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湘江新区:湘江逐梦 只争朝夕
2021-05-21 10:20:25 字号:

梅溪湖国际新城。

湘江鲲鹏服务器生产线。

大王山文旅新城。

湖南金融中心。

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本版图片均由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麓山巍巍,承载敢为人先湖湘精神;湘水泱泱,融汇三千余载楚汉历史。

星城里,湘江边,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湖湘文化的滋养下,把“经世致用”的基因深深融入血脉,再度风起云涌。

2015年5月24日,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授牌运行,以湘江母亲河为名,肩负起“三区一高地”的国家使命。

甫一新生,湖南湘江新区便精心布局、谋定后动,从顶层设计到简政放权,从空间布局到产业规划,从生态保护到城乡统筹,新区人上下求索,续力坚持科学决策,跨越姿态矫健昂扬,发展脚步铿锵有力。

1200平方公里热土,每天上演的都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动人故事。一区联多园、撬动长株潭,湖南湘江新区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1602.5亿元增加到2511.3亿元,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七。

梅溪湖国际社区打造国际级“人居样本”,湖南金融中心“活水”辐射中西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科创势能汹涌澎湃,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长株潭一体化再造一座“山水洲城”,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和产业化高地崛起湘江西岸……

这片曾经沉寂、荒凉之地,已蜕变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排头兵、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主力军,正精心谋划发展“一城五基地,五区五小镇”,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智慧新城。

风物长宜放眼量,风景这边独好!

乘势而上,产业重地欣欣向荣

春暖花开的季节,与万物共同生长的还有湖南湘江新区的产业发展。

当风起云蒸的智能网联遇上工程机械这样的大块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18日,继牵手三一重工后,湖南湘江新区再次联手中联重科,以智能网联赋能工程机械,开展技术研发合作,世界最大规模的智能网联工程机械产业群在新区呼之欲出。融合两大产业的创新之举,也获得了央视《新闻联播》的头条点赞。

创新是魂,产业为基,新区人深谙此道。2018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深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火力全开,三年实现“六个全国第一”,助力长沙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版图上无法忽视的“重要势力”。

看成果,眼前一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长沙位居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城市百强榜第三;长沙成为中国该产业唯一集齐三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并入选首批“智慧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国家试点城市。

湖南湘江新区也积累了丰厚的“家底”。华为、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中车、大陆、博世、希迪智驾等互联网巨头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龙头企业蜂拥而至,目前新区已集聚300余家产业链企业,集聚起磅礴的产业势能。

故事的开头,新区人或许只是找准方向,努力地多做点什么。然而,借助五大国家级战略平台的叠加优势,打下的却是一片广阔的未来。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欣欣向荣无疑是新区发展的缩影。同样精彩并形成全国影响力的还有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产业。

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离不开园区经济,湖南湘江新区结合自身资源,以产业链思维为牵引,推动园区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各区域逐渐形成了差异化定位,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长沙高新区紧扣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业态,宁乡经开区主打食品、家电产业,望城经开区聚焦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宁乡高新区形成储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格局,岳麓高新区初步形成检验检测产业特色……

与此同时,湘潭九华和岳阳湘阴两个新片区加速建设,形成“一体带两翼”开放发展格局。九华新片区重点沿“两轴两片”(湘江发展轴、长潭发展轴、兴隆湖片、高铁北站片)、湘阴新片区重点围绕“一园一城一港”(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天鹅山大学科教城、虞公港及港产联动区),扑面而来的是无数的发展新机遇。

在产业发展未来规划中,湖南湘江新区的目标令人振奋不已。当前,新区正着力塑造智能汽车、工程机械两张世界级名片,打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精深加工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并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现代金融、大健康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百花齐放,特色高扬。湖南湘江新区为高质量发展的“中部样本”蓄积了无穷的产业发展潜力。

汹涌浪潮,点燃科创“强劲引擎”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山门上的这副对联诠释的是岳麓山下20多所高校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40余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10余万名科研人员汇聚于此的雄厚实力。

如何将科教实力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启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拿出岳麓山下最好的“黄金宝地”,接连推出精彩纷呈的“科创文章”。

去年12月24日,湘江科创基地举行集中签约仪式,18个企业(项目)集中入驻。其中,既有创瑾科技全球总部等院士项目,也有汇思科技、酷陆科技、小驼羊教育、奥通智能等海归项目,还有海图科技、格尔智慧、佑湘智能、浪潮大健康数据等一批明星科创企业。一个面向全国、对接全球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原始创新策源中心、科技人才汇聚中心呼之欲出。

湘江科创基地作为湖南湘江新区“一城五基地”中最大的科创基地,于去年4月开始主体施工,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运、当年满园,跑出了“湘江速度”。未来,新区将从科研端、孵化端、转化端三个维度同步发力,采取“一城驱动”“五地带动”“五园支撑”等发展模式。

“一城驱动”,即发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创新极核作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围绕“卡脖子”技术创造更多科技成果。

“五地带动”,即加快建设湘江科创基地、中南大学科技转化基地、湖南大学创新转化基地、湖南师大文创基地、国防科大军民融合基地,孵化更多瞪羚企业,形成中小企业创新集群。

“五园支撑”,即通过揭榜攻关等方式加强企校对接,发挥五大园区产业承接作用,激发园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加快企业转型创新步伐,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

