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黄小姐在海底捞华创国际广场店就餐时,看到门店新引入的三层大托盘开放式送餐机器人。 现在,该餐厅已不见此机器人服务。
记者 黄亚苹 摄
2015年起,一批带着黑科技光环的机器人餐厅高调进入长沙,吸引消费者进店“打卡”,火爆一时。
10月1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长沙先后出现的十余家机器人餐厅陷入整体转型或歇业的尴尬处境,大众点评上登记的5家餐厅仅1家在使用机器人营业。在消费者猎奇心理褪去之后,改造成本动辄十余万元的机器人餐厅,如何在实现标准化服务下做出人情味?(黄亚苹 何贻花)
现象
多家机器人餐厅“改头换面”
“这家餐厅已经倒闭3年多了,面不好吃,店开不下去。”10月10日,记者按地图找到位于岳麓区达美D6的“魔力机器人餐厅”,却意外地发现,这家号称湖南省最早的机器人餐厅早已改挂上某健身俱乐部的招牌。
附近一家便利店店主回忆称,2015年6月,餐厅开业初期,省内首家的名号、新奇的机器人模式吸引不少尝鲜的顾客。“一般是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刚开业那阵子,每天都是满座,周末用餐还得排队。”她介绍,餐厅开业约半年后,客流量锐减,正餐点空桌都有一半以上。
记者了解到,店内的迎宾机器人、削面机器人、传菜机器人均由餐厅创始人自主研发。彼时,大厅内设有27张餐桌,餐厅面积达1500平方米。健身房接手后,这家机器人餐厅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魔力机器人餐厅的案例并非孤例,人民东路的石味DIY机器人餐厅也已悄然“歇业”。日前,记者顺着“东1时区”小区外墙的醒目招牌来到餐厅门口,看到原址已变成一家传媒公司。“冲着机器人这个噱头去的,口味中规中矩,吃的人很少。”大众点评上,该餐厅最后一条评价停留在2018年9月22日。
随后,记者探访大众点评上登记的5家机器人餐厅,其中,石味DIY机器人餐厅、艾谜动漫机器人主题餐厅已关张,湘香澧机器人时尚餐厅、思必克机器人餐厅均在1年前撤走传菜机器人,仅剩思必客机器人餐厅河西王府井店仍在使用传菜机器人。
体验
机器人上菜速度较慢
思必客机器人餐厅经营情况如何?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前往位于河西王府井商业广场4楼的门店进行体验。刚走进店内,服务员就热情地介绍,餐厅内的“一号思思美女”传菜机器人,除了传菜,还能与顾客进行简单交流。
点餐后不到20分钟,“一号思思美女”便双手举着托盘,沿着事先安装好的地面导航磁条将餐品送到指定餐桌边,向服务员发出提醒。待服务员上菜后,按下返回按钮,“一号思思美女”便会走回原点接受下一个送餐指令。
机器人餐厅的消费者用餐体验如何?10月10日,记者随机采访了15名消费者,有9位受访者指出,机器人只能按预先铺设好的轨道进行菜品输送,且上菜速度较慢。资深吃货黄小姐回忆,今年5月,在海底捞华创国际广场店就餐时,曾见到嵌入了三层开放式托盘的送餐机器人,“第二次去,机器人不见了。服务员解释说用户体验一般,所以暂时撤走。”
探因
成本高,机器人售后服务跟不上
“一台炒菜机器人厨师采购价10万元,传菜机器人一台3万-4万元,再算上预铺轨道、维护成本,一家机器人餐厅在机器人上的花销就得20万元。”长沙思必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部尹耀文介绍,机器人餐厅是思必客第4代门店,但机器人仍然是被动式服务,且改造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偏高,品牌在改造第5代门店时,逐步撤走了机器人,只有河西王府井及中海环宇城门店仍在使用机器人传菜。
除了成本高,售后服务不及时也是商家对机器人的“槽点”之一。湘香澧机器人时尚餐厅服务员就直言,餐饮机器人技术不断迭代更新,送餐机器人逐渐从有轨运输到无轨运输转变,时常出现机器人故障,但对应零部件因产品升级未能重新生产、售后服务跟不上的情况。
“颜值有余,但实力不足。”长沙一家连锁餐饮店负责人认为,机器人餐厅的运营模式不够完善,只能用于简单的端菜、迎宾等服务,若出现客人不在座位上或机器故障等情况,仍需要人工干预。
观察
餐厅服务要“科技”
还要“温度”
不可否认的是,被“黑科技服务”包装后的机器人餐厅,确实能在餐厅开业初期,为门店打响名气,吸引第一波客流。尹耀文透露,2013年-2015年,思必客第4代餐厅开业时,店内的机器人引发媒体和消费者广泛关注,单店营业额较第3代门店实现翻番,“10万元一台的炒菜机器人,对油温及调料配比把握更加精准,保证菜品口味稳定性,有利于标准化出餐。”
尹耀文不支持机器人餐厅的“唱衰论”。他认为,随着热度降低,机器人不再是餐厅主要的引流点,“机器人核心技术语音语义、智能算法、柔性设计还需经过长时间摸索,理想中的餐饮机器人应该是一个集点菜、传菜等全流程的解决系统。”
“机器人餐饮要避免盲目跟风,即使机器人外形、服务与真人逼近,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餐饮人员。”长沙市湘菜连锁餐饮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无论未来餐饮机器人如何智能,本质上仍是工具,可让餐厅“如虎添翼”,但是餐厅生意好坏更多的取决于其自身实力和服务温度。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唐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