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周昂 长沙报道
与大家印象中的“技术宅”不同,王世刚很健谈,尤其聊起专业和工作事项,更是“滔滔不绝”。
“那一年去乡镇企业安装设备,住的是泥巴糊的房子,屋顶用茅草盖住。碰到下雨天,还得去屋外找鞋子。”聊天过程中,王世刚总喜欢把那些艰苦经历描述得轻松又有趣。
身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48所”)高级工程师,同时兼任湖南烁科热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刚总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
“老大哥”“智多星”“工作狂”是牢牢贴在他身上的标签。
王世刚为人亲切热情,“老大哥”“智多星”“工作狂”是牢牢贴在他身上的标签。
专注30年,与研发工作“死磕到底”
从业30年,王世刚始终专注于技术研发工作。在他的全力开拓推动下,中国电科48所的热工设备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转变。细数起来,他经手研发的炉型多达40余种,其中,最令他难忘的还是磁性材料烧结设备的研发。
1991年,刚毕业的王世刚便分派到中国电科48所工作。初出茅庐的他便接到棘手任务——软磁材料烧结炉的研发。
“要知道,当时这种设备全依赖德国进口。”为了弥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王世刚与研究室另外6名同事展开了长达一年多的漫长调研、实验。
“毫无头绪,无从做起。”这是王世刚接手时的苦恼。后来,通过跟各种专家、厂商的请教、学习,他渐渐摸到门路,找到了关卡。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和反复,1993年,这项国家急需的设备才终于得以问世。
数十年一晃而过,磁性材料烧结炉经过不断更新换代,不仅更节能高效,产品也有了品质保障。“原来一天仅能生产400公斤产品,现在日产能力达到了4吨。”
令王世刚感觉欣慰的,除了不断创新的各类热工设备,还有就是呈倍速增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原来那个肯吃苦、耐得烦、霸得蛮的7人小组现已发展成一个近90人的科研团队,其中不乏“985”“211”的高材生。
解决了最重要的人才问题,王世刚的“科创心”才算真正落了地。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在公司积极推广高效的技术传承制度——师徒制,将资深专家的所知所学倾囊相授,自己也先后带出了十余名优秀徒弟。
“我带徒弟就三条准则,一是勤奋不偷懒,二是名利看得淡,三是咬定目标不松懈。”在王世刚的眼里,只有真心喜欢热爱这个行业、这份工作,才能长久坚持下去。“王好是我的徒弟,短短几年,他就成长为公司的中层干部,这是我乐于见到的。”能够为热工行业培养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王世刚深觉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此。
王世刚(右二)与同事合影。
忙碌30年,跟工匠精神“一轴到底”
回首半生,今年53岁的王世刚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
“你能想象吗?我曾经一天最多接到了200个电话。”尤其是2010年至2013年公司转型阶段,王世刚成了名副其实的最忙碌达人,常常清早六点上班、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劳模也不过如此。
“记得有一年的节假日,公司接到浙江海宁客户反映,设备出现问题,需要紧急派人前往查看处理。”没有别的办法,刚出差回来的王世刚又被立即派往海宁出差解决问题。不凑巧的是,当时仅一岁的儿子因为生病正在治疗,而自己却不能陪同看护,这让王世刚心痛遗憾不已。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流眼泪。一个大男人就这样红着眼眶、抹着泪水坐上了开往海宁的列车。”中国电科48所工会办公室负责人童晖回忆道,那一刻,那种无奈自己感同身受。
把最多的时间留给窑炉研发和技术改进,把忙碌的背影留给家人,因此,王世刚一直对家人怀有内疚亏欠。“没有家人的鼓励,我啥也做不成。”能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工作,少不了妻子的默默支持,王世刚说,“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妻子付出的辛劳远比想象中的多,我很感谢她。”
王世刚指导技术实操。
奉献30年,将内心纯粹“贯彻到底”
“他这个人吧,纯粹的很,爱岗敬业更是没得话说。”跟王世刚共事了20多年,童晖对他的评价始终如一,“如果说敬业、责任和技术的组合就是工匠精神,那么他身上的这一颗匠心就是最好的诠释。”
“各种荣誉机会他不在乎,评奖、评优更是悄悄把自己名字划掉,让年轻同志先上先评。”和童晖看法一致,多数同事对王世刚的为人赞不绝口,对于这种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自己甘愿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做法,大家都表现出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这就是他,本性如此。”
面对同事的好评,王世刚只淡定回应:我得到的东西很多了,机会永远属于有梦想、有目标、敢进取的年轻人。
“我希望接下来能够有时间多看书,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下如何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生产。”如果非要写自我评价,王世刚说自己肯定会填上两个字——“轴”和“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别的爱好,这辈子就跟热工‘杠’上了,谁也不能让我停下来。”
来源:红网
作者:周昂
编辑:胡红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