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武陵山上的“长沙答卷”——写在长沙市对口帮扶龙山县26周年之际
2021-01-28 10:25:22 字号:

1.jpg

长沙援建的苗儿滩镇光伏电站。

1.jpg

长沙援建的龙山思源学校。

1.jpg

长沙援建的农车学校。

1.jpg

长沙援助的农机。

1.jpg

长沙援建龙山县城的湘鄂大道。  (本版图片均由曾祥辉提供)

迎着隆冬时节的寒风与冰雪,行走在武陵山腹地,来到龙山县原来的17个贫困乡镇,看到长沙市19个区县和单位对口帮扶17个乡镇和51个贫困村所建设的一个个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聆听一个个感人的帮扶故事,感叹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当精准扶贫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又一项重大举措再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6年7月20日,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长沙市委市政府闻讯而动,指示挂职龙山县委副书记的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代贵,尽快进行调研,并写出建设性调研报告;贺代贵一头扎进大山,用3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龙山县21个乡镇、200多个村,形成了一份长达17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很快送到长沙市主要领导的案头,建议长沙市委市政府升级对口帮扶,并从“点”走向“面”,直接向17个贫困乡镇延伸——确定帮扶单位、派驻工作队。

这是长沙市自己“为难”自己,出了一张巨大的加试试卷。

全新考题、全新答卷——

长沙19个区县单位帮扶17个贫困乡镇,帮扶工作全面迭代升级

对对口帮扶工作的极端重视,并高效率地决策,就是最好的讲政治。

2017年1月,长沙市委1号文件《长沙市对口帮扶龙山县精准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正式出台。长沙市9个县市区和湖南湘江新区等19个单位,对口帮扶龙山县17个贫困乡镇、51个贫困村;每年对受帮扶的每个乡镇,投入帮扶资金不能低于1000万元,市级层面每年帮扶资金不少于3300万元,也就是长沙市对龙山县每年的帮扶资金,不少于2个亿,4年累计超过8亿元。这可谓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的全新考题。

这一力度,前所未有。长沙市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令世人动容。

其实,长沙市的行政区划中,只有9个县市区。另外10个单位从何而来?

从单位的功能来说,一些经济开发区等都具有完整的行政体系,在帮扶龙山时,完全可视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单独安排帮扶任务。

19个单位,帮扶17个乡镇,是一份长长的名单。

长沙学院、雨花经开区,帮扶最北边的大安乡;雨花区和长沙县,帮扶北部的石牌镇和水田坝镇;岳麓区、浏阳市和长沙市工商联与金霞经开区,帮扶中北部的洗洛镇、茅坪乡和茨岩塘镇;宁乡经开区、长沙经开区和天心区,帮扶中部的红岩溪镇、召市镇和洛塔乡;望城经开区,帮扶东部的农车镇;望城区和浏阳经开区,帮扶中南部的洗车河镇和苗儿滩镇;芙蓉区,帮扶东南部的靛房镇;开福区和宁乡市,帮扶南部的内溪乡和咱果乡;长沙高新区,帮扶西部的桂塘镇;湖南湘江新区,帮扶最南边的里耶镇。

结对安排,精密精细,深思熟虑;一场对口帮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大戏,在武陵山腹地中的龙山县,精彩上演。

令人激动的场面,是首批37名帮扶队员来到并进驻龙山县17个乡镇。从此,37名帮扶队员,以及第二批的37名队员,把他乡当作家乡,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搞帮扶。

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帮扶人员从长沙来到龙山,打乱了自身家庭的生活节奏,给家人带来了不便。因此,全家人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也就是对帮扶工作的贡献。

“墙上的爸爸”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湛果是天心区对口帮扶龙山县洛塔乡工作队首任队长,2018年湛果回到长沙的家中,当他抱起3岁的小儿子时,儿子指着墙上的湛果照片,对他说:“你是墙上的爸爸。”