科技创新所创造的价值令人振奋,以湘江科创基地为例,整个基地建成后,可聚集科创型企业5000余家,新增就业岗位10万余个,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创税收10亿元。

在湖南湘江新区多年精心耕耘下,已构建了政策、金融、平台等6大支撑体系,集聚58小镇等600余个双创平台,全年举办“创响中国”湘江新区站、“智汇湘江 科创新区”等项目路演活动50余场次。

如今,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再仅是岳麓山的风景,更是“最美大学城、领先科技城、一流创业城”的愿景。湖南湘江新区已然成为中部地区创新创业新高地。

改革不息,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去年4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种不利影响,“湖南造”湘江鲲鹏服务器在湖南湘江新区顺利下线。

从项目筹建到一期厂房交付,用时120天;从生产线安装到产品下线,用时20天,“新区速度”不断刷新。

这个被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的项目除了建设落地快,其享受“1天完成工商注册,10天完成土地审批流转”的政务服务也成了业界的一段佳话。

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的环境优、哪里的服务好,企业和资源就会“用脚投票”,往哪里集聚。作为改革创新“试验田”,湖南湘江新区深谙这一道理,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己人”,着力打响“岳麓山下好创业”品牌。

去年11月2日,全新的湖南湘江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启用,新区47项审批事项、68个子项全部进驻大厅受理,真正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新区着力建设了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平台,把所有业务集中到6个综合窗口,在长沙率先建成“多规合一”平台,在全省首创“无纸化”“要素化”服务模式,通过平台共享审批成果压减了35.5%的申报材料,“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0%以上,办事企业满意度93.3%,与赣江新区、南沙新区实现了首批18项行政审批事项跨省办,后期还将与更多新区实现跨省审批,打造了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湖南样本。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无微不至的“新区服务”绝不止于此。

针对办事难,新区推进“全程帮代办”,全周期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去年新区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超40%;针对融资难、融资贵,新区为企业提供优惠担保服务,搭建资金供需桥梁,湘信融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累计撮合授信3.28亿元;针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新区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设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法庭,近五年累计发明专利拥有量16353件,技术合同交易额约320亿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我可以肯定地讲,到湘江新区来办企业、来布局产业,得到的服务比深圳、珠三角还要好得多、快得多。”在4月16日举行的2021互联网岳麓峰会上,第三次参加峰会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徐直军直言,从20年前“不去”湖南到如今“认定”湖南,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几年湖南特别是长沙、湘江新区在营商环境改善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说实话,我已经拿新区速度去督促深圳了!”

企业家的一次次盛赞,彰显的是湖南湘江新区营商环境提质优化的决心和力度。

5月14日,湖南湘江新区对外发布《关于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一大波“政策红包”落到实处,为湘江基金小镇打造中部基金集聚高地按下“加速键”。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金融中心2.8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2020年全口径税收同比飙升25.17%,日益崛起的现代金融业正为入驻新区的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幸福底色,绘就宜居宜业新城

什么才是一座国家级新区应有的品质?单一的经济功能显然不能诠释他的完整内涵。湖南湘江新区犹如一盒“巧克力”,每一个片区都独具“风味”。

不如来洋湖总部经济区,到洋湖水街逛一逛,在九门戏楼赏湘剧,去智慧VR科技会馆感受虚实交错,在街头尝遍各地美食……这条蕴含浓浓湖湘特色民俗的步行街,令市民流连忘返。

或是周末相约梅溪湖畔,钢铁“芙蓉花”生机盎然,美妙的文化盛宴从世界各地奔拥而来,到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欣赏一场国际顶级水准的歌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

大王山下,湘江欢乐城游人如织,南方的艳阳里也可以“大雪纷飞”。从废弃的百米深坑,到如今的冰雪奇迹,这个被视为“世界上最不可能完成的建筑之一”,成了国内生态修复的典范。

“潇湘天下景,绝胜是湖山。”从大王山向南眺望,宋朝诗人陈隆之笔下《湘阴》的山水之美跃然眼前。去年10月30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新时期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蓝图呼之欲出。地处长株潭“品”字格局核心区位的湖南湘江新区,又一次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

一条湘江纵贯南北,大王山、昭山耸立两岸,巴溪洲、鹅洲、兴马洲伏卧江心,大王山森林公园、白泉森林公园、长株潭生态绿心和诸多绿地点缀城中,水光山色和洲景城郭浑然一体。

大王山、九华新片区、湘阴新片区如此多娇,给予湖南湘江新区再造一个“山水洲城”的底气。

在这片核心腹地上,湖南湘江新区将优先启动湘江融城科技小镇规划建设,并将规划长潭科技走廊片区南北联系和产业发展的主廊道,沿廊道集中布局科创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及公共服务等功能。在不久的将来,湘江融城科技小镇将成为吸引三市市民目光的魅力小镇。

窥一豹可见一斑。放眼湖南湘江新区1200平方公里,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产、城、人和谐共生,城市片区轮廓分明、血肉丰满,加快打造“五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五大特色功能小镇”的发展格局逐渐成型,为区域发展划定了一条高速的黄金轨道。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湖南湘江新区,正沿着北去的湘江,向海的方向,展开自己包容开放的胸怀。

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合作处电话:0731—8557326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晗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