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邓琼 长沙报道
“2014年我因病纳入精准扶贫户,2015年脱贫。多亏了扶贫政策,政府安排了指导员专门指导我养鸡,还帮我卖蛋,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一说起自己的脱贫经历,长沙县㮾梨街道金圫村村民邓爱林感慨万千。
近年来,㮾梨街道驻金圫村帮扶工作队以“知民情 解民难 惠民生”为宗旨,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措施,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和脱贫意愿,打造“私人订制”摘帽计划,许多贫困户不仅如期脱贫,还“后来居上”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滞销蛋成了“抢手货”
“攒了这么多鸡蛋,没有销路,放在家里都坏掉了,太可惜了。”精准扶贫生态蛋鸡养殖户何爱纯在家里急得跺脚。鸡蛋滞销,贫困户的利益就会受损,一定要想办法畅通销售渠道。在㮾梨街道党工委的牵线搭桥下,金圫村与波隆集团等12家爱心企业协商签订消费扶贫协议,形成“点对点”的定向销售模式,平均每月销出贫困户鸡蛋1000余个,为贫困户稳定增收5000元/年。
待业人成了“大忙人”
“家里柴米油盐到处要用钱,村上帮助我找了一份工作,虽是拼力气赚钱,但是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心里肯定还是舒畅不少。”这是金圫村精准扶贫户周愉的肺腑之言。周愉身患三级智力残疾,没读过什么书,也不认识几个字,从来也没有出去打过工、上过班,现在家里只剩下一个年迈的父亲和一个瘫痪的奶奶,家里断了收入来源。“要全面脱贫,那就不是只做做表面功夫,想让脱贫的不再返贫,那还要做长远的功夫。”金圫村党总支书记邓炎雄介绍,精准扶贫邓爱林户,三个女儿有两个是精神残疾,妻子有智力残疾,邓爱林自己也是智力残疾,考虑他们的这种情况,金圫村向街道申请了两个“公益性岗位”,安排周愉、邓爱林打扫村域范围内的卫生,村上按月给予工资。
抛荒田成了“聚宝盆”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精准扶贫怎样更精,如何更准,我们还得想新路子。”金圫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郑觉在扶贫工作部署会上强调。因疫情原因,部分贫困户劳动力的收入受到影响,驻村工作队走访调研发现,金圫村有大量的闲置农田,靠山近水,地理位置优越,何不利用起来给贫困户搞个副业赚点收入,“养鸡!既接地气,贫困户又喜欢。”“辣椒产量高,切碎做剁辣椒,晒干又是干辣椒,不愁没销路。”
找对路子,想好方案,说干就干。今年3月,金圫村因地制宜探索实施生态养殖产业扶贫项目,投资55万元,采取“自主养殖+合作社代养+入股分红”三种形式,确保全村49户贫困户全部参与,实现产业全覆盖,同时通过与街道波隆集团等12家爱心企业签订消费扶贫协议,形成“点对点”的定向销售模式,全面保障、畅通销售渠道,为全村49户贫困户稳定增收5000元/年,“造血”能力全面提升并将其打造成了金圫的特色项目,为贫困户探索出了一条增加收入的新路径。
目前,㮾梨街道金圫村严格按照“五个一批”政策,重点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发展产业49户(其中自主养殖27户,合作社代养20户,入股分红5户)、医疗救助49户、教育助学27人、残疾人22名,解决就业37人,社会兜底保障35户120人。下一步,㮾梨街道将按照“四跟四走”“四带四推”的工作思路,不断丰富、拓宽产业项目,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调动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确保项目产生实效并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探索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邓琼
编辑:韩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