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开福区檀木岭村:“水下森林”治污 臭水变清流
2019-10-15 10:18:09 字号:

  经过治理,池塘的“水下森林”构成净化水质的生态系统。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卓 摄

经过治理,池塘的“水下森林”构成净化水质的生态系统。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卓 摄

芦竹摇曳,鸢尾吐艳,水塘中央的人工浮岛上藤蕹、水芹一片葱绿,鱼儿在浮岛下嬉戏……谁能想象,两个多月前,开福区沙坪街道檀木岭村还是粪渣浮塘、臭水绕村。

开福区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在檀木岭村启动了小微水体整治示范片区创建,创新采用“一户三池一湿地”技术进行生态治理,实现示范片区内150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山塘沟渠等经治理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日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中,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充分肯定了檀木岭村小微水体治理措施有力,值得大力推广。

檀木岭治污,党员挑大梁

“原先,屋门口的池塘沟渠一潭死水,浮满粪渣和水葫芦,我们都担心污水渗透,污染井水。”檀木岭村合心组村民李金刚所在的片区是小微水体污染严重的地方之一,常住人口300户,其中试点小微水体治理的示范片区150户。每户原有一个简易化粪池,洗粪水、洗浴和厨房废水未经净化和油污分离,直接排入沟渠。示范片区曾有10多户人家养猪,畜牧养殖污水直接排放。约20口大小山塘里,淤泥堆积,浮游植物覆盖水面,不能利用。

作为长沙20个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中开福区唯一的一处,檀木岭治污,党员挑大梁。檀木岭村党委书记李银鑫告诉记者,片区4个党小组,将组织生活放在治污一线,每季度至少一次在治理现场开展党员主题活动,两个党员认领一口池塘或一条沟渠。

“一户三池一湿地”让清流入河湖

美人蕉、鸢尾、芦竹等植物滨水而立,水面漂浮着藤蕹、水芹、菖蒲组成的绿岛,刺苦草和金鱼草组成的“水下森林”若隐若现——李金刚承包的4亩池塘,两个月前还是一潭死水,如今宛如一处美丽的湿地公园。

7月20日,檀木岭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项目施工启动,10月5日完工,变化如魔术一般上演:“一户三池一湿地”技术进行生态治理,农户厕所用水、厨房用水、洗涤用水通过三级化粪池、隔油池收集澄净、生态处理后,再经过人工湿地净化生态处理后排放。

对原有的山塘、沟渠水系进行砍青、疏挖、清淤、连通,建生态护坡,并采用原位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对水塘、沟渠进行治理,充分发挥流动水体自我净化涵养、自我降解吸附功能,从而达到生态修复效果。

经过“一户三池一湿地”处理的污水,最终何去何从?负责实施该项目的顶胜水务负责人陈扬兵告诉记者,在示范片区因地制宜设若干大型末端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像一处大型湿地,通过底质改良技术、食物链均衡控制技术、“噬藻溞”控藻技术、生态平衡调控技术,把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三者结合,科学构建培育一个稳定的生态的“水下森林”体系。示范片区内的农户生活污水、山塘沟渠等经过生态治理后,流入末端生态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再次生态净化,排到沙坪河的水质由过去的V类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李卓 熊萍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