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接听心理咨询热线。
为录制心理健康活动课准备PPT。
红网时刻通讯员 欧凌 刘湘妮 长沙报道
“老师,我以后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再打这个咨询电话吗?跟您聊过后我觉得安心多了,谢谢您!……”这是长沙市芙蓉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热线中最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接听电话的是芙蓉区心理教研员赵敏老师,这是她连续守候在热线这一头的第40天。除此之外,一条24小时不断线的网络热线也在同步接待咨询中。大家虽然有点累,但是看到学生家长一步步走出疫情的阴影,在特殊时期有新的感悟和心灵成长,这是全区心理工作志愿者最大的慰藉和幸福。
自疫情发生以来,芙蓉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认真领悟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精神要求,因地制宜,扎实开展各项心理防护和干预工作,为全区中小学生筑起了一道道心理健康的防火墙。
“夜空中的星,照亮前行的方向”
疫情突如其来,城市和人们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宅”在家里。对病毒认知的缺失、活动空间的限制、人际交往的减少、生活节奏的打乱等,给普通民众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伴随着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极易发展成为群体恐慌心理。
芙蓉区教科中心迅速意识到此时为师生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与电信部门的协调,短短2个小时,解决咨询师在家也能接听热线等问题,确保原心理热线不受疫情影响,24小时不断线。
2月1日开始,赵敏老师就和志愿者们开始了每天24小时值班,接待师生及家长的QQ、电话咨询。在这些求助中,有的是自己看到网络信息而过度恐慌,压力很大;有的是长期“宅家”造成的亲子关系紧张;有的是初三学子为即将到来的中考而焦虑;还有的是家长“投诉”孩子变成了“网瘾少年”……一条简单的热线,连接了学生家长和心理老师,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有人愿意无条件倾听、关爱、帮助他们,这时候,这一点点的温暖就如同夜空中的那颗星,成为生命中最需要的那道光亮,照亮前行的方向。
同时,在“停课不停学”的活动中,芙蓉区育才三小的欧凌老师和马王堆小学的潘倩老师2月3日开始就参加了长沙市教育局组织的“停课不停学”IPTV网课录制,在疫情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两位老师克服了家里设备、教学资源有限、时间紧等各种困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心准备课程录制。
经过反复调试和区教研员、市教研员的多次审核,成功录制了《当摩擦发生》《好习惯好人生》等心理健康活动课,并将此课分享到“教育部云平台心理健康网络课程资源”和芙蓉区“幸福在线”直播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中也能和心理老师做游戏,学知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故事,传递生命正能量。
“动一动,更健康”
“身心一体,宅家也要动起来,身心健康有保障!”全区各中小学根据本校特点,积极开展“亲子活动”。如:八一路小学推出系列心理活动《手指操》《逃跑的胡椒粉》《左手圆右手方》;火星二小推出《“疫”不容辞宅在家 阳光少年花式“宅”之亲子篇、技能小达人》《战疫情、点赞最美的你之教师篇》系列活动,引导更多的家庭在假期放松心情,提高学习和生活品质;芙蓉区育才三小开展了“亲子小课堂”,让孩子们教会家长们一项小技能;修业学校开展了小群体线上服务,每周一次,让孩子们建立疫情下主观意识,同时对一线服务的家长进行心理方面人文关怀;育英学校、大同小学、大同二小、大同三小、育华小学、实验小学、东茅街小学等学校在疫情发生第一时间快速成立了心理疏导小组,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支持,确保全体师生身心健康。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区内各学校开展的促进身心健康活动达60余类,大家在活动中放飞心情,在互动中联结情感。
“信息战中抢阵地”
疫情发生后,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的信息特别是谣言容易造成中小学生心理滋生恐慌和焦虑情绪。为了传播正能量,倡导中小学生从积极正面、理性的角度看待疫情,芙蓉心育团队搜集每天的信息并分门别类,整理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国家防控疫情强力措施》《社会各界抗击疫情的英勇事迹》等科学理性又适宜中小学生和家长阅读的文章,由区心理中心发布到学校心理教师群,再通过心理教师推送到各校的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让孩子们少一份担心,多一份信心;少一份怯弱,多一份勇敢。赵敏老师说:“疫情以来,医护工作者在与病毒抢阵地,我们也要与因信息过载或不实造成的负面情绪压力抢阵地。”
一个多月来,芙蓉心育团队在芙蓉区教育局、芙蓉区教科中心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引领下,用心理志愿者们的专业和热情,为师生家长“打开心扉,让阳光驱散阴霾”,这是全区心理教育工作者共同愿景。
冬天已去,春意盎然。3月3日,赵敏老师和全区心理教师开展了视频教研活动,就迎接开学、进一步开展全区的心理工作进行了讨论,从面向全体师生的发展性心理指导到校内特殊个案的心理援助、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学第一课”到疫后专题心理团辅活动的开展都进行了全面讨论与部署。
来源:红网
作者:欧凌 刘湘妮
编辑:陈佳卉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