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构建网格小区议事体系,全区711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格中走、议格中事、履格中责。图为桂花坪街道依托“有事好商量”阵地,解决居民烦心事。邹麟 摄
2016年6月,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投入运行,经过探索发展,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线上线下并行、实体数字同步、前台后台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陈飞 摄
天心区石人村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城中村改造的经济、生态样本,成为天心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落实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邹麟 摄
卜劲文 肖林琼 董劲
40年风雨征程,40年春华秋实。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今天,如何在回顾历史中总结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为推动改革开放寻找新的动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迈进新时代,天心区大胆尝试,向体制机制要活力,在推动体制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不断前行,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天心样本”,唱响深化改革最强音。
A 破解城市社区新问题
将城市“细胞”划分网格,大事小事“不出格”
【城南故事】
今年5月29日,青园街道天心苑网格管家在网格小区巡查中发现居民违章搭建,马上了解情况,同时召集下沉到网格的街道城管办、城管中队、派出所和协管员赶到现场。通过网格管家、志愿者、物业公司、社区党员等多方力量耐心细致地与居民沟通,居民充分理解并同意将违建部分拆除。从发现违建到处理完毕仅仅用了两个小时。
【改革背景】
“外来人口不断涌入,人口结构初现变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公共空间拥挤。”这是近年来,城市社区面临的新问题。原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居民融合、能量聚合、资源整合”难题亟待解决。上级有要求,现实有需求,天心创新实践主动出击。
【天心探索】
2017年,天心区全省率先成立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区委书记挂帅,推动党建统领网格化综合管理改革,区级层面成立天心区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采取“一格一支部”或“多格一支部”等方式,优化组织设置、强化组织功能,构建符合天心特色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为基本框架的党组织体系。按照“3+X”的模式配备网格力量,实施联创共建制度,通过共驻共建,整合党建、城管、综合、环保等各项工作网,实现社会治理一网打尽。
为了激发各方力量,天心区以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年”为契机,探索建立“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机制:构建网格小区议事体系,全区711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格中走、议格中事、履格中责,建立100个“社区-网格-邻里”党群服务中心(站),打造了100个标准化“有事好商量”议事场所;统筹调配各方资源参与议事,在14个街道建设委员工作室(站),率先在部分试点街道组建了有“两代表一委员”、律师、业委会成员等参与的网格小区“合议庭”。
【创新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天心区通过推动公共服务网格化,服务群众从被动到主动,推动城市管理智慧化,从碎片治理走向系统治理,推动基层治理社会化,多元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网格里,“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机制的实施,搭建了基层协商议事平台,规范了议事程序,创设了基层协商民主的新的实践形式,对于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治理,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据统计,全区累计开展各类议事活动200余次,4000余人次参加,解决网格小区热点难点问题630余件,“南城议事”议出了美好生活。“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机制案例已成功入选中组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B 开启园区整合新模式
战略提升推动功能整合、优势再造
【城南故事】
5月23日下午,天心区政府与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在创谷·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打造文化创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简称“文创板”)。项目落地后,将助力天心区“文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助推长沙“文创”产业腾飞。
作为全国性的文创企业股权交易平台,“文创板”的落地,是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与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整合升格后,强强联手结出的“硕果”,双方的战略合作被誉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改革背景】
中国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新政策,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强强联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天心探索】
为整合资源将园区做大做强,2017年9月,经湖南省编办批复,天心区两大国家级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和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正式合并,行政级别升格为副处级,新机构命名为“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系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
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重点引进和培育文化创意、广告、互联网三大产业,全面打造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创新创意新高地。在实践中,突出创新创意,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突出行业协会引领,构筑文创产业生态闭环;突出文化+金融,助力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突出平台服务,提质文创产业服务升级。
【创新成效】
有政策、有资金、有聚集,文化与广告的产业融合发展和良性互动,有力推动了园区实力的进一步“强筋壮骨”。就在今年11月份,位于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二楼,国家商标局长沙商标受理窗口,新增了23项商标受理业务,标志着湖南省境内首次实现25项全部商标受理业务办理。园区还积极开展“全国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商标品牌双创基地”创建工作,举办2018年首届中国长沙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天心阁峰会、金融文化创新论坛,天心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攀升。
几乎在文化园区强强联手的同时,天心区着手推动了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两大经济园区的合并升级,在产城融合、城市南延、资源集聚、效能提升等方面综合推进。合并后的天心经开区(新),将变成现代服务业中心,为长沙产业发展和各园区的发展提供大数据(地理信息)和人力资源的产业服务支撑。
C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走两型发展路径,提供城中村改造的经济、生态样本
【城南故事】
“以前老人们做事小心翼翼,现在腰杆都挺起来了。”近日,新开铺街道石人集资办居民骆晓莉无不感慨。多年前,石人村村民生病住院只有村里派人上门简单慰问。近几年,石人村先后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村民变成居民,每个人都买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80%以上。“社保解决以后,老人受益最大,不用担心给子女添负担,过生日、外出旅游都可以自己掏钱。”
【改革背景】
