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肖芳 通讯员 王刚
砌筑赛场泥刀飞舞,焊接赛场焊花飞溅,湘绣赛场神采飞扬……10月28日,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长沙市2018年“十行状元、百优工匠”技能竞赛活动决赛启动。
近3个月来,从企业初赛到区县预赛,全市从装配钳工、焊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编程、汽车修理、中式烹调、砌筑、导游(讲解员)、湘绣、陶瓷10个行业和工种中选拔出600名佼佼者齐聚一堂,展开为期4天的角逐,从中产生了“十行状元、百优工匠”。记者在赛场看到,选手们以出色的表现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
掠影之一
泥刀飞舞:3小时内砌起立体浮雕墙
10月29日,长沙市中等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60位选手、60个工位一字排开,此时正在进行的是砌筑项目决赛。随着一声令下,选手们手中的泥刀一齐飞舞,场面壮观而热烈。
来自宁乡市湖南华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周科明是一位“赛场老将”。2016年,他凭着一把泥刀在2016年湖南省技能竞赛活动砌筑项目决赛中获得第七名。今年51岁的周科明从业近30年了,他告诉记者,“我们宁乡出了个孟德良,整个砌筑行业内掀起了一股学技术比技术的热潮,我自己也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把这个活做精、做细。”
周科明口中的孟德良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竞赛中获得第三名。此次孟德良担任宁乡代表队技术指导,“我们代表队的选手们赛前经过了约40天集中训练,按每人每天砌一面墙的效率,他们分别砌的墙堆起来能有40多米高。”孟德良说。
据了解,选手需参加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两个方面的比拼。当天,实操比赛内容为砌筑1740毫米长×1320毫米高×120毫米厚的附墙柱,并在墙内嵌入“2018”和世博会中国馆图案。“比赛要求我们在3小时内砌筑一面墙,这不是一面普通的墙,而是立体的浮雕墙。”参赛选手文正华告诉记者,比赛中最难的是要拼出“2018”这个数字,这对切砖、抹浆等精确度要求都非常高,稍一不留神就很难对齐。
长沙市中等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刘广宇是此次赛事的副裁判长,他介绍:“实操比赛主要考验砌筑工对灰缝平整度、厚度、均匀度,墙体表面平整度,砂浆饱满度和尺寸准确度的把握水平,而这些数据都是决定建筑质量安全的关键系数。”
掠影之二
焊花飞溅:焊缝误差在1毫米至2毫米
“报告,一号焊接完毕”“报告,二号焊接完毕”……此时正在进行的是电焊比赛。对接、焊接、打磨……参赛选手紧张有序地进行操作,只见选手们将试件固定在支架上,手中的焊钳轻轻一点,飞起焊花一片。随着焊条熔化,钢管慢慢被“缝合”起来。
10月29日上午,在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来自不同行业的242名选手在紧张激烈的赛场上演着一幕幕精彩对决。“虽然比赛时未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收获颇多,我现在掌握更全面的焊接技术的同时,还通过比赛结识了一批朋友。”来自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的焊工陈兴说。
陈兴所在的长沙高新区总工会代表队,共有来自装配钳工、焊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编程、汽车修理等5个行业的57名选手参加决赛。长沙高新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长沙高新区总工会就在工业园区进行十行百优职工技能竞赛的宣传推动,经过企业初赛、园区选拔,从中联重科、通号轨道、威胜集团等几十家企业中选派出一批技术过硬的选手参赛。
来自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彭彬担任焊工决赛现场的裁判,他介绍,此次焊接大赛考试项目有些变化,焊接材料的种类更多,有的项目加入了两个以上的焊接技术,对选手们焊接技术的要求更全面。“此次大赛对焊接工件的宽度要求很严格,焊缝的误差在1毫米至2毫米,外观上要达到美观整齐,微观上要用X光检测,是否强度高、无气泡,这对选手们而言,难度系数不小。”
掠影之三
神采飞扬:指尖上绘就长沙文化特色名片
湖光山水、虫鱼鸟兽,一幅幅长沙美景在陶瓷工匠的手中、在绣娘们的针下跃然眼前。
10月30日8时,走进位于望城区铜官国际陶艺村的湘瓷技能竞赛决赛现场,蘸水、塑型、修边……55岁的周世洪面上沉着,手上沉稳,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一个以假乱真的藤编竹篓出现在记者眼前。“我的这件作品名叫出窑。”周世洪介绍。记者看到,一个竹篓里面装满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分别有鸟、牛、猪、猫等动物,各具神态,妙趣横生,极具感染力。
