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营商环境的“雨花样板”
2021-01-25 10:52:28 字号:

1.jpg

宜居宜业宜游,品质雨花为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土壤。

1.jpg

雨花区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使得发展优势日益凸显,投资主体纷至沓来。

1.jpg

雨花区高桥区块、高铁新城区块纳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范围,致力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jpg

截至2020年底,雨花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9.2万户,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2007户,位居中部城区第一。(本版图片均由雨花区营商办提供)

越是市场化程度高、越是发展成熟的企业,越看重区域的营商环境;越是理念先进、越有担当作为的区域,越是强调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全面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筑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企业开办再出新招,双通道“即办”改革实现“线上”即传即办、线下2小时办结,办理速度达到沿海发达地区水平;企业注销率全省之先进行探索,实现“简易注销全程网办、一次都不跑;普通注销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涉企便民的400余件事项实现“网上办”,涉及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就业创业等领域的200余项事项下沉到街道和社区……一串串改革的耀眼数据,背后是长沙雨花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个有力举措。

发展优势日益凸显,投资主体纷至沓来,优质项目不断落地,在勇当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排头兵的征程中,营商环境已成为雨花区显性的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0年,雨花区新增市场主体2.76万户,同比增长7%;市场主体总量达19.2万户,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2007户,位居中部城区第一。2020年长沙市9家新增上市企业,其中宇新股份、和顺石油在雨花区培育上市。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雨花区位列全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0位,位居中部地区第一。

以办事不求人为目标 优化服务环境

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曾说:“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雨花区深谙其间道理。细节的“打磨”,需要站在企业的角度,体会企业之难、解决企业之急、呼应企业之盼。

雨花区共有亿元楼宇19栋。楼宇是企业的聚集地,也是营商环境的集中展示地。打通优化营商环境生态链条,“引进来”很重要,让企业安心“住下来”更重要。2020年以来,雨花区营商中心针对主要楼宇营商环境连续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我们针对各大楼宇进行‘扫楼’。担心表明工作人员身份问不出实际情况,我们就说自己也想办公司,向入驻企业询问物业服务态度、水电情况等。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搜集到了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最真实的态度。”雨花区营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对于暗访搜集上来的线索,雨花区迅速核实和整治。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苦恼就是在暗访中被发现并得以解决。据了解,因业务发展需要,该企业租用了一套办公场所,但在装修期间遇到物业工作人员的“索拿卡要”。雨花区营商中心工作人员在上门暗访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迅速反映到了相关部门并协助解决。“企业束手无策的时候,雨花区‘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解了难,我们很感激!”

对于企业投诉过来的问题,雨花区迅速落实解决。去年5月,在接到长沙市某酒店投诉的被迫停电导致暂停营业,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问题后,雨花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雨花区营商中心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区直部门及街道、社区、派出所专题研究、专人上门了解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由于停电的背后有其他的租赁纠纷等,雨花区多次协调会后成功调解各方矛盾,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甚至有些超过辖区范围的疑难事,雨花区接到诉求总是热心协助。总部位于雨花区的盒马鲜生在长沙市其他区县开办分公司时遇到了烦心事。企业负责人抱着试试的态度向雨花区营商环境办求助。“我们也知道不属于雨花管辖,当时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让我们感动的是,雨花区没有推卸,并主动帮我们协调别的区县最大程度地帮助我们。”

对于重点企业和项目,雨花区设立“企业(项目)服务日”,一批批党员干部身赴一线,上门访、听民意;一个个现场办公会,在项目、在企业召开。“以前企业遇到问题要挨个部门去咨询和拜访,现在是还未等我们开口,雨花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主动对接我们,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和急需解决的诉求。”雨花区红星天铂项目部丁坚谈及雨花区的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连连点赞。让他感到特别暖心的是,有一次在办理审批事项时,区发改局的负责人连午饭都没吃,就帮他们迅速“跑腿”,奔赴施工现场摆问题、出方案,有效推动工地施工建设。

据了解,去年以来,雨花区深入落实企业帮扶制度,全区65名县级领导与67个重点项目、45家重点企业结对帮扶;“县级领导联点”“片区指挥部调度”“企业(项目)服务日”三大机制共同发力,全年解决各类项目难题896个。

如此,把企业的内生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政府的服务推动力结合起来,让要素红利、政策红利、制度红利、创新红利全面释放,雨花“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以放管服改革为驱动 优化政务环境

从以前“你来报、我来审”的办理模式到目前的成体系、分产业、专业化的企业服务,模式不断迭代,方法日益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但雨花区服务企业的初衷和决心从未改变,始终润物细无声地“不叫不扰,随叫随到”,用口口相传的服务口碑,打造服务企业雨花品牌。

——企业生命全周期,悉心呵护。

2019年,雨花区率先推出“一号申领、一厅受理、一套材料、一次办结”并联式集成办理服务模式,首次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1日办结”。2020年3月,试点“线上即传即办”和“线下即来即办”双通道办理模式,企业从递交材料到通过审批、拿证,前后用时不到2小时。雨花区成为全省企业开办速度最快、环节最少、时间最短、费用最低的区(县、市)。

