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黄花镇黄花村,阮思德(左一)与村民文立兴的合影。 通讯员 供图
“无论到哪,长沙永远是我心里最温暖的家。”4月26日,流浪69年,在长沙县黄花镇落脚41年的76岁老人阮思德,在“寻人警察”王曙和当地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回到了河南信阳老家。
4月28日,记者带你一起了解老人和这群“长沙好人”背后的故事。
流浪汉落脚黄花镇41年,他乡变故乡
三湘都市报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县黄花镇黄花村罗家冲组的阮思德家中,一栋用红砖砌起,加盖石棉瓦的一层小屋,房内还剩下一张床、一张用木条木板钉起来的“长桌”、一个灶台等生活用品。
“建房的地基、菜地、农田都是村民免费给的,房子也是大伙帮忙建的。”黄花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杨年初指着房子介绍说,阮老在当地人缘极佳,村民早已把他视为本村人了。
见有生人来访,邻居们纷纷赶来,“我以为老永回来了。”胡娭毑说,从认识阮思德起,大家就习惯性地称他“老永”,直到前几日才知道他姓阮,一时半会也改不了口。
“在这里呆了41年,讲话没点河南口音了。”村民们告诉记者,76岁的阮思德自幼父母双亡,被寄养在舅舅家。因为舅妈未能善待他,年仅7岁的阮思德离开了家乡,这一走就是近70年。他一路步行,经湖北,到湖南,最终在黄花镇落脚。
虽然离家千里,阮思德却在黄花镇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见他无房可住,村民文立兴在自家宅基地空出一块地来,让他建起了一所遮风挡雨的小屋;他没钱买种子、化肥,要赊账,多年来,村头小卖部老板胡购良从不说二话;年纪大了插秧、收割变得力不从心,村上开农机的胡世金,主动免费帮他插秧和收割;家中用水用电,也都是村民掏钱……
“赊欠账都有及时还,别人家要帮忙他从不推脱,自己种的菜吃不完就送给邻居。”村民胡购良说,“老永”经常到他家看电视、闲聊,却从不肯留下来吃一餐饭,“回去前两天,才答应大家请他吃顿饭。”
“回去的路上,阮老看着窗外一直闷不做声,看得出舍不得。”陪同阮老回家的长沙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王孟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返程前,村民们都赶来送行。
乡音已改不忘归根,他们帮他找到老家
2020年10月,阮思德意外摔伤,虽然被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因为没有户籍,未购买医疗保险,治疗费对于本就不算富裕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得到及时救治,让他意识到了户籍的重要性,第一次动了“回乡”念头,想落叶归根。
69年的时光模糊了阮思德对家乡的记忆,老人只记得故乡在河南省信阳市。
根据阮思德提供的信息,杨年初找到长沙县救助站,救助站又找到了“寻人警察”王曙。王曙先是通过河南省户籍系统进行人像比对,反复几次都没有线索,交谈中,老人才告知,自己没有亲人、又没有户口,只提供了两个模棱两可的名字,“比对信息都花了四五天,根据名字及推算的大概年龄,终于找到了一个人。”随后,王曙将照片给阮思德查看,老人一眼认出了对方,最终将“家乡”锁定在信阳市光山县的一个村子。
找寻回家路有了突破性进展,长沙县救助站立即联系当地相关部门,并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走访,核实阮思德就是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斛山乡人。工作人员又联系阮思德老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沟通户籍问题。目前,老人已由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安置。
“我们一直在担心他到家没有。”因为阮思德没有手机,村民们都牵挂他的情况,得知阮思德得到妥善安置,大家都安心了,“欢迎老永常回来看看!
链接
“寻人警察”王曙3年为
3459名走失人员找到家人
王曙,长沙县公安局星沙派出所教导员。2018年至今3年间王曙至少看了60000张人脸照片,为3459名走失人员找到家人,被网友亲切称为“寻人警察”。同时也荣获三湘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颁发的“天天正能量奖”及5000元正能量奖金。
3年3459人,平均下来一天3人,王曙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告诉记者,首先全国各地救助站或寻亲组织会把需要求助的信息发到他所在的7个寻亲群里,寻亲群里有很多志愿者,志愿者会把已知的信息发出来,有的信息多,有名字有照片,甚至还知道家庭住址,利用公安大数据平台一查就查出来的。有的信息少,只知道名字,甚至连名字都不确定,只能通过求助人的口音、年龄来缩小范围,然后一个个进行信息比对。一些求助者提供的信息什么也查询不到,但能够查到和求助者相近的名字,通过相近信息偶尔也会有大收获。
王曙说,他每天早上6点半赶到单位,晚上10点才回家,外出公干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工作之余就是帮忙寻人,“虽然挤占了休息时间,但看到他们久别重逢、梦想成真,我心里也暖暖的。”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杨洁规 尹理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