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5日讯 今日,家住长沙县的刘女士向本报热线反映,称“五一”假期,年仅8岁的“熊孩子”在两天时间里,竟然在一款游戏中充值了7000多元,她希望游戏方能退款。
刘女士在长沙县经营一家内衣店,5月3日晚上,她在核对账单时发现,用于店铺收款的微信账户中,余额少了7882元。查看账单发现,这些钱分别于5月2日、5月3日转到了一个名为“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账号里,而这段时间手机一直在8岁儿子小明手中。以为遭遇骗局的刘女士,立即拨打了110报警。
警方调取监控视频发现,部分资金转账时间与小明拿手机玩游戏的时间正好吻合,“你看,手机竖起来的时候在输入支付密码,横放就开始玩了。”
见此情况,小明这才承认,是自己在一款游戏中充值了。“点一个键失灵了,就一直点就点到了充值界面,没想到乱输支付密码输对了。”
原来,小明玩的是一款名为“第五人格”的手游,游戏内可充值购买饰品、新角色和新皮肤。十余笔充值记录中,最大额度为648元,充值最多的也是这一项。“支付密码和开机密码一样,没来得及改。”刘女士说道。
随后,刘女士拨打了游戏公司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因不属于恶意扣款,通常情况下不能退款,但如果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是孩子所为,可提交相关资料,待核实后再做处理。目前,刘女士已提交相关证据。
湖南卓进律师事务所律师聂炜认为,8周岁到18岁的青少年儿童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实施的民事行为是需要法定代理人,也就是小孩的监护人进行同意和追认,否则属于无效行为。“按法律规定须退还,但家长也要提供相关证据。”
■记者 杨洁规
相关新闻
偷刷父亲微信,花3800元买手游账号
4月22日,株洲市民谭先生买东西时用手机支付,发现扣款短信中的余额明显少了,觉得不对劲,赶紧查微信近两天的交易记录,发现4月21日,他的微信向儿子的微信转账了1000元,还向一名叫“一生所爱”的微信好友转账2800元。
谭先生感到很诧异,立即盘问儿子,一问才发现,儿子小理是为了买手游账号。小理首先在谭先生的手机中添加了自己的指纹,再用父亲的微信添加“一生所爱”为好友,直接转了2800元。为了防止父亲发现,转账后,还立即删除了该好友和扣款短信。而转到自己微信中的1000元,也转给了该好友。
事后,谭先生联系这名微信好友,但对方回复称:“交易已经完结,属于正常交易流程。”
“钱肯定是要不回了,只当是买个教训。”谭先生说,除了一个微信,对方的信息资料根本无从知晓。
专家连线
防孩子沉迷网游,家长引导是关键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酒瘾网瘾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霞峰表示,家长的做法很关键。家长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小孩远离网络游戏。平时回家后尽量不要碰手机,要多陪孩子做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周末有时间陪小孩多亲近大自然,离开网络游戏的氛围。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杨洁规
编辑:唐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