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手机禁止进校园 需家校协同发力
2021-02-04 10:36:23 字号:

中小学生在校园里能不能用手机?教育部再一次给出明确答案。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该项措施能否改变学生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家长对此是否支持?学校又该如何落实?2月2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禁止手机进校园有利学生身心健康

关于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不少教育界人士。

“手机相当于一个移动‘网吧’,孩子们对黄赌毒内容没有甄别能力,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侵害”“孩子们自控能力差,一打游戏就上瘾,有的躲在宿舍的被窝里能通宵打游戏”“不会做的题就网上搜答案,不求甚解只抄一遍就交差了”……采访中,不少老师都对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深恶痛绝。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对他们的视力、颈椎、腰椎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更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曾四清认为,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教育部重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为改变这种情况,我省不少中小学校也先后出台过措施,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然而执行起来并不顺利。

株洲市攸县江桥中学彭放明校长介绍,以前管理手机时学生大都不配合,学校、老师因统一管制学生手机引发师生冲突的事件并不少见,但由于缺乏国家政策支持也就不了了之。“现在有了这个‘尚方宝剑’,我们做这项工作也就有了底气。”

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则在加强保障措施方面下功夫。为落实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工作,各学校统一购买检测仪器,每天在校门口对来校学生进行手机检测,守好校园第一道门。同时,投资30余万元购置信号屏蔽仪安装在各学校宿舍楼,每天晚上11点至次日早上6点对学生宿舍进行信号屏蔽。“目前,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情况基本得到遏制,获得全社会普遍赞誉。”局长杨进德说。

家校协同才能将政策落到实处

采访中,大多数家长均对这一举措给予肯定和支持。

“这个确实要禁止,手机很容易让孩子分心。”学生家长陈力称,对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小学生而言,将手机带入学校很容易影响正常的学习,而且也容易滋生盲目攀比之风。

“这个规定是及时雨。我孩子读初二,在校寄宿。他正处青春期,我们不让他带手机去学校他很反感。现在好了,国家帮我们管孩子了。” 学生家长丁翠香高兴地说。

“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三民族中学校长罗中华介绍,以前不少家长对学校这一规定不理解,有的偷偷给孩子买了好几部手机,有的一听说孩子手机被收了就立即打电话来要求归还。“国家有了政策,再跟家长沟通就更容易了。”

不能忽视的是,出于日常沟通、安全等需要,家长和学生确实都有使用手机的需求。

江华瑶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涔天河水库扩建移民学校,主要招收移民学生。过去,一直有少数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学校要求交给班主任保管,每周五回家前再取回。“教育部出台这个规定后,对于手机管理从学校层面的规定上升到了国家规定,更有规可依。同时,学校安装了5台可视亲情电话,随时可以让孩子与家长视频交流,增强亲子的温情感。”该校校长刘兴文说。

管控还需结合学生实际

“我没有智能手机,平时跟父母联系都是用一部只能打电话的‘老人’手机。”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初二学生刘铭川说,规定对自己影响不大,自己在学校也用不到手机。

“我还挺喜欢玩手机游戏的,有时候控制不住就会玩很久。”某高一学生告诉记者,他是寄宿生,看见同学偷偷带手机进校园自己也就跟着学,并且有时候晚上玩游戏玩到很迟才睡觉,第二天又很懊悔。“不过有了这个规定,我觉得我能戒掉这个‘瘾’。”

长沙市稻田中学副校长张兴认为,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目前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有序稳妥积极推进,防止机械的“一刀切”。禁止学生带手机,可能会让极个别心理特殊的学生无法接受,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所以要采取“堵”和“疏”、“管”和“控”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才行。

曾四清认为,学校应严格执行禁令,让学生在校期间远离手机。但是如果学生放学回家后没有得到相应引导,在家仍沉迷手机,那学校所做的努力又几乎会化为乌有。“出台文件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需要家校协同,共同努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