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国“底气”!——来自长沙芙蓉区马坡岭街道的基层治理调查
2020-04-21 09:26:39 字号: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基层群众生活的共同体。一场疫情来袭,社区成了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自疫情发生以来,长沙各区县(市)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广大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下沉干部、志愿者共同筑起基层防控的“铜墙铁壁”。他们摸排调查、严防死守,宣传发动、疏解民需,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牢牢守护基层防控 “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疫情大考,重在基层,难在基层。如何把疫情防控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抓手,补齐基层力量欠缺、治理薄弱的短板,实现基层治理的赋能与“减负”并举……疫情期间,记者在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街道进行蹲点调查,以一个街道为例,记录下关于基层治理的一些思考与启示。

党建引领 全民一条心

疫情如同镜子,既映射人性百态,也考量治理能力。

马坡岭街道是位于长沙城东一个较大的“城郊街道”,下辖西龙村、张公岭村、锦林社区、新安社区、安子岭社区、东站社区六个村(社区),7万余实住人口,流动人口占一半以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防疫之战,社区如何防?怎么做?“说实话,基层干部们心里没底。”基层干部如是说。

“确保社区无一例感染,新安,必须安好!”面对这样一项艰巨任务,马坡岭街道新安社区党委书记杨英心里有些忐忑,但她深知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一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并不多,如何做好成千上万居民的防控?这的确是件难事。杨英和社区干部们把平日群防群治中的“套路”搬出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社区党员、志愿者、普通居民、物业等充分动员起来,集中资源和力量,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2月初,马坡岭街道西龙村恒大江湾的一名住户郭某成为确诊病例,同住的六旬母亲必须居家隔离,该楼栋单元的其他51户住户也需要居家隔离。

这一“重磅炸弹”在小区微信群里炸开,焦灼、恐慌情绪在小区蔓延。如何做好隔离居民的生活保障?如何安抚情绪?此时,村委会的党员舒畅和刘超主动请缨,成为该楼栋的“快递小哥”,每天轮流上门为郭某母亲送菜,联合物业、生鲜网店为其他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刘超还特意“潜伏”到业主微信群,以热心“邻居”身份,宣传科学防范知识,引导大家静心应对隔离。

“我也很害怕,可每天的工作还是要去做!”舒畅说,作为一名党员,你走在前面,群众自然会跟着你来,配合做好居家隔离工作。

2月中旬,锦林社区安全专干彭勇接到社区一名23岁小伙的“紧急求助”。这名小伙前一段时间从外地回到长沙,独自一人住在出租房内,7天后,他突然收到公安部门发来的短信,告知他当时乘坐的高铁上有一名乘客是疑似病例,让其继续居家隔离7天。

“我要是感染了怎么办?我连恋爱都没谈过。”这个小伙情绪极为焦灼,并说自己不会做饭。彭勇虽然已忙得焦头烂额,仍耐心安抚小伙,并承诺为其当送餐员,“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饿着。”

彭勇不但每天给他送饭,有时对方早上想吃一碗粉,彭勇就提早赶到社区食堂,自己下厨给他做粉。小伙在感动之余,隔离期间的恐慌也随之消除。

实施社区清单式管理,居住人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联系电话、体温、近期是否有疫区旅居史等情况一清二楚,各类人员全覆盖、无死角式登记排查……马坡岭街道六个村(社区)的数百名党员干部,从腊月廿八起,连续2个多月坚守一线。在防控疫情一线,社区基层党员干部拿出了“硬核”却又不失温情的举措,换来一方群众的平安。

“一场突发的防疫工作,最能检验基层治理的水平,检验广大党员干部的‘成色’。”芙蓉区委书记于新凡说,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优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才能筑牢战“疫”共同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启示

基层治理应该全民一条心,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群众引领引导作用,治理重心下移,服务前沿贴近,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考虑问题将心比心,沟通交流以心换心。只有广大居民充分理解和绝对信任,才会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基层工作才能落地落细落实。

多元联动 全局一盘棋

疫情防控中,市、区、街道党政干部及工作人员下沉至社区支援一线。

下沉部署会议上,参会领导说的一句话,让新安社区党委书记杨英多了几分底气,“到了基层一线的战场上,社区书记就是指挥长,下沉干部要在社区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前些年,也经常有市、区干部下沉至社区支援工作,杨英难免有些“包袱”——真给下派干部扎扎实实地“派任务”,又有些过意不去;不给其安排工作,又让下派工作成了“摆设”,左右为难。

“这次动了真格了!”杨英说,这次派驻到社区的市、区干部成为社区一员,主动承担起防疫一线具体工作,发挥各自优势为基层争取防疫物资,解决实际困难,谁都没有等着、闲着。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从早忙到晚,有盒饭就吃盒饭,没盒饭就吃泡面,谁都没把自己当外人。

