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园区高质量发展点燃“新引擎”
2021-09-27 09:48:23 字号:

迈入“十四五”,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构建了新发展格局。

随着“三高四新”、中部崛起、长株潭都市圈等一系列战略和规划的实施,长沙在全国经济版图中越发瞩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愈见作为。

新发展阶段的长沙产业园区,也肩负起更崇高的使命和更重要的职责担当——6月3日,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提出,产业园区要加快创建“五好”园区,在“闯”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实效,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近日举行的长沙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做强园区,建好发展主阵地”的要求。

“五好”园区如何创建?前不久,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创建“五好”园区 推动新发展阶段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长沙产业园区大步向前,春风得意。

力争到2025年打造2家五千亿级园区

原文

力争到2025年,打造2家五千亿级园区、6家千亿级园区。

解读

《实施意见》的主要目标主要分两个时间节点,一个为2025年,另一个为2035年,目标大多具体,从中观经济到微观经济层面,从园区体量、产业集群到企业规模都提出了清晰的任务。

具体来看,首要是4年后,长沙拥有2家五千亿级园区、3家两千亿级园区、3家千亿级园区。从目前长沙产业园区规模来看,冲刺五千亿级园区最有实力、最有希望的是长沙经开区和长沙高新区。2020年数据显示,长沙经开区规模工业总产值为2530亿元,麓谷园区实现企业总收入超2800亿元。如果保持一定的增速,迈入五千亿级园区,肯定将成为现实。

《实施意见》也提出,到2025年将形成1个世界级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早在今年2月,长沙就发布《长沙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首次提出“1+2+N”产业集群新格局。1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即工程机械产业,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分别为先进储能材料和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

对于市场主体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了三个小目标: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00家,百亿级企业达1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00家。

据了解,截至8月,长沙A股上市企业达74家,拟上市“兵团”有200余家,上市后备资源充足。2020年,长沙民营百亿企业达到7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00多家,距小目标仅一步之遥。

国家级园区“大而强”,省级园区“专而精”

原文

坚持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的差异化定位,形成布局合理、良性互动、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产业集群。

解读

长沙产业园区“两主一特”“一主一特”的产业功能分区,是从2017年开始,旨在推动园区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如今已取得明显成效。

如今,国家级园区和省级园区的发展定位将进一步厘清。《实施意见》提出,国家级园区要“大而强”,省级园区要“专而精”。

从当前长沙国家级园区情况来看,园区体量在千亿级上下,产业集群大多有三四个,规模庞大。但也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许多园区和产业大而不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实施意见》指出,国家级园区要突出创新引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这意味着,国家级园区的发展眼光和格局视野要瞄准技术风向、行业前沿、时代潮头、未来市场。即使产业还处于萌芽,但对未来园区发展和国家经济有重要战略作用,可以抢先布局。

省级园区强调“专而精”,产业特色化,意味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产业才有竞争力,园区才能实现差异化发展,才有持续发展活力。

《实施意见》还提出,省级园区要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配套产业,即要与国家级园区形成产业协同,打造“长沙合力”。

“飞地园区”将形成新格局

原文

支持园区通过一区多园、飞地经济、异地孵化等方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解读

长沙产业园区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一些园区可开发空间开始捉襟见肘,调区扩区的诉求日益旺盛。

在《实施意见》中,除了支持园区合理拓展发展空间,也提出了一些开放性举措,例如一区多园、飞地经济、异地孵化等。

早在多年前,长沙经开区就在汨罗合作共建“飞地园区”,产业导向也很清晰,主要是为园区的工程机械和汽车产业做配套。这一模式,如今在汨罗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长沙经开区也深受其益。

今年,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长株潭三市地缘相近、产业协同的优势,让“飞地园区”有了更广阔的承载空间。

今年4月,长株潭首个“飞地园区”——长沙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6家企业签约入驻。这个“飞地园区”由长沙雨花经开区和湘潭韶山高新区携手打造,主要任务是承接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含传感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航天航空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配套服务产业。

珠玉在前,又有政策鼓励,可以期待的是,未来长沙产业园区有望合作共建更多的“飞地园区”。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原文

围绕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标,鼓励园区争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给予资金支持。

解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数量,展现的是一座城市、一个产业园区、一家企业的科技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对创新平台的打造更加注重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

《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园区搭建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打造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5G+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示范工厂,加快三一科学城等重大项目建设。

提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长沙的成绩可圈可点。2019年和2020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连续两年发布,长沙创新能力在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稳居前八。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长沙共获国家科技奖74项,居全国前列。其中,2020年获各类国家科技奖21项,在全国占比7.4%、在全省占比71%。高新技术企业从904家增长到4142家。随着《实施意见》的推行,相信将有更多创新活力迸发而出。

创新更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式

原文

支持金融机构推广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订单质押融资以及产业链融资等适合园区企业特点的创新金融产品和个性化金融服务方式。

解读

金融与产业、科技紧密结合,助力实体经济,正成为近几年长沙金融服务的最大亮点。

长沙产业链多达22条,金融服务能不能也“因链施策”?此次《实施意见》对金融服务主体的覆盖面提出了新期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文创支行、普惠金融中心等专营机构和网点。

