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蹄疾步稳,筑梦自贸——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半年建设成果扫描
2021-04-08 14:06:03 字号:

自贸区标识。蒋炼 摄

山河智能首台电动智能挖掘机下线。

铁建重工盾构机生产现场。 蒋炼 摄

长沙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蒋炼 摄

三一智联重卡项目。曾诗怡 摄

蓝思科技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2020年10月9日,山河智能智能遥控挖掘机全球首次批量发货。(企业供图)

俯瞰长沙经开区。 舒展 摄

3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时明确提出,中部地区发展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获批半年,长沙片区加速前行。”

同一天,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政策发布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人才政策发布、上汽大众新能源车等25个项目签约、综合服务中心亮相……片区“王牌三连发”,引发现场一片赞叹。

这对于核心区块的建设者们来说,不啻于“冲锋号”。

据悉,长沙经开区、长沙县、长沙会展新城高质量建设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半年度改革创新经验发布会暨2021年第二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即将举行。

作为当之无愧的核心区块,长沙经开区区块纳入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范围的面积有47.17平方公里,占湖南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的近40%、长沙片区总面积的近60%。

湖南自贸试验区的获批,是长沙经开区继2000年升格成为国家级经开区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

面对机遇,园区深刻把握“两区叠加”优势,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制度赋能、政策授权、服务国际化为总体思路,以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己任,大力推动园区高质量、产业高端化发展。

半年来,坚持先行先试,梳理优化一批制度创新事项,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坚持招大引强,落户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影响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尤其是编制了1个区块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了3项制度创新案例,总结了5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出台了8个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铺排了5个重大功能性平台。以“1+3+5+8+5”为核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年度改革创新经验。

“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探索特色化创新案例

半年出经验,案例是关键。

长沙经开区区块承接121项改革任务中的98项,牵头负责14大项改革任务,承接湖南自贸试验区“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三大战略定位中的“一产业”即“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打造该基地,载体在企业。长沙经开区紧紧围绕改革重点,以创新实干为突破口,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重点走访了园区120余家制造业企业,收集整理意见建议200余条,推动113项改革事项与企业转型创新发展、园区高质量发展、产业高端化发展有机融合,初步探索了3项拟申报国家级制度创新案例。

在三个案例中,“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融合创新机制最为引人注目。

去年,以5G、AI、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连锁突破,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并大规模应用,长沙经开区大力推动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主要特征、与产业链融合推进的企业智能化改造。同年7月,园区获批为湖南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

政府如何推进“5G+工业互联网”?长沙经开区的逻辑并非只是“发个文件、补点资金”。而是“先修路”,把推进“5G+工业互联网”的硬件设施做好了,让企业能更快地进入发展“快车道”。

为此,长沙经开区探索以实施技术指南引导实施方向、政策支持鼓励超前部署、管理细则确保项目质量的推进模式。破解了土地供应不足下开发园区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助推企业扩产增效、提升产值的难题。最终达成建立4大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6家“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获评全国首个省级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智能制造企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超过85%的目标。

以铁建重工数字化指挥监控中心为例。该中心以各板块铁建重工智能化装备产品为依托,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发,实现装备服役阶段数据的远程采集存储、挖掘分析及应用。博世长沙引入5G技术,成功开发出多套基于AI视觉 5G的系统,不仅可以完成零部件的快速识别,还能密切监控仓库内各零部件的库存情况。

此外,山河智能的5G遥控挖掘机、蓝思科技的长晶炉技术探索、金龙智造的5G智慧井盖等成果,展现了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如何从智能产品、智能产线入手,重构企业的生产、运营、服务模式,进而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索历程,成为园区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的标杆,也为全省制造业转型提供了参考。

立足园区工程机械优势产业,长沙经开区开始完善产业全链条建设。

“新基建”阶段,国内二手工程机械设备越来越多,如何让这些设备进入“一带一路”国家,破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没有统一规范的流程,定价评估都没有标准体系的难题,长沙经开区启动建立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新模式。

构建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质量检测和定价团体标准、建立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检验标准、便捷报关、报检、核销流程、出台财税支持政策,搭建工程机械二手设备线上线下交易市场、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全球售后服务中心和备品备件中心、在长沙开展二手工程机械线上线下展示交易平台,打通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双循环关键堵点,为国内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探索着力点和突破口。

在工业企业产品设计与创新的前期设计阶段,如何保障知识产权问题,避免恶性竞争?长沙经开区也在着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确权新模式。

探索构建以“区块链+隐私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确权新模式,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数字化确权,实现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过程“即传即确权”,通过制定相应规则,赋予企业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唯一对应的数字“身份证”,解决企业研发设计过程中的数字确权和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证据举证,将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供有益补充。

“深耕试验田”,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把自贸试验区当作新的体制机制试验田,结合园区前期的改革创新,长沙经开区也重点在智能制造、行政审批、营商环境等领域“深耕”发力总结提炼5项拟申报省级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其中,“一码”集成规范涉企检查,建成全省首个涉企检查“云备案”平台,备受企业欢迎。

今年1月1日起,长沙经开区、长沙县在自贸区范围内正式施行了涉企检查“云备案”制度。由区县优化部门牵头,打造涉企检查“云备案”平台,用信息化手段“码”上规范入企检查流程。