1996年,长沙市原南区更名为天心区,紧随而来的湖南省政府南迁、芙蓉南路等路网的修建,使原来以农业为主的乡村面临城市化推进。1998年来,在长沙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天心区大胆实践先行先试推动城中村改造,石人村等10个村的命运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天心探索】
城市的南移使得整个南部区域“动”了起来。2001年,大批量征拆后,石人村开发项目、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在村范围全面推开。
2013年左右,城中村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为了集约化使用土地,石人村创新安置模式,实行高层安置。2015年,天心区全面启动石人村城市化改造试点,并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同步完成全区6个街道10个村的改造任务。
“春江水暖鸭先知”,去年以来,中央事关“三农”的重要部署接二连三,在石人村,废除早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一场大刀阔斧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截至目前,石人村完成了集体资产量化、股权配置和股权登记,目前正在进行经济合作社的筹建,不久这里将成立社区,村民将全部纳入城市体系。”石人集资办书记储湘说。
【创新成效】
敢闯敢试的石人村变了模样。
经济盘活,村里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公司,对“两安”用地进行整体定位和产业规划,着力建设城市综合体。自2015年城改以来,石人村盘活现有土地,先后完成了红卫小学、蔡家冲、新韶路地块的招商引资,预计回笼资金5亿余元,物业返还商业面积近3万平方米。
民生改善,2栋32层安置房建成,拆迁户“零过渡”搬进新楼入住,另外4栋百米高层安置房在建,所有拆迁户将会得到妥善安置。特别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面解决以后,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领到人均2000余元的养老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环境提质,这个面积仅3200亩的城中村,修建城市干道时土地就已被占去了近三分之一。寸土寸金之地还拿出460亩,在一个村里建5座城市公园。如今,绍基文化公园和石人村社区公园环绕的石人村,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原来的贫困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都市社区。
城中村的改造没有固定模式。石人村根据自身特点,在发展村级经济同时,注重群众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坚持走两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一个城中村改造的经济、生态样本,成为天心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落实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D 推动法治建设新突破
开创“天心模式”获全省推广,多项率先为全国探路
【城南故事】
“以前觉得律师离我们很远,没想到就在我们身边。”今年,天心区居民张湘华在“天鸿社区爱心6+1”微信群里问了一个法律问题,同在微信群的律师李星立即回应了她,张湘华的烦恼迎刃而解。为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天心区司法局在文源街道试点法律服务“私人订制”,作为社区(村)法律顾问的“升级版”,将30多名“家庭律师”送到居民身边。
【改革背景】
推动律师的“家庭化”,仅仅是天心区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区的一个缩影。社会发展越活跃,人民对公平、正义、法治的要求更高。十八大以来,天心区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方向和尊重司法规律为原则,思考和探索一些前瞻性问题,创新工作,探索经验,激发活力,打造了天心特色和亮点,使人民群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
【天心探索】
十八大以来,天心区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甚至涉及一批深层次的格局调整。
2008年,在全国统一布局下,天心区成为湖南省社区矫正第一批试点区县。从试点伊始,便一路率先,开创了“天心模式”,并获得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建成社区矫正中心,率先组建心理咨询团队,率先成立爱心企业志愿者队伍,率先启动电子腕带监管系统实行全天候监控。
2015年,新的立案登记制实施,立案潮汹涌而来,天心区依然用率先探索作答。未纳入司法改革试点单位的天心区法院未雨绸缪,按照中央司法改革精神,去行政化,动员审判庭正副庭长辞职,重新参与审判长竞聘,启动审判长负责制改革。同年,天心区检察院驻坡子街派出所检察官办公室成为长沙市首个派驻在公安机关的检察官办公室。通过转变办案思维,从“足不出户”到“主动出击”。区食药监局、区环保局也相继成立检察联络室。
2017年,以改革为先导、动力,长沙市天心区监察委挂牌成立,实现对公职人员和公权力监督全覆盖,监察职能全面履行。
【创新成效】
“天心模式”等制度创新契合了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天心,从来不是空中楼阁。
它体现在点滴的民生中:在全国率先探索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全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初步形成;全区累计接收1251名社区矫正人员,在册服刑人员无脱管漏管现象;2017以来,区检察院加强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共受理74件重大案件或事件,已办结69件,其中涉及环境、食品安全案件10件。
它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今年来,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共处置违纪违法问题线索412起,立案120起,结案93起;对职务犯罪案件立案17起,挽回经济损失3710万元;成功查处了一批大要案,形成了强烈震慑。
E 释放营商环境新活力
出台前所未有“天心十条”,跑出长沙新速度
【城南故事】
天心区政府服务大厅共有45个窗口,今年6月份前,大厅工商业务较为繁忙,多数办理事项需要公司较多法人到现场,导致办理效率低,大厅也十分拥挤。针对重点和难点,中心自开“良方”:新增技术手段,采用网上预约取号,定时前来办理方式,确保群众“最多跑一次”;专门设置工商服务区,内设4名工商工作人员为群众解答。“以前要很早过来排队,现在按预约时间准时到就行了,越来越方便了。”群众纷纷反映。
【改革背景】
办事推诿、拖拉、手续繁杂导致的效率不高一度让群众苦恼。聚焦“痛点”、瞄准“难点”,天心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把“最多跑一次”改革摆在回应民生关切的突出位置,率先出台“天心十条”,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了长沙新速度。
【天心探索】
早在2015年,天心区就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并先后9次对区本级《权力清单》进行动态调整。
2016年,天心区在全市率先下放优化涉企职权,共向园区下放62项涉及行政职权,实现赋权强园。
今年“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3月9日,天心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营商环境“天心十条”,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在服务企业方面要多讲“怎么办”,不讲“不能办”,已经具备条件的“马上办”,没有明文限制的“大胆办”,暂不具备条件的“设法办”。推进“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就近办”改革,可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达739项,“就近办”事项共208项,将9个单位的共49个事项纳入“多规合一”改革,取消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奇葩证明、重复证明材料144项。
【创新成效】
“天心速度”推动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只在一张网、只看一张表、只进一个厅、最多跑一次”。
多方联动,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成功引进太平洋建设、中信宝城、中交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全时集团、热风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长城资产区域性总部入驻天心;天心经开区(新)、文化(广告)产业园成功引进信息科技、文化创意类企业200余家;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入驻企事业单位89家,湖南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签约入园企业47家。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肖林琼 董劲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