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辆吉普车 满载公仆情
2019-06-14 09:29:52 字号:

在宁乡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展厅里,展示了一辆苏式嘎斯69型吉普车,是国家一级文物。车身的油漆早已剥落,显得破旧不堪。

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一道回到家乡湖南进行了为期44天的调查,当时乘坐的就是这辆吉普车。

4月初的天气,阴雨沉沉,吉普车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地前行,本应是花红柳绿的春夏之交,沿途却只看到光秃秃的山头和几间破烂的茅草房。刘少奇坐在车上,眉头紧锁。当车子行驶到宁乡东湖塘王家湾时,他被路边一块醒目的招牌——“万头猪场”吸引,于是他马上下车察看。当打开猪场的大门,却发现这所谓的“万头猪场”只有两头猪。刘少奇当即决定在这里住下来。他让工作人员拆下两张门板搭床,却怎么也找不到稻草来铺床。

为了进一步了解真实情况,他决定再去天华大队调研。傍晚时分,吉普车缓缓开进了天华大队,谁也不知道,车里坐着的竟是国家主席刘少奇。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刘少奇就召集干部开会,他向干部们提问:“为什么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却缺少种子粮?为什么鱼米之乡却找不到稻草来铺床?”但干部们支支吾吾、闪烁其词,他始终听不到实情。

刘少奇决定改变工作方法,他从田间地头请来8位社员座谈。然而,尽管会议开了两三个钟头,却依旧没人敢讲真话。刘少奇心情沉重,他向大家深深鞠躬,说道:“乡亲们,现在大家的生活很苦,这是我国家主席的工作没做好,我对不起大家,但请你们一定要讲真话,说实情,这样中央才能作出正确决策。”国家主席的真诚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纷纷把心中的苦水都倒了出来。针对公共大食堂难以为继的现状,刘少奇决定:公共食堂办得好就办,办不好就散!

在这44天里,吉普车载着刘少奇去到了贫瘠土地上的角角落落。他来到农田里,观察粮食种了多少、长得怎样;他走进老乡家里,看看油盐坛子里有没有油盐;他来到医院,看望因营养不良而得了水肿的病人。那些天,刘少奇对干部们反反复复强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要真正关心群众的饥与饱、寒与暖。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刘少奇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对妨碍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了深刻了解。他回北京不久,中央就出台了符合国情的经济调整政策,公共食堂全面解散,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重新调动了起来。

这辆吉普车,承载着少奇同志的公仆精神、群众情怀,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整理)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唐甬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