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在部队主动让功 回乡行医不收分文
2019-07-30 09:25:50 字号:

曾昭斌老人精神矍铄,激情满怀。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铁桥 摄

曾昭斌老人精神矍铄,激情满怀。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铁桥 摄

人物名片

曾昭斌,男,1939年11月生,湖南新化人,长沙市雨花军休所军休干部,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军队离退休干部。长沙市民政局党委授予其“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长沙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其“2016年度文明市民标兵”称号。曾被评为“长沙好人·身边雷锋”。

从军41载,担任卫生员、军医,曾挽救了军地无数条生命,出色地完成组织交代的每一次任务;为人清廉,从不以职务之便为个人和家庭谋福利,甚至将到手的荣誉拱手相让。退休后回到乡村义务行医,帮助兴建学校、敬老院。曾昭斌,一个从军行医不辱使命、帮扶乡亲不求回报的退役军人。

7月29日, 记者来到曾昭斌家中采访,请他将当年在部队立功的证书、军功章等拿出让记者拍照,谁知老人却说“记不清放哪儿了,找不到了”。“我们当过兵、打过仗的人,有命在,就是最大的幸运与幸福。还要那么多荣誉干什么?”老人说。

从军41年,救治许多伤员并主动“让功”

曾昭斌1958年参军,1960年入党,先在部队当卫生员,后成为军医,在湖南耒阳、陕西西安等地工作,曾担任兰州军区第二野战医院院长、兰州军区33医院胸外科主任,成为一名擅长胸外科、腹外科手术的医学专家,荣获“战地模范军医”称号,是正师级干部,大校军衔。1999年,曾老从位于西安临潼的兰州军区33医院退休后回到长沙,成为雨花军休所的一名军休干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昭斌参加了保卫祖国南疆的战斗,担任位于云南省的某野战医疗所所长、党委书记,成功救治了许多伤员。1986年,年仅18岁的大女儿参军后也来到云南,在部队机关从事微机操作,父女二人同上前线为保卫国家做奉献。任务胜利完成之后,上级本来要给他记二等功,但曾昭斌主动将二等功让给了他人,自己只接受了三等功。

“我在湖南工作时没去过衡山,在西安工作时没去过华山,在云南工作时没去过石林,在广西进修时没去过桂林。我就是一心想着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千方百计很好地去完成。”曾昭斌说。

为家乡奉献,出钱出力从不言后悔

从军人回归百姓,从军营回到家乡,曾昭斌想的不是如何“享福”,而是要利用自己的专长,为乡亲们解除病痛,为家乡造福。在城里没呆几天,曾昭斌就背起医疗箱,回到新化县龙寨村给村民免费看病。10余年间,曾昭斌接诊600多次,做手术90多台(次),除了有时收取少量的材料费,给村民看病他分文不取。

看到家乡的面貌一时难以改观,他心急如焚。乡亲们信任曾昭斌,选举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看到家乡的儿童上学要走远路很不方便,老人赡养问题也存在漏洞,他认为首先要解决好“一小一老”两个问题,帮村里重建学校、新建敬老院。他带头为建校捐款,又四处“化缘”筹款。

为早日建好敬老院,曾老自己采购材料、监督工程质量。敬老院开工后资金没到位,农民工又要拿钱回家过年。曾老连夜赶到长沙,向军休所提前预支了自己几个月的退休金,再匆匆忙忙赶回去给大家发放工资。

近些年来,为支持家乡建设,曾昭斌个人捐款超过10万元。曾昭斌说:“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是部队培养了我,是党教育了我。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把钱用在家乡的建设上,我不后悔。”(黎铁桥 姚力文)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黎铁桥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