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上海虹口区的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收到出口退税款1300万元,这笔税款从网上申请到退入企业账户仅用时3天。该公司财务副经理韩斌表示:“出口退税的办理持续提速。”
办税提速和服务精细化的背后,是税务部门运用“信用+风险”动态监管方式,调整了部分地区上百个办税业务的同质化管理要求,优化办税流程、缩短办税时间,实现大部分事项可全程在线、自动即时办结,针对必须到窗口的业务也能提速办结。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办税成本。
经历了数年的精细设计与模拟运行后,如今税务系统已经在全国范围逐步运用“信用+风险”理念开展管理和服务。
“‘信用+风险’动态监管体系能够运用税收大数据对纳税人实时精准‘画像’。”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樊勇认为,税务部门通过应用一系列规则指标和算法模型,可以对纳税人开办、领票、申报、缴税、优惠、退税、注销全生命周期的信用以及各环节待办业务的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对高信用纳税人压减环节快速办结,对中低风险纳税人提示提醒更正差错,对高风险纳税人及时阻断化解风险。
能简化的办税事项予以简化,需要管好的税收风险如何管起来?
打开已嵌入“信用+风险”动态监管功能的宁波市“创新版”电子税务局,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信用+风险”动态监管体系在宁波市税务部门试行后,2020年,该局累计已阻断462户次严重失信纳税人在线上直接办理风险事项,严重失信纳税人阻断率达到100%。
“在税收风险管理中运用大数据思维和实行动态风险监控指标管理,能够实现从信息‘森林’中快速锁定风险‘树叶’的目标,让风险管理更精准、更高效。”宁波市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副处长曹凯说。
据介绍,为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税务部门一针见血找问题,在堵漏增收的同时,持续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增强纳税人自我约束力和自主遵从度。将“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纳税人信用和风险状况挂钩。积极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定期向有关部门推送税收违法“黑名单”和严重失信纳税人信息,在出入境、市场准入、招投标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贺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