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从摇篮到终点,民法典给你全时保护
2020-12-08 09:40:35 字号:

  朱虎教授在演讲中。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铁桥 摄

朱虎教授在演讲中。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铁桥 摄

12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妇联共同主办的“湖湘大学堂· 名家讲坛”演讲活动在长沙举行。本期讲坛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成员朱虎作了题为“民法典与国家治理”的演讲,宣讲民法典主要内容与特色,并围绕一些民生热点话题与听众开展互动交流。

日常生活中就有民事法律关系

朱虎认为,民法典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涉及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民事法律关系,太重要了。从一个人的出生,甚至是出生前的胎儿,到一个人的死亡,甚至是死亡后,民法典都提供法律保护。“民法典不是民法的全部,但它是民法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基础的法律。所以,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各阶段的民事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他说。

“设想一下,你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早上你从家里起床,叫醒你的老婆、孩子……且慢,这房子凭什么说是你的?你为什么说这女人是你的老婆?这孩子凭什么说是你的孩子?”一开始,朱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起,分析其中的民事法律关系。

“你可以说,我有房产证,房产证上有我的名字,所以房子是我的。我有结婚证,可以证明我跟这个女人是夫妻关系。孩子呢,女人可以说‘孩子是我生的,当然是我的’,但是男人可不能自信地这样说哦!”朱虎的一席话,让现场听众会心一笑。

朱虎介绍,今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他表示,编纂民法典是为了规范民事活动、维护民事权利,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民法的具体规范和制度数量庞大,民法典以‘典’命名,‘典’的含义就是标准、法则,是典籍、经典,这意味着要把庞大的民法规范和制度按照一定的逻辑整合为一体,消除其中的漏洞、矛盾和重复,为社会提供统一和谐的法律遵循。”朱虎说。

设置离婚冷静期可避免冲动离婚

在与现场听众互动的环节,一位女大学生向朱虎教授提问:“民法典设置了1个月的离婚冷静期,这会不会让婚内相对弱势的女方在离婚时更难?会不会让未婚女性对结婚充满恐惧、从而推高年轻人的‘不婚率’?”

朱虎说,民法典设立离婚冷静期经过了相关方面长时期慎重的考虑,主要考虑的就是它是不是有利于婚姻当事人。在朱虎看来,设立“离婚冷静期”是让那些对婚姻权利和义务缺乏认识的当事人,有一段冷静思考、妥善抉择的时间,避免因一时冲动而离婚。将“离婚冷静期”设置为1个月,是有利于婚姻当事人的,是积极的。

“离婚涉及家庭财产分割、夫妻共同债务承担、子女抚养等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应该谨慎、冷静。中国人认同‘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观念,可见对婚姻的重视,离婚应该三思而后行。”朱虎这样回应。对于“离婚冷静期”会不会使得婚姻当事人受到伤害的问题,朱虎说,“离婚冷静期”内的互相伤害,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侵权。这不是因设置“冷静期”带来的,而是夫妻间矛盾累积的结果,也与设立“离婚冷静期”不矛盾。

另外,对于离婚时如何处理夫妻共同债务,朱虎介绍了民法典的规定,即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核心是双方是否‘共同获益’。”朱虎这样说道。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黎铁桥 易冰莎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