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长沙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随后,长沙市表彰了一批表现突出的单位,其中天心经开区因加强长株潭绿心保护,组织工业企业按期退出,并做好退出企业后续服务和产业转型工作,受到通报表彰。
据了解,在长株潭绿心区,天心经开区用不到2年时间,组织361家工业企业全数退出,成功实现“腾笼换鸟”。往日工业园区,如今成了地理信息、人力资源、大数据、软件等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区。
工业企业退出战役的硝烟已散去,但它背后的故事仍在传诵。
“退”一步,包户服务“一对一”
天心经开区绿心区工业企业中,有规模以上企业50家,工业年产值近100亿元,涉及职工2万余人。
2018年初,工业企业退出战役打响。如何退,退去哪,职工怎么办,资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是企业的“切肤之痛”,也是天心经开区要破解的难题。
2018年7月20日,长沙市天心区政府向天心经开区50家规模以上企业传达省、市绿心地区退出工作要求。天心经开区逐一上门走访企业,掌握第一手情况。随即,绿心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退出奖补政策出台,让企业吃到“定心丸”。
奖补政策出台后,天心经开区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建立由区委领导联点,园区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职工包户“一对一”服务责任机制。园区内有不少外资和大型企业,一旦停产将影响全球供应链。天心经开区积极向上级报告,最终帮助10家情况特殊的企业争取延期搬迁,并在手续办理、税费减免等方面提供便利,让企业顺利在新的生产基地恢复生产。做到了所有年产值过亿元、税收上千万元的大型企业以及优质小微企业,均留在长沙。
“退出过程中,只有站在企业的立场考虑问题,从政策、服务上给企业提供全方位帮助,才能赢得企业支持,推动退出工作顺利进行。”天心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贺国权说。
扶一把,纾难解困尽力帮
企业搬迁退出,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有离开“舒适圈”的思想障碍,又有资金短缺、人才流失、手续周期长等难题,更有2万余职工搬迁带来的住房、交通、小孩入学等实际困难。做好退出工作,既需要以心换心的真诚,更需要纾难解困的有力举措。
长沙久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深圳回湘的企业,几经辗转落户天心经开区。园区产业发展局干部姚云初期上门时,吃了不少闭门羹,最终通过一次次上门,落实一件件帮扶措施,赢得了企业支持。
企业退出,资金保障是重中之重。为此,天心区以政府担保争取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信用贷、订单贷等,最终使绿心退出企业获得授信2.8亿元。同时,天心经开区通过压缩工作经费等,免息借支4000余万元,帮企业缓解资金紧张问题。
天心经开区还为企业争取到新厂区域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政策,提请市、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为企业新厂建设和生产开辟“绿色通道”。至去年底,361家工业企业全部退出。
送一程,“腾笼换鸟”快步走
企业搬迁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新搬地方是否适应?绿心片区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天心经开区把企业退出后面临的问题,悉数装在心中。
园区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退出企业回访,听意见、解难题。每年春节前,把外迁的企业家请回来聚一聚。一些企业家说,搬走不是换了娘家,而是多了一个娘家。
对未随厂搬迁的员工,园区依托区内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优势,开展退出企业离职职工技能培训,并召开专场招聘会20场次。
退出后如何“进优”,更是工作重点。天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吴江提出“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数字经济为转型方向”。去年6月,园区制定长沙第五谷“天心数谷”产业规划,随后又相继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软件产业园。
今年,园区收购磐吉奥地块,正在建设投资10亿元、占地67亩的绿心转型起步区——科教地产示范项目;盘活老太爷食品搬迁后空置厂房,引进长沙华中信息科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园区培养地理信息、大数据产业、跨境电商等方面人才……目前,企业退出后释放的2800余亩闲置工业用地,已顺利处理2000余亩。“天心数谷”已引进软件、地理信息等方面企业121家,形成了现代服务业集群。
绿心地区工业企业退出攻坚战已画上句号,但天心经开区“绿心守护”与“腾笼换鸟”仍在继续。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福芳 郑娜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