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宁乡市灰汤镇泉江村,刘明柔在家里为孩子们开设了“临时课堂”。 张浩 摄
“漩涡多、水流急,私下河、危险随”……8月4日,宁乡市灰汤镇泉江村一所民宅里,传来阵阵儿童朗诵声。这是村子暑假期间的“临时课堂”,17岁的“新时代宁乡好少年”刘明柔是唯一的“老师”。
今年高考后,刘明柔被湖南科技大学录取。父亲过世较早,母亲精神失常,高中三年,刘明柔靠着乡邻们接济完成了学业。
生活有太多挫折,但刘明柔一直积极去面对。班上的公益计划、学习互助小组,都有刘明柔的身影。高中三年,她也先后被评为“新时代宁乡好少年”“长沙市优秀共青团员”。
现场
好少年“开班”,村里有了“临时课堂”
“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窗前瓜果香,屋后树成行。”天刚一放亮,农家的屋顶冒出炊烟,宁乡市泉江村刘明柔家的堂屋里书声琅琅。
今年17岁的刘明柔,是宁乡四中的毕业生。高考后的这个暑假,刘明柔发现村子的小河里,经常会有小孩下去游泳。而那段时间,湖南多地发生儿童溺水事故。
从那开始,刘明柔就当起了防溺水劝导员,并挨家挨户去做“家访”。刘明柔发现村子存在一个普遍现象:白天大人在田里头忙活,根本没精力看管小孩。
“我大学报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后的梦想是当老师,何不趁暑假办一个‘学习班’呢?”刘明柔说干就干,她将自家的堂屋收拾干净,一块小黑板、几张板凳,一个“临时课堂”就这样办起来了。
7月10日,刘明柔的“临时课堂”正式开班。听说村子里有了这么一个好去处,不少大人都带着孩子来瞧瞧。
课堂看上去简单,可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这让大人们吃了颗放心丸。白天,孩子们跟着刘明柔搞学习、做游戏;晚上,家长们各自把孩子们接回家。
决定
不愿让家人为难,学费自己想办法
刘明柔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小时候家里穷,父亲不得不出去打工。刘明柔就跟着奶奶生活。
刘明柔12岁那年,父亲发生触电事故。从此,家里就少了一个顶梁柱。此后,刘明柔一直跟着奶奶生活。
7月20日,得知自己被湖南科技大学录取后,刘明柔掏出手机第一个打给母亲报喜。可电话刚拨通,刘明柔又挂断。
一年近一万的学费,还有每个月的生活费,这让刘明柔犯了难。刘明柔本想让母亲共同分享考上大学的喜悦,可又担心让母亲误会。
如今母亲已经另组家庭,有一个正上小学的孩子。她不想让母亲误会,也不想让母亲为难。
刘明柔去了一趟村委会寻求帮助。村干部让刘明柔填了一份表格,说学费的事大家一起想办法,并让她回去等通知。
经历
吃低保的她,被评为“好少年”
父亲过世后,村上为刘明柔申请了低保,每个月有600多元。平日里,周边邻居也给予祖孙二人特别照顾。谁家称了水果、谁家去镇上买了肉,都会给祖孙二人送一点。
班主任朱新良告诉记者,她也是无意间知道刘明柔的家庭情况。有一次,班上一个同学生了重病,全校发起了募捐。有的孩子捐了十元、有的捐了二十。而让朱新良意外的是,刘明柔竟慷慨地捐了一百元。
刘明柔告诉朱新良,自己家里也很困难,但总是会有好心人帮助她。朱新良才知道,刘明柔一直跟随奶奶生活,而且是一个吃低保的孩子。
2019年,刘明柔被评选为“新时代宁乡好少年”;2020年,她又被评选为“长沙市优秀共青团员”。
当年评选投票时,一位香港籍的好心人被刘明柔的事迹打动了,每个月都会固定资助她500元生活费。靠着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刘明柔完成了高中学业。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张浩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