平台分为PC后台管理端、微信公众号应用端两部分,应用端即相关职能部门在执法检查前需利用涉企检查“云备案”平台,填写一个备案表,然后线上提交给优化部门进行备案,完成备案后会生成一个不可篡改的二维码,企业在接受执法检查时可验证此二维码并填写反馈评价及建议。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可以填写检查内容、记录检查工作中的信息,供各级部门共享结果。管理端则是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二维码对检查事项内容进行整理、形成规范有依据的检查事项,查询各职能部门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平台规范了涉企检查的流程,避免了频繁、多头的涉企检查,以及当中有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

针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园区逐步形成了“五改”审批服务新模式:委托改授权,服务不再“往上跑”;派驻改内设,办事不再“两头跑”;多枚改一枚,盖章不再“到处跑”;分散改集成,申报不再“多线跑”;混设改分离,审管不再“一起跑”。该审批服务新模式,全面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打造湖南首个审批权限全集中改革案例,行政审批流程大大加速,营商环境得以提升。

发出湖南试验自贸区首张证照。去年12月11日,在长沙经开区管委会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将一张崭新的营业执照交到了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汉都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手上,该企业成为首家核名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企业。企业名称中增加自贸试验区,意味着湖南自贸试验区的相关推进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湖南自贸试验区首单便利化批量付汇业务也在长沙经开区落地。

3月初,招商银行长沙星沙支行为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成功办理线上批量付汇89050.46欧元。在这种新业务模式下,外贸企业通过招商银行网银端上传批量付款指令和报关清单,即可完成批量付汇,办理时限从2天变为即时办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此种便利化模式的落地,也必将吸引省内企业更多使用线上批量付汇结算,有利于湖南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收支便利化示范区。

此外,“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推动智能制造由点状试点示范向全面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硬科技”链式招商,聚焦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招引项目落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也是针对企业和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痛点而形成的针对性方案,形成了可供复制的经验。

政策“腾笼换鸟”,平台建设+产业链招商助力“三高四新”

以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支撑,长沙经开区也推进自贸试验区政策的“腾笼换鸟”,打开发展空间。

3月18日举行的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人才港政策推介暨才智交流活动上,长沙经开区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人才港建设加快人才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涵盖加快海外人才引进、促进国内人才集聚、提升人力资源服务3大方面共计14条政策举措构筑引才聚才“强磁场”。

此外,还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国际人才港建设加快人才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办法》《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企业采购本地配套产品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关于推进“四零”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加快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创新政策,为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月31日下午,长沙经开区举办“政策云宣讲 直播服务零距离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区块2021年首期政策兑现宣讲直播”。这是长沙经开区首次系统性地开展线上政策宣讲,也是湖南自贸试验区的首场政策兑现宣讲直播。观看直播的园区企业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共计10.2万人次。

4月1日,加快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中心,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长沙经开区出台《关于加快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支持国际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中心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最高奖励5000万元!

人才、金融、科技、产业、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据悉,自贸区获批以来,区块通过政策“腾笼换鸟”,安排了年度财政预算资金6亿元,加速各类高端要素集聚发展。

伴随着政策的顶层设计不断编织,发展的平台也同步进行构筑。

新春以来,三一科学城向阳而生。这个由三一集团与长沙经开区联合打造的平台,总投资180亿元,将集聚高端装配制造业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总部中心、科技港、国际社区等。

三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最核心的区块,长沙经开区板块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而三一科学城将聚集最尖端的产业和人才资源,有望成为长沙经开区板块的“智慧大脑”。

以重大功能性平台建设为抓手,长沙经开区围绕吸引金融、人才、项目等高端要素资源,国际金融港、国际人才港、国际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中心、湖南(长沙经开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等功能性平台也快马加鞭,逐渐成型,将成长为长沙经开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引擎。

其中,国际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中心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到2023年,国际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和服务环境更趋完善,新引进和培育各类国际总部企业不少于20家,新引进和培育行业商协会和贸促机构等组织不低于5家,国际总部经济的贡献占比超过20%,形成集聚效益明显、特色鲜明的国际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一系列的平台建设,让园区招商的前景更添动力。

聚焦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高端,园区继续推进产业链招商,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布局,强力推进省外境外招商。目前区块首批引进的微智医疗创新科技园、中国-丹麦ECO产业园、中欧科技产业园、索恩格二期项目等16个项目,项目总投资400多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3个。洽谈储备了工程机械及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配套项目20余个。

下一步,长沙经开区将聚焦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事项和区内企业诉求期盼,围绕近一年内需完成的改革事项及拟上报的案例和可复制推广经验,总结提炼,形成制度创新成果。聚焦企业转型创新发展需求,围绕片区实施方案及发展规划,加快推动财税、土地、金融、产业、人才、外贸等一揽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聚焦平台建设,抓紧推动一批试点项目取得成效。坚持“项目合伙人”的招商定位,聚焦区块五大产业规划,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向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高端发力。重点瞄准“三类500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头部企业及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总部企业及制度创新需求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为区块产业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蹄疾步稳,筑梦自贸。长沙经开区将实干奋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