为促进市场新陈代谢、良性发展,雨花区着力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通过设置综合窗、实行数据互认,减少环节和材料,有效解决市场准入容易退出难的问题,促进了市场的新陈代谢、良性发展。2020年全年,全区新增企业注销5084户,同比增长11.6%。

——8小时的服务,延伸成24小时。

走进雨花区政府大院西门,一间百余平方米的服务厅明亮整洁,这里是雨花区打造的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厅。

“不到一分钟,我就领到了营业执照!”来自湖南鑫宏聚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袁蔓丽在上班途中经过24小时自助营业厅,由于此前已全程电子化提交了企业注册资料,服务厅内,袁蔓丽拿出身份证轻轻一刷,按流程要求按键后,机器很快“吐”出营业执照,“这样智能化的服务,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据了解,自助服务厅内不仅有生活服务智能设施,通过政务自助服务机,涉及教育、卫健、人社、商务等19个区直部门的200余项政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市民在此可24小时自助申请或办理包括业主委员会备案、临时占用公共场地许可等在内的事项,无需再去窗口排队。

——打造好“每扇窗”,推动政务服务走直道、更暖心。

2020年9月,雨花区推行“水电气综合窗”改革。在申报所需资料方面,从过去的20份压缩至13件,材料压减率达到35%,总数为长沙市最少。在审批环节方面,过去企业需要跑交警、城管、市政、园林4个部门,并且交警部门作为受理的前置条件,要求现场施工必须符合交通疏解方案才予以受理。改革后,企业只需前往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的“水电气综合窗”填写相关信息,由窗口工作人员组织4个部门联合踏勘,实现“一张表单”内部流转,办理时间从过去所需的6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

为确保企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报装领证,交警对不符合交通疏解方案的情况容缺办理,企业只需在领证时补齐交通疏解方案即可。

同时,推广综合窗“一窗通办”,区级设置全科综合窗13个、部门综合窗6类;街道(镇)设置综合窗2至4个、社区(村)设置综合窗1至2个,整合22个区直部门的200余项业务。

——“监管者联盟”实现“双减少”目标。

对市场主体的监管,雨花区之前的做法是由11个执法部门不定期、分头到企业检查。2019年,雨花区率先全省启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打造行政执法“监管者联盟”,将巡查改为抽查,实现“双减少”目标——被检查企业数量显著减少、检查企业的次数显著减少,仅抽取5%的市场主体,并将抽查事项梳理合并为5大类15项,减少多重执法、减轻企业负担。

2020年共抽查企业3805户,抽查比例6.35%,参与执法人员427人,双随机检查公示率达100%,实现双随机全覆盖。

以法治思维为指引 优化市场环境

曾几何时,各地政府在招商推介时,首推土地政策、税收减免、扶持资金。诚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育企业的成长,但这种“揠苗助长”的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真正能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的是自由和公平的市场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没有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就难有市场的活力与公平。

违法必究,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与要求之一。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刚创办的企业,因为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可能会出现各种轻微违法情况。如果直接“开罚单”,即使处罚金额不大,可能还会被记入失信名单,对企业后续发展造成影响。

《长沙市雨花区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七十条免罚清单》去年出台,对涉及企业登记、广告管理、电子商务、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等70项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可视情形免予行政处罚。

“如果不是你们来,我都不知道自己犯了错。”长沙市雨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一次检查时发现,某公司网站宣传涉及专利广告语,但未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问题,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二条。经核实,该公司拥有合法有效的专利证明,只因不熟悉相关法律未在宣传广告上标明,导致出现违法行为。在雨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普法下,公司负责人立即将内容不完善的广告进行纠正。因该公司积极改正违法行为,且属首次违法,违法行为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其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然而,免罚不等于不监管,而是以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原则,对轻微违法经营行为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措施,更好地促进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于未及时改正的,雨花区将依法处罚。

近年来,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路上,雨花区做出了不少有益探索。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等纷纷制定出台系列有关具体落实措施,进一步落实“审慎包容”的执法理念。如在涉民营企业的案件中,尽可能地审慎适用查封、扣押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探索开展更有温度的“执法”,可捕可不捕的一律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一律不诉,尽量适用缓刑等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刑罚方式。

雨花区还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法律援助送到企业身边:率先全省在全区各街镇和重点单位设立“一站式”智慧工作站,将工作站打造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便捷诉讼服务的前哨阵地;推出商事调解中心、“24小时法院”、劳动争议一站式调解等举措,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提升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法律服务效能。2020年,商事调解中心受理纠纷918起、调结纠纷481起,调解成功率达52.4%,已结案金额近7000万元。

2020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雨花区高桥区块、高铁新城区块纳入自贸区长沙片区。为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去年11月,雨花区加快推进“内地与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和“港澳法律大厦”项目,目前,已就涉及港澳法律事务调解中心的选址和设立达成一致意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阳倩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