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陈湘正在模拟盲人进行产品自测。 受访者供图
戴上眼镜,对手机内置软件发出目标地为“五一广场”的指令,行走时就会不断收到“前面有障碍物”的语音提示,从而修正盲人的行走路线——8月20日下午,记者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看到了正在实验中的Ueye导盲眼镜。这是该学院奕鸣工作室的学生自主研发的一款软硬件结合的智能眼镜电子设备。指导老师龙坡表示,产品还有提升空间,而学生们这种创意和把所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值得点赞。
视障人群数量庞大,需求迫切
为什么会想到做一个这样的产品?主创成员吴江表示,他有一个先天性眼疾的外甥女,现在已经8岁了,但是医生表示,如果到14岁还没有做手术,视力损害将不可逆转。
根据中国盲人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视障人数为1731万,人员较为庞大。但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的盲道普及率仅为40%。同时,导盲犬数量稀少,全国目前仅有69只,这些都反映出视障人数的出行不便。
“我当时就想着一定要发明一款导盲眼睛,帮助视障人士出行。”吴江说,这就是他们做这个项目的初衷。
课余全身心投入,产品已经做了三代
“参与研发的主要有3名成员,大一的陈湘,大二的吴江和冯园均,从今年4月开始,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这个产品的研发和试验中。”龙坡说。
暑假炎热,但3人一刻都没有放松,一一攻克了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吴江说,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困难多多,“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成长迅速”。
龙坡说,该产品主要是利用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在为视障人士步行导航的过程中实时识别道路前方的障碍物,给予盲人语音提醒避障,并能够实时纠正行走方向;全程通过语音与用户交互,从而解决了盲人无法正常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为视障人士出行提供便利。“根据需求不断升级产品,目前已经做到了第三代。”龙坡介绍。
高职学生也能做好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做好如此尖端的研究吗?”面对记者直率的提问,龙坡表示,他们使用的技术都是科研机构研发的比较成熟的技术,他们做的是解决技术落地到实际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是湖南省最早一批涉足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技术的高职院校,先后与谷歌、ARM中国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龙坡表示,他负责指导的弈鸣软件工作室,就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与落地,“工作室主要是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现在有24个学生,从大一到大三都有。”
据悉,Ueye导盲眼镜项目今年6月代表学校参加海南省教育厅承办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获得二等奖,团队成员参加省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人工智能赛项二等奖、移动互联网赛项三等奖。目前,该团队已经与湖南麓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地大物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与技术合作意向协议。(岳霞)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霞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