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岁末,最近的长沙建筑行业捷报频传,让人在寒冬时节也感受到暖意融融——
11月16日,在湖南省质量大会上,湖南建工集团成为建筑行业唯一一家获第六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的企业;
11月24日,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员邹彬、湖南海通建设有限公司泥工班班长孟德良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11月30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公示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名单中,中建五局三公司、沙坪建设等均有承建项目入选……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近年来,长沙建筑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精美长沙”建设、扩大就业、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目前长沙共有建筑企业6722家,2019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469亿元,实现增加值118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3%,连续3年增速超过10%。
“十四五”的宏伟蓝图正徐徐拉开,新一轮建设发展大潮正奔涌而来。长沙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在推进“精美长沙”建设中展示勘察设计和建筑行业的担当作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行业发展 建筑企业数量5年增加3.45倍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过去5年,长沙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5条地铁构筑“米”字形轨道交通网络,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磁浮快线呼啸而来,“井字+环状”快速路网结构、“十八横十六纵”主干路网、12条跨湘江通道,城市格局得到极大优化;长沙国金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三馆一厅”等地标建筑,成为“网红长沙”的一个个打卡点。
城市建设的发展轨迹,也是长沙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长沙市的支柱产业,建筑业近年来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总产值、增加值逐年增加。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长沙建筑企业数量增加了3.45倍,总数达6722家,其中特级总承包14家,一级总承包232家;现有工程勘察设计企业544家,比2015年增长261%,其中综合甲级9家,行业甲级137家。
中建五局、五局三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八局、中建五局土木公司、五矿二十三冶、湖南建工、湖南路桥年产值过百亿;年产值超过2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1家,是2015年的4倍;沙坪、高岭、顺天、望新和东方红5家民营建筑企业进入全省20强。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行业涵盖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融、建、管、营全生命周期,带动着建材、机械等上下游50多个产业,是一个辐射面广、关联产业多、产值税收贡献高的支柱性产业。全市建筑和勘察设计行业抢抓时代发展机遇,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转型升级 建成国家级装配式示范基地13个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传统建筑工地的写照。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另一番景象: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从流水线上造好建筑构件,比如梁、柱、楼梯、墙板、阳台等,再到现场组装成一幢幢楼房……工期短、污染少、节约资源和劳动力、低碳环保,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建筑人了然于心。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模式,将房屋建造全过程联接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长沙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为核心,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效率、效益和质量,大力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2017年,长沙获评“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装配式示范基地13个、省级基地27个。今年前9个月,长沙中心城区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项目审查面积约830.5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的42.6%,较去年同期增长48%,完成总产值约789亿元,产能、产值均位列全省第一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沙建筑业主要采用设计和施工平行发包,由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对设计领域和施工领域分别负责的传统工程建设模式。近年来,长沙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实现新转变,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模式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工程建设领域“四新”技术研发应用力度空前,绿色建筑新建面积占新开工面积比例超过90%。梅溪湖国际新城获批国家首批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取得突破,特许经营模式正式落地,力争2021年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不仅如此,长沙还推动数百个项目应用BIM技术,今年广汽菲克住宅小区项目、长房·半岛蓝湾(四期)项目、建工·象山国际一期项目等16个项目入选“智慧工地样板项目,智慧工地数量全省第一;依托人脸识别、管理平台等基础,在全市所有建筑工地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全力推进“无欠薪工地”建设。
优化环境 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实现一窗办理
2019年,长沙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正式启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每个审批阶段均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共享申报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减少企业“多头跑”,真正实现“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和管理,进“一家门”,办“多家事”。
近年来,长沙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政策,为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长沙市社会投资住宅项目审批便利度排名全国第九,数字化联合审图机制在全国推介。
2017年,市住建局将涉及工业园区的20项行政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将11项事关项目建设的行政职权委托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具体实施。2018年,将高铁新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内的建设工程招投标、设计和施工许可等8项审批事项下放管委会,下放的力度和数量在市直部门中排在前列。
为了给企业减负,长沙取消社会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消防、人防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证和质安监注册手续合并,推行多图联审、多验合一、多测合一、联合验收。