故事令人鼻子酸楚之后又令人激奋。

正是一个个“墙上的爸爸”,离妻别子,忙碌在龙山县17个贫困乡镇的大山里,共同书写长沙对口帮扶龙山的“长沙答卷”,也才有了这份书写在武陵山上答卷的恢弘与完美。

时至今日,两轮帮扶工作队的队员,加上对口支教的40名老师,多达114名队员。

浏阳市帮扶队的胡鹏、宁乡经开区帮扶队的潘敏、望城经开区帮扶队的王成刚、浏阳经开区帮扶队的甘永怀、天心区帮扶队的王振等5人,都参加了两轮帮扶工作。

长沙市派往龙山县统筹对口帮扶工作的张红民,挂职龙山县委常委、副县长。经常深入各乡镇,了解对口帮扶工作、了解工作队情况的张红民深情地感慨道:“把他乡当作家乡,是人生的高境界,对口帮扶工作队的每个队员,都情绪饱满,认真负责,实在是令人感动。”

既“输血”更“造血”——

产业发展上台阶,帮扶者与龙山人成了“兄弟伙”,龙山成了帮扶者的“家乡”

迎着寒风,穿过山岚,翻山越岭,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看产业基地;合着夜色,在一个个土家山寨里,围坐在火坑旁,听一个个帮扶干部的动人故事。

最高海拔1430米、平均海拔800多米的洛塔乡,是典型的高寒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2亩;14个行政村中,11个是贫困村。穷的根本,是自然条件差,没有产业支撑。

天心区纪委驻区政法委纪检组组长董智平,因身型彪悍,极具湘西硬汉形象特质。来到洛塔,董智平把洛塔、龙山当作家乡。因平时缺少陪伴,他只好把母亲、妻子及远在上海的姐姐接到洛塔来“避暑”。

“来到洛塔后,才真正感受到百姓们的勤劳与顽强。我们搞不好帮扶,真就对不住人呀!”50多岁的董智平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帮扶队员与洛塔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天心区桂花坪街道办事处干部王振、天心区文体新局干部李洋,却经常被外来人员当成本地干部。何也?讲地道的龙山话,对洛塔的情况熟悉得与乡里干部相差无几,被村民们当“兄弟伙”来看待。

一张蓝图干到底。自2017年以来,天心区帮扶洛塔乡的过程中,投入资金4000万元,引进社会帮扶资金66万余元;实施帮扶项目42个,其中产业类11个,基础设施类12个,党建、教育、医疗、就业、人居环境等其他类19个。

推动以华南锥栗、中药材和高山特色土特产品产业创新为突破,与中南林科大联合建立了中南林科大林学院华南锥栗洛塔乡“产学研”基地,注册了“龙山锥栗”商标,打造了洛塔湘春丫头、洛塔勤耕农场等特色品牌。

洛塔乡泽果村45岁的贫困户王正双,在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与鼓励下,流转100亩土地,种植锥栗,在锥栗园里套种中药材,长短结合,很快就摆脱了贫困,逢人就讲锥栗好、讲帮扶队好。

“输血”+“造血”工作方式初见成效,全乡推广种植锥栗,总面积已达3000多亩,成为洛塔乡的支柱产业。

站在咱果乡三分田村的一个垭口上,乡党委书记向宝凤和宁乡市扶贫队队长戴彬文,指着来时经过的大山坡介绍,那一片脐橙园,以及园中生产用的小公路和水泥台阶,都是帮扶队搞的项目。

“咱果”是土家语,是“美丽的大森林”的意思;没到咱果,真不知道山有多大多陡,更不知道森林有多茂密,从三分田村往上爬,穿过一山又一山、穿过一林又一林,终于到达了克寨村村部。

咱果乡脐橙产业区,百姓也有脐橙种植的基础,帮扶队鼎力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仅三分田村,脐橙种植面积已达1400余亩,形成收益面积达600余亩,年产值达300余万。

2019年,宁乡市对口帮扶工作队支持村合作社成功注册“咱果脐橙”品牌,并初步尝试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结合线上线下“互联网+”模式,帮助合作社销售脐橙达10万余斤,实现盈利10万元,并上缴村集体2万元。

