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选购茶颜盲选商品。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摄
“五一”临近,某旅游APP推出的 “机票盲盒”刚上线就秒光,引发大众对盲盒经济的关注。
盲盒因其不确定性收获了众多青少年粉丝,盲盒经济也遍布各行各业,从“玩偶盲盒”到“机票盲盒”“文具盲盒”“奶茶盲盒”“考古盲盒”……万物皆可盲盒。
盲盒在消费市场持续火热,也引来“烧钱”“成瘾”等质疑与争议不断,被指助长了非理性消费。
近20万人人均一年花费两万元
盲盒,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着商品,在盒子打开前,谁也不知道盒子里装着什么,顾客购买完全是“盲”猜。
4月24日,记者在悦方IDMALL负一楼看到,一群年轻人正围在一台盲盒自动售卖机前购买盲盒玩偶。
市面上盲盒玩偶有不同品牌和系列,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市场欢迎度很高。某商场有关负责人透露,一台盲盒自动售卖机月销售额可达两万元。
在某企业工作的95后女孩阳阳是一位盲盒玩偶爱好者。一次逛街时,她看到一个长着獠牙的小兔子玩偶:呆萌的表情,时尚的设计。阳阳一下就爱上了这个叫“labubu”的小玩偶。阳阳说,开始是一个一个买,后来为了避免重复,干脆连“盒端”,一次买一盒共12个,一年多来在这方面累计花费两千多元。根据天猫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有近20万人人均一年花费2万元在收集盲盒上。
为何拆盲盒对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定文教授认为,盲盒就像抽奖游戏,在购买盲盒时充满未知、打开后惊喜连连,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消费者得到简单易得的快乐体验。此外,盲盒中的玩具形象时尚、酷萌,对于青少年而言,具有心理放松、减压的心理效果,成为一种有心理治愈功能的“萌宠”,而且具有社交属性。
“盲盒+”营销炙手可热
记者走访长沙各大商场发现,盲盒现已成为不少商家的“财富密码”,除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流玩具盲盒外,食品、美妆、文具、服装、文物等多个领域都已刮起“盲盒风”。
位于坡子街的茶颜悦色的游园会零售店内,各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杯子、胸针、文具等推出了“盲选系列”新玩法。茶颜logo上的古装女孩茶小颜奋力摆出“挂”、“扣”杯壁的造型,这两款“盲选杯缘子”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茶颜目前推出几百个周边商品,其中盲选产品占比不到40%。”茶颜悦色有关负责人严喆告诉记者,茶颜对于每个产品都想呈现更丰富的创作内容,想要给到消费者好玩的体验,盲选成为最合适的方式之一。
拆开前,忐忑不安、充满期待;拆开后,或是惊喜或是失落……“盲盒的这种不确定性、神秘感,迎合了年轻人爱玩的心理,尤其对于本身价值不大的小商品能够增加附加值,提高复购率。”长沙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易礼钧说。
去年以来,星巴克和宜家相继推出了圣诞季盲盒;必胜客和饿了么联合30个国潮品牌联名推出了周年纪念T恤,并以盲盒形式发售。此外,旺旺、娃哈哈、麦当劳、九阳、全家、奈雪的茶等企业,也都推出了盲盒产品。
今年4月下旬,各大在线旅行平台纷纷推出“机票盲盒”, 在规定时间内,用户只花不到百元,即可购买一张指定出发地、随机目的地、随机日期的国内机票。各家刚上新的机票盲盒产品几乎都被秒光。
“盲盒+”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借鉴。Mob研究院《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74亿元,预计2021年突破百亿关口,2024年达300亿元。
监管需跟上消费要理性
盲盒经济热潮汹涌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
中消协近日发布“五一”消费提示,其中提到“机票盲盒”时表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可取,一定要通盘考虑出行时间、用餐住宿、目的地情况、返程安排以及售后退换限制条件等因素后再做决定。
前段时间,网购活体宠物盲盒也引起极大争议,“金龟”变“草龟”,“名猫”变土猫、病猫甚至是死猫,种种损害动物的行为让“抵制盲盒”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记者梳理发现,盲盒市场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二是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三是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劣及“三无”产品时有出现;四是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
“近年来,盲盒、福袋、闷包等营销手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存在正常的营销手段被滥用等问题。”易礼钧认为,盲盒主要的消费群体是未成年人和年轻人,容易被诱导进行非理性消费。因此,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起监管职能,不能任由盲盒游走在法律法规边缘。
李定文认为,说到底盲盒是一种商品。收集盲盒只要有节有度即可。但如果到了“疯狂”购买,甚至成瘾的程度,那么就要提高警惕。针对青少年消费行为,家庭、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引导,提醒认清风险、理性适度消费、切勿盲目跟风。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刘捷萍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