在考古遗址公园观景平台上眺望,眼前纵横分布的山梁就是汉代长沙国的王陵所在地。
赵晓华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湘江西岸发现陡壁山汉墓、象鼻嘴汉墓等26座长沙国王陵。这些王陵呈一区三片分布,即谷山区、戴公庙片、咸嘉湖片和天马山片。其中,谷山区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汉代诸侯王陵园遗址,出土了长沙王玺、长沙王印等大量重要文物,文化遗存分布最为集中,规模最为庞大。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就属于谷山区,而桃花岭组团一期主游线区域只占公园的二十五分之一。
观景平台西侧为封土栈道,此处就有一座汉代诸侯王级别的陵墓——桃花岭汉墓。桃花岭汉墓封土堆呈方锥台状,现顶部长36.6米、宽31.5米,底部长约47、宽约46米,高约5.7米,顶部中心点海拔71米。汉印步道上方陈列的“长沙王印”金印就出土于这座墓中。
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信立祥先生在考察遗址后感叹:“长沙国王陵数量多,分布集中,自然人文环境优越,称得上是汉代诸侯王陵寝的百科全书。”2013年,汉代长沙王陵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全国150处代表中华文明的重要大遗址名录。《长沙国王陵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3-2030)》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并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长沙市人民政府由此决定以谷山区为依托,建设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
目前,在公园范围内已发现12处诸侯王级陵墓。围绕这些陵寝,将通过环境整治、地面标识、场景重现、虚拟现实等方式全方位进行展示。公园以汉长沙国博物馆为核心,充分依托优美的山水环境打造博物展览组团。同时,在公园东、西两侧分别设置考古展示组团和考古科研组团,既支撑考古工作高标准有序推进,又让大众参与到考古工作中去,及时了解考古最新成果。
遗址展示区内设置农桑展示组团和百工展示组团,集中展示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及科技成就。文化体验区内设置六艺体验组团和货殖集市组团,提供最具韵味的汉文化展示体验服务。
受邀前来参观的市民唐女士告诉记者:“整个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有丰富的文化景点,极富汉王朝的浓厚文化气息,是我们教育孩子、网红打卡的文旅胜地。”
项目名片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位于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与岳麓区望岳街道交界处,占地2.12平方公里。遗址公园依托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汉代长沙王陵墓群谷山区建设。目前,公园内已发现12座汉代诸侯王级陵寝。遗址公园将按照“一带一廊多组团”的总体布局,在保护现有生态的前提下构建遗址展示区、考古科普区、创意体验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板块,通过壮观的陵体群景象、多样化的遗迹展示、鲜活的动态考古现场、可参互的文化创意体验、丰富的博物馆内涵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文旅标杆项目。
对话
考古遗址公园彰显“楚汉名城”地位
(对话人: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书记、主任马代忠)
问: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对长沙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升长沙文化地位有些什么具体的作用和意义?
答:作为我国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诸侯国陵园,长沙王陵承载着湖湘文化孕育、形成时期的灿烂文明,代表着汉代湖湘地区发展的最高水平,是长沙作为“楚汉名城”的首要明证,是长沙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记忆”,具有重大的保护利用价值。依托遗址谷山区建设的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文化和自然禀赋优异,能够代表湖湘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长沙城市特色,属于在全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对于长沙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格局,带动区域发展,打响国际声望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增强长沙城市的承载力、吸附力和影响力,为长沙擦亮“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作出重要贡献。
问: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近年与周边街道、社区举行了哪些良好的互动?
答: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初心就是要把流传至今两千多年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好、展示好、利用好,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遗址公园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规划建设之初就积极与周边街道、社区交流沟通,吸取周边群众对公园建设的建议意见,着力将公园打造为老百姓的文化家园。在桃花岭组团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积极邀请周边街道、社区居民参加公园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如去年文化遗产日,我们与社区合作举办了“灼灼桃华 赋彩长沙”专场品鉴会,收获了社区居民满满的肯定和鼓励。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问:请问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在规划上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答: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涵括12座汉代长沙王的陵寝,占地面积2.12平方公里,具有等级高、占地广、体量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公园规划时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既要抬高坐标,也要切实可行。我们在对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园实际,制定了完整保护遗址本体和所处生态环境、科学展示考古工作成果、文化遗产合理活化及公园建设可逆可持续等四条基本原则,明确了“一带一廊多组团”的总体布局和“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建设策略,让公园建设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力争在实现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为全国考古遗址公园2.0示范项目和代表长沙形象的文旅标杆项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任波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