这场文化与技艺相融合的比赛,吸引了60名陶瓷工匠参与,比赛分为陶瓷手工拉坯、陶瓷雕塑、陶瓷彩绘刻花三个项目。现场,心灵手巧的选手们围绕铜官文化展开创作,全神贯注,大展陶艺才华,认真专注的比赛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陶瓷技艺得以传承,陶瓷文化得以传播,让工匠精神得以传颂。”望城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冬梅说。据望城区铜官陶瓷行业协会苏建伟介绍,望城目前有105家陶瓷企业、两千多名陶瓷工人,此次大赛将湘瓷纳入参赛项目,让这些普通的手艺人能够在劳动竞赛中发光出彩,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信心,推动长沙铜官窑更好地走出去。
10月30日10时,在沙坪湘绣文化广场,近百名选手用丰富的针法、多彩的绣线,释放着湘绣文化的深厚魅力。21岁的参赛选手刘银凤正在绣布上一针又一针专注地绣着,针线翻飞之间,牡丹的花边缓缓呈现……这是刘银凤参赛的第三天,离比赛结束还有不到6个小时。“比赛时间只有3天,准确地说只有21个小时。选手们的图案相同,要想出彩,必须要在阴阳、色彩、明暗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绣法自然,有神韵。”刘银凤说。
据湘绣项目赛场的负责人黄笛介绍,此次比赛标准和行业内最高标准接轨,主要是针法运用、色彩运用和创新能力这三大块。“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湘绣这项美丽而朴实的工作,共同为传承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动力。”
铸造工程 只为更多湖湘工匠脱颖而出铺路搭桥
在此次“十行百优”启动仪式上,80后小伙孟德良宣读竞赛倡议,他的故事也激励了在场的所有参赛者。
孟德良在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三名,按照国家级一类大赛有关规定,可以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根据“长沙人才政策22条”相关规定,在长沙工作、2017年6月21日后新引进或新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各大技能比赛奖项的高技能人才选手和所在单位可分别获得100万元和50万元配套奖励,此次“十行状元 百优工匠”技能竞赛活动获奖的状元和工匠可分别获得6万元和3万元的奖励。
自去年“长沙工匠”铸造工程实施以来,长沙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水平评价工作,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9万余人,新增技能人才2.2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万余人;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晋级奖励,审核通过了20余名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人员申报配套奖励。
“孟德良的例子是一个信号,这意味着劳动技能竞赛不仅开启了普通工人、传统手工艺人到湖湘工匠的‘绿色通道’,而且通过技能提升还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此次导游(讲解员)决赛评委、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老师汤静向记者介绍,从初赛到预赛再到决赛,参赛选手的水平相当高,分数差别都在毫厘之间。这场大赛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带动全省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各级工会积极组织和引导各类技能人才参加技能大赛,开展竞赛的行业已不限于传统制造业,而是在服务行业甚至在传统行业中生根开花。”此次湘瓷决赛项目评委、省美协陶瓷艺委会秘书长、著名陶艺家张玉山说,要通过竞赛为更多湖湘工匠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发掘被“沉默”在民间的能人巧匠,成功打造一批“湘字号”品牌,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湖湘传统文化。
据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宏兆介绍,不论是状元、工匠,还是“湘字号”传统手工艺人,他们的技术和经验都在赛场上被学习、复制,他们收获的荣誉与尊重激发了全市广大职工、农民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潮。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张宏益表示,当前,长沙站在了“过万亿、再出发”的发展新起点,开启了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的新征程。办好“十行状元、百优工匠”技能竞赛活动、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劳动者队伍,是推进“长沙工匠”铸造工程、落实“长沙人才政策22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宏伟目标的人才保证。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全市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重点,普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肖芳 王刚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