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为城市“血管”做“CT” 长沙主城区地下排水系统进行“大手术”
2021-01-21 09:38:30 字号:

  红旗渠加固修复工程试验段正在施工中。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摄

红旗渠加固修复工程试验段正在施工中。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摄

分布于地下的排水管网就像人的经络、血管一样,纵横交错,布满整个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需要体检和治疗。正在施工的红旗渠加固修复工程正是对长沙主城区地下排水系统进行的一场“大手术”。

记者19日从市公建中心获悉,红旗渠加固修复工程试验段将于本月底实现主体完工,该工程在长沙老旧市政工程改造中首次运用数字化3D逆向BIM技术,为全线设计施工提供数字化模型,同时为长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

作为始建于上世纪70—90年代的地下水系,红旗渠位于主城区下方,不具备开挖条件,只能以非开挖形式进行修复加固。但是由于其原始资料缺失、现状不明、渠道与周边环境复杂等,获取现状数据难度非常大。

“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3个人忙上1周才能完成1公里长管涵建模。现在采用数字化3D激光扫描技术,1个人1天就能完成1公里。”公建中心工程一处处长徐培军介绍,数字化3D激光扫描技术又称实景复制技术,能高效率、高精度地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数据,具有自动化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化点云、三维图像生成和传输,数字化基础数据共享等功能,能够在几分钟内为复杂的环境和几何图形制作出细节丰富的三维图像。

记者19日在红旗渠加固修复工程试验段现场看到,在3米高的管渠内,一名工作人员操作一台扫描仪,按下启动键,不一会儿,屏幕上便出现渠道走向、标高、直径等准确数据,并自动生成渠道1∶1三维立体图形,连墙上的缺陷都清晰可见。

“就像人做CT扫描一样,只有探清‘病灶’,才能为‘手术’提供精准的位置。”徐培军说,建立模型后,便能为项目提供设计参数,并准确做出工程投资概算;施工中,有助于准确定位放线、钢筋放样,为工具式模板体系及预制构件提供精准数据。而且,生成的数据和模型将在红旗渠今后运维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实现项目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助力长沙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统建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焕明 罗菁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