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灰汤镇偕乐桥社区干部骑单车走访贫困户。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喻新嗣 摄影报道
轿车换成单车,头上戴着草帽,干群同坐板凳,农家屋场交心……最近一个多月来,宁乡灰汤镇的村民们发现身边不少新鲜事,镇村干部面貌一新,走村串户时春风满面,面对面交流虚心请教,遇到问题再不会推诿,乐得村民自编甄嬛体称“拉近干群关系自然是极好的”。
近日,记者来到这个宁乡人口最多的乡镇,看看在党建引领的旗帜下,灰汤镇发生的新变化。
骑单车访民情,戴草帽干部成了泥腿子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传进了农家小院,贫困户潘伏莲站在门边一看,原来是偕乐桥社区第一书记杨跃平和社区干部又来走访了。潘伏莲告诉记者,扶贫干部近一个月来了好几趟,要么是骑单车,要么是走路过来,感觉真是特别亲切,“对我一家人格外关心,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前两天到她家里,没有见到她本人,听邻居说她家里有人生病住院,我们一直放心不下。”杨跃平一边支好单车,一边拿出走访记录本和精准扶贫手册,通过交谈得知潘伏莲家里的老人生病了,而她丈夫也因为糖尿病住在医院,杨跃平和社区干部安慰她一番,并将贫困户住院可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进行了宣讲。
记者了解到,两个多月前,骑车走访活动在灰汤镇悄然启动,该镇出资购置了40余台永久牌单车,分配到镇域18个村(社区),镇村干部们也积极响应,从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去群众家里走访,一般不开车,而是戴着草帽骑车或步行前去,这已经成为镇村干部的工作常态。杨跃平认为,虽然骑车或步行有时让干部裤脚沾泥,成了名副其实的“泥腿子”,但这种走访群众的方式,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方便群众看得见、喊得应、追得上。
屋场里笑声多,干群同坐长板凳来交心
初夏傍晚,倦鸟归巢弯月半挂,小山村却热闹起来,在双建村候旨组,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夜话宣讲活动正在上演。记者在现场看到,镇村干部与百余名群众齐聚一堂,同坐一条长长的板凳,气氛热烈又融洽,屋场内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笑声。
“村里能不能引进几个大老板,解决村民们的就业问题?”一位村民有些性急地问。双建村党支部书记蒋义兵坦诚地表示,村里正在努力招商引资,而带动村民致富更为现实的方式,还是发展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依靠自身动力增强“造血功能”。
“你们是不是搞形式主义?只清理公路两旁和位置较近的垃圾,偏僻的地方就不管了?”在金农村蒋家湾组的屋场夜话中,有村民犀利发言。金农村党总支书记周忠明马上做出答复:“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覆盖全村,绝对不搞形式主义,清洁人员会上门回收已经分类的垃圾,做得不到位的可以随时向村干部反映。”在敞开胸怀的交流中,村民们踊跃发言,有的发出疑问,有的提供建议,有的请求帮助,镇村干部一一回答或承诺解决问题,化解了村民的一个个心结。
村民们齐点赞,都说发扬了党的好传统
“这么多年来,我是头次看见乡镇干部来到村组搞屋场夜话,真正走进群众中,听取民间苦乐声,解决百姓身边事,大家都说这发扬了党的好传统!”参加了双建村屋场夜话后,60多岁的党员喻正明感慨道。
截至6月18日,灰汤镇已开展屋场夜话64场次,参与群众4500多人次,现场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为全镇干群架起了一座坚固的“连心桥”,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镇村干部骑车下乡”,网友们也热情点赞。网名“涛声依旧”的网友表示:“党员干部捡起了艰苦朴素的作风,没有架子更接地气!”
星城夜谈
接地气,更走心
文 峰
在基层,把事情做好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关键就在于想不想做、用不用心。很多创新的举措往往是从换位思考中想出来的。从细节处考虑村民群众的感受,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灰汤镇干部骑单车访民情,就是如此。这让我们想起很多典型的好干部形象。举个例子,焦裕禄同志就曾骑着单车做调研,在群众心里有很高的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至于作秀的质疑,其实并不打紧。因为有些事,一直坚持下去,一直努力做好,质疑就会消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坚持做下去,并且做出成效来,就是最好的解释。
在基层,当干部不能马虎,有些小事第一次没处理好,与群众的隔阂就可能成为一条沟,还可以跨过去。如果第二次又没处理好,隔阂就会变成一条河了,只能绕过去。第三次再没处理好,这种隔阂可能变成一堵墙了,就怎么也过不去了。因此,对于形式主义的问题,干部必须主动纠错。只有常和群众“对对表”,坐在一条板凳上谈问题、听诉求,才能心贴心,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群众在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要在哪方面下功夫。这就是走好群众路线,通民情办实事的真谛。走好群众路线,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就在去虚务实,做好一件件群众关心的实事上。只有身段接地气,工作才能更走心。(张禹 潘海军 喻新嗣)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