“今天想吃什么口味?”在他们的工作微信群内,这一度成了饭点时候的“流行语”,这不是问大家想吃什么菜,而是问大家想吃什么口味的泡面。对他们来说,泡面是最省事也是吃得最多的“饭”。

除下沉干部的联动以外,辖区内的驻街单位、居民志愿者、物业人员也拼尽全力。

疫情期间,居民紧张焦虑,社区工作人员压力激增,驻街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湘警职院)专门与马坡岭街道党工委共同成立“‘疫’路同行”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利用专业特色和师资力量开展公益心理服务,帮大家戴好“心灵口罩”。

该校心理学副教授张梅姿每周有3天忙于公益服务,接听心理援助热线、微信在线陪伴、利用调查问卷做电话回访。一天,她接到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求助:“自从社区出现确诊病例,很多居民感到紧张、焦虑,特别是爹爹娭毑们情绪不太稳定。我感觉压力很大,睡也睡不好……”张梅姿一边听一边记下关键信息,随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半个多小时的沟通、疏导,对方情绪明显好转。后来,张梅姿还协助社区解决老年人亟需心理辅导的实际问题。

“尽管身体不好,但我也想出一份力。”老党员欧阳爱华在西龙村党支部群里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便动了心:“小区需要志愿者,我希望能帮上忙。”但老伴长年患病、行动不便,她又有些为难。“我没问题,你就放心去吧,有问题我给儿子打电话。”老伴的话让她放了心,她第一个报名,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在她的带动下,唐萍、熊国其、李正军等老党员也纷纷报名。

一天的志愿服务下来,大家发现,欧阳爱华双眼充血,身体出现不适。在众人的劝说下,她才答应在家休息。“可惜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能作出更多贡献。”没能坚守一线,欧阳爱华感到十分遗憾,但她仍时时关注着党支部群的消息,帮着转发疫情防控的举措和消息,做起了后方“宣传员”。

在西龙村,志愿者万振兴主动找到社区“想做点什么”。他接下了一个重要且繁琐的任务——协助打电话摸排小区居民信息,他每天要给上百户居民打电话摸情况,又加班加点整理信息,连续多日忙至深夜12时。因为电话打得太多,被电信部门误当成诈骗人员“封号”了。

在张公岭村,一批热血志愿者涌入村委会,主动请缨。男同志自觉承担起挂横幅、贴宣传海报等任务;女同志拿着摸排表和宣传资料,一层一层地爬楼梯、挨家挨户地敲开村民家门,摸排登记并耐心宣传。

在安子岭社区,一群70多岁的老人组成“70后”志愿服务队,在小区的出入口值班开展体温测量,在小区周边巡逻检查麻将馆、棋牌室是否按规定停止营业。

两兄弟白天上班,晚上坚持“站岗”;夫妻档共同轮班,妻子白天“上岗”,丈夫晚上“接班”;还有父女档、母子档一同“出战”,连以前出名的“刺头”也主动捐赠防疫物资,当起了志愿者……

芙蓉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春晖坦言,社会治理的重心和落脚点在基层,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基层,在疫情防控中淬炼基层治理能力,关键在于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治共建。

启示

基层治理应该全局一盘棋,突出多元联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日常的治理中,同样需要联动发力。各级各部门、街道、社区,还有众多的驻区单位、楼宇企业、经营业主、志愿者等都要主动参与进来,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智能支撑 全程一条链

疫情初期,不论街道,还是社区,对辖区实际居住人员的情况掌握并非“一本清”。多轮信息摸排全都是采用“5+2”“白+黑”的人工摸排、人工登记。即使如此,他们也经常碰到居民不在家、居民提供虚假或模糊信息等情况。

2月14日至16日,锦林社区一家菜店老板受娄底一家单位委托,从长沙驾车前往湖北仙桃拖运口罩。多次在湖北接触他人之后,有感染风险的他却一直对外经营着菜店。

摸排信息时,社区工作人员曾先后四次筛查询问,这名菜店老板都说自己没去过外地。

在此状况下,“大数据”无异于“超能帮手”。

“我们既打过电话,也上门询问,却防不了他撒谎!”工作人员称,事后,有关部门反馈过来的数据显示,有一个长沙手机号码的信号曾出现在仙桃,且这个号码多次与这名店老板妻子的号码联系。

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根据这一线索再上门调查时,店老板才承认,他曾带着这个手机去过湖北。

“这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重点对象被一一梳理出来。”该工作人员说,“若不是因为大数据线索,这个事情我们就发现不了。”

此次疫情防控既证明了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也暴露出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在基层治理日常运用中的明显不足。

