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6日,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简称“市湘”)复排的经典剧目《琵琶记》、新创小戏《初心》分别亮相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受到观众、专家的一致认可,好评如潮。市湘的艺术工作者回到长沙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国歌·时候》的打磨提质中,努力为长沙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建设贡献湘剧力量。
弘扬真善美是戏曲的优良传统
28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定王台的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楼上传来《国歌·时候》响排的声音,市湘青年导演宋纪刚正在排练厅内,目不转睛地盯着演员的一举一动。
宋纪刚出生在戏曲氛围浓厚的河南,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是科班出身的戏曲导演,这在湖南省内不多见。2009年,宋纪刚来到市湘实习,没想到就此留在了长沙。打动他的是市湘的淳朴风气和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他说:“这里风气特别正,人情味浓,学习氛围好,特别适合年轻人发展,我就留下来了。”加入市湘大家庭的宋纪刚,次年就赶上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他参与创作的《古画雄魂》获得文华优秀剧目奖。如今,昔日的大学同窗很多已离开戏曲行业,而宋纪刚仍坚守在创作一线,这些年来经手的作品数量已经难以统计。
戏曲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吸引宋纪刚投身这一行并一直坚持下来呢?他说:“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发挥着高台教化的作用。传统戏中有很多真善美,比如对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理念的宣扬,就对坏人起到了警示作用。”在宋纪刚看来,从传统戏弘扬真善美,到新编戏传播正能量,这条主线是一以贯之的。这次市湘新创小戏《初心》就是讲述医务工作者的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宋纪刚说:“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大爱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的真善美有戏曲来弘扬,现在的、将来的真善美更需要戏曲来弘扬。”
戏曲正在走向年轻化市场化
戏曲曾在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上世纪80年代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戏曲由艺坛老大跌落至“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境况,昔日的风光不再。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省、市各级先后出台政策,通过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惠民演出、戏曲进校园等方式扶持戏曲的发展。如今,仅就长沙而言,戏曲界已经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戏曲观众中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买票看戏的营业性演出逐步恢复,各剧种的票友组织日趋活跃。
市湘青年演员周帆告诉记者:“七八年前我们在湘江剧场演出时,台下坐的基本都是老爷爷老奶奶,很少见到年轻人。如今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到剧场里走一走看一看,观众都以年轻人为主。”另一方面,各个演出场馆开始恢复戏曲的营业性演出,市湘也在去年把《拜月记》搬到梅溪湖大剧院的舞台上,票房成绩超出意料。长沙的戏迷也成为群众艺术的一支生力军,除了湘剧、花鼓戏、京剧外,长沙还有昆曲、越剧、黄梅戏等剧种的票友组织,很多具备登台表演的实力。种种迹象表明,长沙的戏曲生态正在朝着积极方向演化,越来越年轻化、市场化。
纵向比较,长沙戏曲有着可喜的变化,不过和北京、上海等城市横向比较,长沙的戏曲发展又有短板。周帆说:“戏曲归根到底是角的艺术。要走向市场化,必须要有能撑住票房的名角,把他们的名字往海报上一挂,观众就愿意买票。”与京剧的张火丁、史依弘、王佩瑜等人比,长沙也好,湘剧也好,显然都缺乏这样闯过市场、有号召力的名角。宋纪刚认为:“对此,我们湘剧人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我愿尽绵薄之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促成湘剧艺术更上一层楼。”
戏曲人传承非遗责无旁贷
长沙的湘剧、花鼓戏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帆的另一个身份正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此次市湘复排《琵琶记》,背后就有一个跨越三代艺术家的接棒传承故事。
《琵琶记》是湘剧高腔的经典剧目,剧本可以追溯至元末高明创作的南戏。1952年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徐绍清、彭俐侬就凭借《琵琶记》的折子戏名声大振。周帆告诉记者:“《琵琶记》太经典了!剧本文学功底深厚,老艺术家的表演人物塑造丰满、情感刻画真挚、音乐优美动人。我进入市湘后,学的第一批戏就包括《琵琶记》的《描容上京》这一折,当时是陈爱珠老师教我的。”此次复排《琵琶记》之前,市湘已有七八年未曾演出该剧了。在指导老师王永光、陈爱珠、曾金贵、罗志勇和导演王阳娟的用心指导下,市湘的青年演员从唱念做打各个方面进行精心打磨,终于在湖南艺术节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复排过程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细节。周帆回忆说,剧中赵五娘为公婆画像,觉得给婆婆画的那张不太好,心想是因为婆婆去世较早,记不起她的模样,于是就模仿婆婆倚门而望的姿态。这一段表演十分细腻,赵五娘一边走“婆婆子路”一边回想婆婆生前的细节。“陈爱珠老师模仿老太婆的姿态惟妙惟肖,简直绝了!我学这一段练了很久,非常有技巧性。陈爱珠老师说,这是当年彭俐侬老师教给她的,如今她又教给了我。”周帆说,长沙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湘剧中有很多这样经过历代艺术家打磨提炼的精华,一旦失传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作为非遗传承人,今天从老师手上接过了这部戏。将来,我也要把这部戏教给我的学生,让湘剧艺术之花绽放在湘江两岸。”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尹玮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