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副改写的对联 饱含为民情怀
2019-10-16 09:38:24 字号:

  游客在胡耀邦同志改写的对联前拍照。长沙晚报通讯员 肖雪 摄

游客在胡耀邦同志改写的对联前拍照。长沙晚报通讯员 肖雪 摄

10月10日,尽管国庆长假已经过去,但位于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的胡耀邦故里旅游区内,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胡耀邦同志纪念馆的主题是——心在人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平江县委党校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成员们,正在这里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在参观展厅的过程中,一副对联引得他们纷纷驻足细看——“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是一副胡耀邦所撰的对联,对联背后有一个令人感怀的故事。

红色遗存 巧改古人写诸葛亮的对联

1958年秋,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河南调研工作,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看到大殿门旁的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是清朝河南南阳知府顾嘉蘅写下的著名对联,说的是诸葛亮一心为国名垂千古,为天下传诵赞扬。

在听完这副对联的来历故事后,胡耀邦同志对大家说:“我来改改,你们看好不好?”接着就面对大家吟诵他改的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古人尚且知道保江山不必分先主后主,成功名何必辨襄阳南阳,我们为革命何必分大事小事和计较个人得失呢?”胡耀邦解释说。

红色故事 两封信见证廉政为民故事

在这副对联的展示区附近,有两封书信记录下了关于胡耀邦的两个故事,恰恰与对联所写的内容息息相关。

一封是胡耀邦在1961年写给浏阳文家市公社党委书记龚光繁的信。当时正值3年困难时期,因家乡修水库发电需要解决发电机的问题,公社就托胡耀邦的兄长胡耀福上北京找胡耀邦帮忙,并且捎上了家乡的土特产。胡耀邦认为修水库发电是一件造福于百姓的大好事,帮忙解决了发电机,却把家乡送去的土特产按当时的市场价折合成人民币27.9元托兄长带回,并在信中强调“一切违反财政开支的事万万做不得。做了,就是犯了政治错误。”“在这里,我一万次请求你们,今后再不许送什么东西来了。”字里行间都反映出胡耀邦的廉洁磊落之心。

另一封信则是1982年10月,株洲知青萧芸所写的请求把知青的农龄纳入工龄的信。胡耀邦看到这封信后,对此专门作了指示。1983年6月,中央365号文件明确指出:知青在农村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计算到工龄中去。同年9月,知青农龄普查在全国展开,8000万知青的农龄变成工龄。

胡耀邦曾经说过:“共产党人是给人民办事的,不是给一家一族办事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心在人民,利归天下,成为了胡耀邦一生的写照。

红色人物 他书写了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人生

胡耀邦是湖南浏阳人,1915年11月20日出生。他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20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纪念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中,他夙夜在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书写了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人生,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颜开云 肖雪)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