截至目前,长沙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71~7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52~56个工作日,工业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36~38个工作日,实行区域评估的带方案出让的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30~32个工作日。
质量安全 5年间30个项目获得鲁班奖
近年来,长沙建筑行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实施住建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组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狠抓节后复工、汛期、冰冻天气等重要时点的安全检查,常态化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执法检查。今年全年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1.8万人次,发现和消除建筑工地安全隐患4500余处,责令停工整改项目725个次。
“裸土100%覆盖、进出车辆100%冲洗、渣土实施100%封闭运输、建筑垃圾100%规范管理……”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长沙将施工工地扬尘防治措施由“5个100%”提升为“8个100%”,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地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全覆盖;凡是达不到“8个100%”的,均被要求整改,未整改到位的一律责令停工。
今年下半年,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装配式围挡在长沙所有建筑工地被广泛推广应用,这种围挡不仅安装、拆卸方便,两个人3天便可安装完毕,还能重复利用10次以上,能抵御10级大风。同时,在全市积极开展建筑工地场内转运车辆、预拌混凝土搅拌场和搅拌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加强线性工程管控,助力工地文明施工。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长沙加强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狠抓工程项目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发挥样板引路作用,组织质量管理标准化观摩,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强化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和实体质量管控,确保工程质量。
“精美长沙”建设需要工匠精神。近年来,长沙年均近30个项目获得国家、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长沙磁浮快线工程、营盘路湘江隧道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十三五”期间全市建筑行业获得鲁班奖项目30个,芙蓉奖项目120个,省优质工程奖项目245个,各类奖项和荣誉在中部地区独占鳌头。
社会责任 主动担当,彰显“建筑湘军”人间大爱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农历正月初二,长沙决定改造1.4万平方米长沙版“小汤山”——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作为开福区属地企业,湖南高岭建设集团率先响应,并发动旗下党员、项目经理不计报酬,挺身而出。
1月27日上午,高岭建设58位建筑工人首先赶到救治中心,接着顺天集团、沙坪建设、洪山建筑等党组织纷纷响应,3天17支队伍400多位工人夜以继日,成功实现水电气等基础设施“6换2通”,彰显了“建筑湘军”的责任担当,为长沙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在今年8月举行的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湖南高岭建设集团党委、中建五局三公司等建筑企业荣获“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建设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只是长沙建筑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长沙共有19家建筑施工企业支援全国各地27个抗疫项目建设;34家建筑企业联合向长沙市红十字会捐赠口罩11.51万个,手套1800双,酒精3700公斤;全市各建筑行业企业和建设工地,在项目建设复工复产和“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中担当“主力军”。
在2017年抗击历史特大洪灾中,全市建筑行业出动3万人,机械设备上千台。在社会公益、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活动中,全市建筑企业均踊跃参与,累计捐款捐物过亿元,展现了“人间大爱”。
建筑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在带动就业、拉动投资、增加税收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建筑业利税达99.1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5%。在就业方面,建筑业每年安置劳动力30万以上,勘察设计从业人员达6.5万人。
未来规划 推动行业跨越发展,大力推进精美长沙建设
“接下来,我们要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将传统建筑产业向专业化、信息化、集成化方向转型,将企业管理向现代治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大力推进精美长沙建设。”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胜表示,建筑企业要按照“三高四新”战略要求,注重多元化发展,提升投融资和资产经营能力,向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积极发挥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优势,在建设领域全面落实“四精五有”,大力推进精美长沙建设,以高质量的项目工程构建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市。
根据规划,长沙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利税突破150亿元,综合甲级勘察设计企业达到15家,特级施工企业达到20家,一级总承包企业300家,培育千亿级建筑企业1家、500亿级建筑企业6家,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BIM技术应用、全过程咨询等加快推广,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下一步,长沙将加快完善工程总承包相关的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等政策措施和专业技术标准,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鼓励建设单位进行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包,鼓励各类投资项目积极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探索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深入推进部门联合监管模式,为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为推动精美长沙建设再上新台阶,长沙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咨询指导作用,加强建设项目前期策划,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特点,从设计源头提升品质、保证质量;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思想,倡导全市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主动走进身边的小区、社区和街道,针对存在的各类问题拿出有创意的改进方案,发挥企业的担当来推动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品质提升。
精雕细琢始得玉,千锤百炼方成钢。“我们将牢牢坚持‘三高四新’战略,不断深化建筑业改革,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确保建筑业持续稳定增长,努力打造建筑产业现代化和精美长沙标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长沙市建筑业引导专项资金奖励企业名单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焕明 肖日凡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