中小企业更是成为此次《实施意见》关注的重点群体。

此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中小企业走向更广阔舞台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过去几年,尽管长沙市工信局充分发挥风补基金、转贷基金和天使基金的作用,让基金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翻越“融资高山”的有力助推器,但现实问题依然不少,一些中小微企业规模小、场地少、抵押物少,但成长性好、专利多、订单多,如何才能获得金融机构信赖,拿到贷款?这一度让许多中小微企业急破头。

《实施意见》提出,支持金融机构推广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订单质押融资以及产业链融资等适合园区企业特点的创新金融产品和个性化金融服务方式。如此一来,这一类企业的融资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吸引优秀人才聚集工业园区

原文

高标准建设自贸区国际人才港、长沙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智能制造”海归小镇。

解读

当前,人才已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次推出的《实施意见》将通过编制年度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建立“卡脖子”技术人才需求清单、制定人才分布地图,从而有的放矢,靶向引进人才。与此同时,《实施意见》提出,将进一步完善落实《中共长沙市委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

在具体培育方式上,《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来支持园区创建国家高端智库。

在体制机制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园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实施创新尽职免责机制。

将园区建设成对外开放的引领区

原文

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围绕重点产业和领域建设国际合作园区、伙伴园区。

解读

历史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只有不断扩大开放,让优秀的产品“走出去”,让优秀的技术“走进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园区全面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实现重点领域产业合作和分工协同。今年8月10日成立的长株潭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联盟便是首个由长株潭三市共同打造的产业联盟。

实现路径上,《实施意见》指出,要支持园区适时复制推广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同时,大力引进一批“三类500强”企业、总部经济、头部企业及独角兽企业,加快建设自贸区总部基地,探索建设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扩大开放,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推动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着力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四小时国际航空经济圈”,进而将园区建设成对外开放引领区。

鼓励更多新兴产业进驻园区

原文

支持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

解读

科技进步提升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进步使得人们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中蕴含的经济效益被全面开发,从而推动经济的飞速发展。

历史上,科技的每一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世界经济的面貌,对世界经济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积极布局前瞻性产业能进一步激活园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实施意见》提出,要瞄准未来颠覆性技术,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前沿新材料、区块链、航空航天等前瞻性产业,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提升园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级。

对于引导和培育前瞻性产业,《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实行包容审慎的新兴产业准入和行业监管模式。

图解《长沙市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如果说《实施意见》让“五好”园区的创建有的放矢,那么由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套出台的《长沙市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则用真金白银激发园区内生动力,从园区用地、创新、金融、人才、招商、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明确有力的支持。

1

支持依法调区扩区

高标准编制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积极向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争取将园区发展空间全部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并在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优先向园区配置城镇建设用地,支持园区依法调区扩区。

2

开展新型产业用地试点工作

总用地规模控制在试点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工业用地总规模的10%以内,新型产业用地容积率原则上大于2.0,不超过3.5(含)。产业用房建筑面积应不低于地上总建筑面积的70%(含),配套用房中小型商业用房建筑面积不高于地上总建筑面积的10%(含)。

3

提高工业用地开发强度

一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2.0,二类、三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2,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0.8。

4

加快盘活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

支持园区先行先试,按照整体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一企一策”方案。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制造业项目的,交易过程中企业缴纳的契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市级财政分成的50%,返还所在地园区管委会,园区按1:1的比例配套资金,用于支持买受企业发展。

5

鼓励提升“亩均效益”

对亩均效益考核年度完成值及提升幅度均排名前三的园区,在项目平台建设、资源要素保障、人才培养引进、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优先纳入新型产业用地试点。

6

加大对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对获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

7

鼓励园区做大做强

对年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工业税收增幅排名第一的园区分别给予资金奖励,国家级园区奖励500万元、省级园区奖励200万元。

8

奖励私募投资机构落户

对入园私募投资机构,根据投资主体实际资金规模给予规模奖励,其中对股权投资型、创业投资型私募基金,实到资金达到1亿元(含)以上的,按5%。比例给予奖励;对证券投资型、其他型私募基金,实到资金达到5亿元(含)以上的,按1%。比例给予奖励。

9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打破园区选人用人身份壁垒,赋予园区更多的用人自主权,探索试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对紧缺的专业性强的岗位,通过竞争性方式选配或向社会公开招聘,引导各方面优秀人才到园区干事创业。

10

创新薪酬体系

推动以绩效、技能为导向,实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制度,全面提升园区在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建立全员竞岗制度,收入分配全员覆盖。

11

建立市级重大项目统筹机制

对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新引进产业项目需向长沙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报备,不符合园区主特产业功能定位的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整,并开展事中、事后监管。

12

鼓励“链主企业”招商

鼓励“链主企业”基于供应链、产业链完整性引进新项目落户,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的优势产业集聚。鼓励其对产业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保持用地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其将一定比例的自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转让给核心配套企业。

13

鼓励重点产业招商引资

对园区新引进的符合我市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或制造业新兴产业集群的重大工业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投资额在20亿元(含)以上,生产设备投资1亿元(含)以上〕,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根据项目购置生产设备金额的10%给予园区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

14

加大产业投资力度

对各园区当年产业投资(不含房地产业投资)增速超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按规则在年度绩效考核中予以加分。

15

鼓励争先进位

对综合评价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10的园区奖励1000万元、首次进入前30的奖励500万元。对省“五好”园区评价总分排名前3的园区奖励200万元、排名前10的园区奖励100万元。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伍玲 朱泽寰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