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深入推进现代化长沙和“三个中心”建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长沙经济社会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记者8月30日从市统计局了解到,长沙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2.8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003.41亿元,实现了量与质的蜕变。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8年仅为4.3亿元,2018年达到1544.95亿元
经济总量实现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沙,城中最高建筑只有7层楼,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1952年到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4.7%的增速,从不到3亿元增长到16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长沙步入发展的快车道,1979—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高于1949—1965年的年均增速8.5个百分点,高于1965—1978年的年均增速7.7个百分点。
全市经济总量不断实现跨越。1978年到1990年,从16.9亿元到突破100亿元用了12年时间;1990年到2003年,突破1000亿元用了13年时间;2003年到201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用了14年时间;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站上11000亿元新高点,经济总量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14位。
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长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1978年时仅为4.3亿元,分别于2003年和2014年突破百亿和千亿大关,2018年达到1544.95亿元。1979—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8倍,年均增长15.8%。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42.4︰54.8,建立起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农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绝大部分,工业几乎空白,第三产业主要以低端商贸业为主,产业结构为典型的“一、二、三”结构。
上世纪60年代,全市积极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比重有所下降,到1978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3.3︰44.2︰22.5。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先后实施“兴工强市” “服务业倍增”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42.4︰54.8,已建立起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结构。与1978年相比,全市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消费品市场日益壮大繁荣。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0.92亿元。随着全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商贸行业经历了国有民营、改组改制等多轮次改革,非公经济发展繁荣,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市场持续繁荣,物质供应从短缺走向充足,消费品种类极大丰富。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历史古城焕然一新
全市建成区面积从1949年的不到7平方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567.32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大幅拓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沙,城市破烂不堪,市区面积狭小,仅有6.70平方公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长沙城市空间大幅拓展,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全市建成区面积从1949年的不到7平方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567.32平方公里。城市集聚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长沙城镇人口达到645.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51.22万人,城镇化率79.12%,比2002年提高32.22百分点。
市政设施日益完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既无水厂又无煤气,公共汽车仅有11辆以木炭为燃料的老爷车,到现在城区供水普及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100%;邮政网点遍布城乡,邮路四通八达,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机构覆盖城乡;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交分担率达54.2%,社区公交直达地铁站;“一圈两场三道”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15分钟生活圈在全市星罗密布。(周丛笑 王成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丛笑 王成亮
编辑:陈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