“平时缺乏大数据支撑,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前期基础信息摸排几乎全依赖人工,费力又效率低。”马坡岭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高峰认为,下一步,应加强基层的科技手段和大数据运用。比如:在小区进出口或楼栋门口增加人脸识别、信息数据登记等功能设备,同时对出租屋等进行大数据管理。

目前,长沙正在推进基层“平安院落”“平安楼宇”建设,在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地的出入口安装智能车门岗,通过“刷脸”或扫码,让业主、访客进出都有实名登记的数据记录。这在长沙部分涉疫小区的前期运用中,已显露实效。

“社区工作人员总是有限的,这些日常繁重的工作如何落实?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为科学防控、复工复产、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撑。”芙蓉区委副书记蒋红波认为,疫情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其中就包括了对数字化治理能力的考验。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已成为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启示

基层治理应该全程一条链,突出智能支撑。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管理是疫情防控的有力支撑,数据上报、信息发布、动态监测、物资储备、人员管控都全程嵌入信息化智能手段。这不仅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更有利于扩大覆盖面、提升精确度、提高有效性、强化公信力,发挥着减负、加速、提质和赋能的综合效应。今后,全面的基础数据库和科学的数据分析可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

网格管理 全域一张网

东站社区是马坡岭街道于去年5月成立的社区,本应配备13名工作人员,但只有9人到位。这些新手还未好好“磨合”就面临“大考”——辖区既有人员流动性大的汽车东站,又有多个情况复杂的住宅小区。

“突出重点、网格管理。”这是东站社区党支部书记舒铁其的“硬招”。刚接到防控任务,他先给汽车东站站长打电话:“站里有没有储备的防疫物资?”结果是没有“存货”。

舒铁其迅速和同事到附近药店采购口罩、消毒液等,同时联系爱心企业,并拿出自己此前存着的一批口罩、消毒液送至汽车东站,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资保障。

对于辖区内的小区,社区几人迅速采取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的方式实行地毯式摸排。在第一次地毯式摸排中,不少住户不在家中或联系不上,他们又开展第二次摸排。复工复产后,人员流动变大,他们又开展第三次、第四次动态性摸排。

在社区编织起严密防控网,他们既取得了“零疑似、零确诊”的防控成绩,也收获了同事之间快速提升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大家对家底更明了,各小区实际住户多少、辖区门店分布特征如何,一清二楚。

在西龙村的网格化管理中,经济专干刘超负责恒大江湾小区的信息摸排工作。仅一个小区,背后的工作量足以让他腿跑软——2600多户7900多人。

居民家里住了几口人、是否有湖北籍人员、是否接触过湖北籍人员或其他疫情相关人员、联系电话是多少?他一一摸清。

“只有走下去,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只有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只有发现了新的问题,才知道下一步怎样做得更好。”刘超说,真正沉到底的网格化管理,将一个个小区的信息归为一本本全面而精细的“账目”,再据此分类施策,为基层一线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网格化管理已日趋常态化,如何让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舒铁其认为,关键在于,社区(村)工作人员要花更多时间“走到老百姓家里去,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里去”。这样,网格管理才不会悬于空中。

但多名社区工作人员也坦言,之前不少工作流于形式。

在疫情防控前期,社区要填写的省级表格有9类、市级表格有7类,而事实上,不同部门的表格内容有重复。即使像东站社区,9名工作人员还得抽出2人来当“表哥”“表姐”,专职负责填表。“他们经常要从早上忙到次日凌晨,有时一天的睡眠时间就3至5小时。”社区工作人员透露,后来,省市均作出调整后,表格数量才明显减少。

平时,他们还需耗费大量时间来应付其他各个部门条线上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就曾让社区来参与辖区药店开业、入店人员实名登记等相关工作。“社区人少,任务重,每个部门如果都把工作压到社区,哪有这么多人?”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时间,走到老百姓家里去。”舒铁其说,跟老百姓谈得上话、交得上心,老百姓才会更信任社区,这才更利于日常工作开展及矛盾纠纷化解。

对此,于新凡表示,在基层治理中,仍要着力推动基层减负工作。目前,基层普遍存在“六多三少”问题:任务转嫁多、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多、无效证明多、指标摊派多、“甩锅”比较多;人员力量少、工作经费少、关心关怀少。接下来,应通过狠抓作风问题、明确职责清单、推动架构重建、提升保障水平等多方面举措,从根本上推进基层减负。“只有这样,基层干部才有时间、有精力真正为基层群众服好务。”

启示

基层治理应该全域一张网,突出网格管理。疫情期间,网格化管理在人员排查管控、居民生活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管理和服务力量全面下沉到网格,实现“全网覆盖”“一网打尽”。基层应持续推进全方位、智慧化的网格管理,完善主动及时的问题发现机制、快速高效的问题解决机制、公正公开的效能评价机制,让问题消化在网格、解决在基层。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冠文 舒薇 聂映荣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