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周年。70年来,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与新中国共成长、共奋进。为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服务长沙高质量发展,红网推出“70年70人·同心耀星城”专题报道,聚焦长沙统一战线的出色代表,分享他们的感悟与实践。
雨花非遗馆馆长邓运姣。
邓运姣与剪字奇人洪源(左)在雨花非遗馆。
“变脸”技艺精湛,台下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人物名片:邓运姣,九三学社社员,长沙市首届同心人物,湖南雨花非遗馆馆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女书、年画、剪纸、竹编、香道、泥书、瓷刻、皮影、面塑……9月2日是开学日,湖南雨花非遗馆组织了一场场寓教于乐的非遗展演,走进了各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高度认可,并指示:“要正确地、有趣味地讲解非遗,让学生多观摩多体验。”
说起雨花非遗馆,现在的市民大多都知道,那座位可逛可看可吃的大型场馆里,有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也有献技传艺的传承人,还有非遗夜市、非遗书院……马上中秋节要来了,这里还会有“拜月”“点花灯”等大型传统节目。
雨花非遗馆集非遗表演、展示、教学、交易于一体,致力于让“天下非遗聚雨花”。这里凝聚着的是馆长邓运姣的一颗痴心。
放弃家具厂,为非遗安一个家
来自永州新田的邓运姣与丈夫一起做家具生意,打拼十几年,从家庭作坊做到了颇具气势的现代工厂。正当事业正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和丈夫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停止家具生意,建一座手工艺传承的非遗展馆。
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了,折腾起非遗文化来,原有的两位家具馆股东迅速撤了资金。转行了的手艺人还愿意过来吗?如何为这些非遗项目打开市场?虽然心里打着鼓,邓运姣夫妇脚下可没闲着,他们一家家地拜访手艺人。
泥书传人刘上四,本有一门常人难有的绝活,却改行做了漆工;剪字奇人洪源,空有一身绝艺,却无发展之处,生活困难,入不敷出。邓运姣夫妇三顾茅庐,请他们来到非遗馆,免去其租金、水电费,帮他们免费装修和宣传。
慢慢地,泥书传人刘上四来了、滩头年画传承人钟星琳来了、望城皮影传承人何志明来了、湘西竹编传承人徐克双来了、宝庆瓷刻传承人刘金铎来了……一个又一个非遗传承人和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都来了。
“只要你来,一切都好商量。我们千方百计也要为非遗安好家。”邓运姣说。
让传承继续,发展模式向全国推介
如今,雨花非遗馆的名声可大了。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的非遗传承人来了,西藏还在这里布置了山南特色文化产品展厅。
邓运姣介绍:“不仅能看能买,市民还能亲自感受非遗的魅力。”雨花非遗馆每周都向市民免费开放茶艺、香道、书法、剪纸、陶艺、二胡、民族舞等非遗课堂,寓教于乐,拉近非遗与市民的距离。还有变脸、苗族鼓舞、木偶皮影、长沙弹词等一批表演类的非遗项目,时时在非遗大舞台上演。
目前,雨花非遗馆已经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359个,200余名非遗传承人在此常驻,还开设了12家非遗传习所,32个非遗研学体验平台。邓运姣介绍,雨花非遗馆已经形成了一条“看非遗、品非遗、玩非遗、学非遗、买非遗”的非遗产业链。
近两年,雨花非遗馆已接待全国各地游客40万人次,研学体验学生10万人次,外事文化交流80多场,覆盖40多个国家。同时,该馆还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10个,带动5000多人就业。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如何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雨花非遗馆的发展模式受到大家关注。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举办“非遗+旅游”专题培训班,邓运姣把雨花非遗馆向全国做了推介。
去年,雨花非遗馆被评为全国首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重点项目、长沙市同心创建示范点、雨花区同心示范项目,邓运姣被评为长沙市首届"同心人物”。她说:“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我衷心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到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来。”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王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