从三分田村的中寨,到三分田村的上寨,山坡之陡,公路之陡,让常年穿行在湘西大山里的我们感叹。停下车,向宝凤讲了一个小故事——这条公路,由于太陡峭、太难修,被当地人称为“天路”,在宁乡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于2017年修通,2020年上半年由宁乡市出资完成硬化。

三分田村和克寨村的村民们都认识戴彬文、周旭军、赵唯三名帮扶队员。克寨村党支部书记贾高平告诉我们,三位队员隔三差五地来到克寨村,连他家养的狗,都认得他们,和他们很亲热。

克寨村村部前的大山湾里,栽种的全是脐橙。贾高平扳着手指数说帮扶队的实绩——修产业路4公里、水池47个,两年时间种植脐橙894亩,2017年底栽种608亩,2019年春栽种286亩。

位于洗车河镇西北部大山沟里的天井村,是洗车河集镇最偏远、最贫困的村。

站在天井村的后山上,眼前是一片100亩的茵红李园和一片300亩的黄金茶园。

望城区帮扶工作队队长邓望解释道,这些茵红李的种植,采取的是股份合作的模式,村里在龙山县城做水果生意的大户牵头,组建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社和36户贫困户共同参与;由合作社负责人经营管理,采取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的模式,贫困户保底分红350元/亩,村集体按自身入股资金的8%进行保底分红;销售收益超过保底分红的,按贫困户25%、村集体25%、合作社50%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

天井村党支部书记穆建憨笑着说:“望城帮扶队真是我们土家人的‘兄弟伙’。邓望队长还在村里搞建设时摔断了腿,这份恩情比山还重啊!”

培训当地村镇干部与村民——

授人以渔,让土家文化助力龙山经济社会发展

湖南湘江新区帮扶的对象,是龙山县最南端的里耶镇。

41岁的帮扶队队长周妙如,快人快语:“新区”要有新作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湖南湘江新区对口帮扶古城里耶以来,创新开展就业扶贫,先后组织100名贫困户去长沙进行焊工培训,共举办了四期,每期一个月。拿到焊工上岗证书的焊工们,在中联重科常德基地月平均工资达到了8000元以上,真是培训一技,就业无忧。

更有创意的是,帮扶工作队与里耶镇党委一起,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专门辟出场地开设“新思想”课堂,搭建干部学习交流平台;“新思想”课堂的组织者里耶镇干部周远远深有感触地说,每期一个学习交流的主题,通过学习交流,年轻干部们的收获很大,都很感激帮扶工作队;已经开展30期“新思想”课堂,累计参加人数1000多人次,干部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雨花区帮扶石牌镇的第二任队长杨旦是“杨门女将”。女性有女性的思维与办法,帮扶工作队十分重视妇女就业本领和就业技能的培训,且别出心裁——举办了两期家政·育婴师和一期美容师的职业培训,培训建档立卡户妇女140余名。

此外,在雨花区委组织部、雨花区委党校精心组织下,100多名镇村两级干部,分4期到雨花区参加培训,全面提升了石牌镇镇村两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发展产业、脱贫攻坚的能力。

地处龙山县东南部的靛房镇,是土家族聚集区。这里原生态的土家文化保存完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打溜子、咚咚哇、土家山歌等,在这一区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与传承。著名民族学家资华筠教授,将这一区域称为“土家族文化的冰箱”——意即保存完好、原汁原味。

土家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被帮扶靛房镇的长沙市芙蓉区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靛房镇三河土家文化广场的建设,就是最好的呈现。

地处靛房镇燎原社区的“靛房镇三河土家文化广场”,占地达20亩,其整个项目包括新建土家摆手堂一座、摆手广场一个、土家博物馆一座,风雨廊桥两座,不仅方便了居民的通行,也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提供了休憩场所,可更好地促进土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曾在湘西服役的芙蓉区帮扶工作队队长刘化祥感慨道:“我的人生两度与湘西结缘,我把湘西当成了家乡,唯恐给家乡做事做得不够好。”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业忠 李寒露 彭开科 向优龙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