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将5G技术融入智能网联汽车中,让车更“聪明”、路更“智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长沙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图为睿图智能采用高精度相机和图像分析和识别算法,引导多机器人实现产品的精密组装。受访者供图
由东映碳材、湖南大学实施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长沙市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主要解决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卡脖子”问题。图为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超高温连续石墨化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全市上下要深化认识,进一步强化政治站位、强化目标引领、强化创新实干,以更坚定的决心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2月20日,全市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掷地有声,全面吹响了长沙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号角!
长沙科技战线发扬“三牛”精神,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迎着春风“犇”向高地。23日,举行长株潭三市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24日,召开区县(市)和园区科技部门负责人会议;25日,召开长沙市科技局全局系统会议;26日,召开全市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工作部署会议……每一次会议都是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展开,都是创新实干的最好回音。
上紧“发条”、开足“马力”。未来三年,长沙将从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进行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培育科技领军团队和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来形成长沙高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叠加改革开放优势,汇聚成长沙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的强劲动力。
有底气
长沙创新能力连续两年稳居全国前八
省委、省政府对长沙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的明确要求。
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市委书记吴桂英强调,要强力抓攻坚、抓转化、抓平台、抓人才,加快推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作为湖南省省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十三五”期间,长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底,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长沙创新能力在70多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继续稳居第八名。长沙因高校和科研院所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原始创新能力强,与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15个城市被列为创新策源地城市。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长沙现有59所高校,97个独立科研机构,61名两院院士,73万多名在校高校学生。高新技术人才净流入量稳居全国前列,人才总量达150万,2020年获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最具潜力城市。
长沙创新能力能实现持续领跑,创新平台建设也至关重要。长沙拥有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其中,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三个快速增长自创区之一。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获批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示范基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粤港澳科创产业园启动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方案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
全市现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499家,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创新驱动力。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100家,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
创新推动了城市发展,也撑起产业发展高地。长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4个高新技术领域的7大产业集群已成为千亿产业。
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长沙也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科技奖74项,位居全国前列。“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为湖南时隔多年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101米臂架泵车、硬岩盾构机等“大国重器”助力国家超级工程……
明路径
从四方面发力主攻六大重点
“自去年底省委提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以来,我们迅速响应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开展了政策研究。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与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首战之年的时代坐标上,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市科技战线已有明确的路径和举措。”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表示。
在路径方面,长沙将围绕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从四方面发力:根据核心指标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尤其是“卡脖子”技术攻关;抓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和重大载体建设,重点推进标志性科技项目;打造科技人才支撑高地。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是创新型城市指标要走在前列;二是核心技术攻关要在全国有影响,三是要打造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大科学装置,四是全力推进科技人才高地建设。”郭塨进一步介绍说。
与此相对应,未来三年,长沙将主攻六大重点。
一是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推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区建设、制定实施长沙自创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和开放创新平台,在智能装备、智慧工厂、智能网联汽车等方向成为国家标杆示范。推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成为中部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创策源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V谷”。支持湘江新区建设“湘江科创基地”,打造湘江西岸科创走廊。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三智一芯”为主攻方向,“揭榜挂帅”实施3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率先攻克分布式智能液压阀控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线控集成制动系统、手术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培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为主线的科技型企业梯队。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上市,支持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鼓励园区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
四是科技成果就地高效转化。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体制改革,配合做好国家部署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鼓励支持市内外高校及其企业,建立一批市内技术转移转化基地。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突破中试和市场化瓶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提升园区、企业承接能力。
五是科技人才领跑。发挥院士等顶尖人才支撑作用,培育科技创新创业领军团队(人才),柔性引进国内外创新团队(人才)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大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建设海归小镇、长沙(洋湖)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基地。
六是创新生态优化。成立长沙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立法,加大保护执法力度,成立长沙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扩大高新技术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设立“知识价值融资贷款”。
定目标
三年内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再进位
根据部署,未来三年长沙将力争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再进位;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00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00亿元以上;实施“揭榜挂帅”科技重大攻关项目30项;
建设15个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引进3个以上具有国内或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创新平台,力争实现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
路径已清晰,目标已锚定,蓝图正铺开。
2月23日,长株潭三市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举行,三市科技战线负责人共聚一堂,共商发展,共谋大计。
2月24日,长沙市科技局召开区县(市)和园区科技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2021年度绩效考核科技创新指标,以及市、区县(市)、园区财政科技投入联动机制;听取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建议。
2月25日,市科技局全局系统会议召开,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推动各项科技创新工作落实落细。
2月26日,全市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召开,部署安排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工作,部署调度创新型城市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工作……
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全市科技战线迅速动起来、干起来、严起来。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长沙将紧紧围绕产业项目、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实事等五大重点领域,重点抓好50个“五个十大”项目,聚焦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
作为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由东映碳材、湖南大学实施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主要解决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卡脖子”问题,实现高品质及高性能中间相沥青碳纤维低成本化制备,为国家航空航天和高端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发展提供关键战略材料支撑。
目前,项目碳纤维生产线一片忙碌。“项目已建成年产20吨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产品得到了小批量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超前介绍,今年将继续优化产品品质,更好地应用到军工领域,同时开拓更多高端民用市场。
长沙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每次了解到最新消息,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博文都很激动。“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离不开技术的赋能。”周博文说,睿图智能正在全力攻关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算法和基于AI芯片架构的硬件体系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把更多的智能视觉产品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作为长沙首家晋升“国家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长沙生产力促进中心30年来孕育壮大了500多家高科技企业,有效助推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心正在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新的运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和实践服务科技创新的新途径。
“中心将按照‘抓攻坚、抓转化、抓平台、抓人才’的要求,全力服务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互联互通,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的高质量高效率建设。”长沙生产力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朱俊东表示,中心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好产学研合作、国(境)内外智力引进服务。
抓落实
出台自创区三年计划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要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长沙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文件精神,长沙市科技局制定了《长沙市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2021年工作实施方案》,从建设科技创新载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21项具体任务。
在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方面,将深化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长沙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于20日正式印发,围绕9大核心建设目标,实施“强区”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新技术产业提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生态优化5大行动17项措施。
根据计划,到2023年,自创区将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显著高于全市GDP增速,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0亿元,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平台200家,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0名,新增技术经纪(经理)人800名。为当好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领头雁,为我市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长沙三年内将“揭榜挂帅”实施3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长沙市科技局对此进行了细化,今年将聚焦工程机械、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种源等领域,“揭榜挂帅”实施10项科技重大攻关项目。集中优势科研资源和力量,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长沙路径”。
今年2月初,市科技局便根据长沙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1年“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技术需求征集工作,推动“卡脖子”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高地的建设要提升格局,拔高坐标,站在国家战略、区域协同合作的角度来推进。”郭塨表示,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过程中,长沙将始终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一流,向最好看齐、与最强比拼,强化创新实干,不断提升城市创新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提高湖南在全国发展版图中的地位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运源 余新辉 朱文敏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