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工业机器人托起长沙制造业新蓝图
2018-10-16 09:41:46 字号:

目前,机器人滚边压合工作站、基于三维视觉的智能涂胶工作站已经成为中南智能领先于全国的优势产品之一。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编者按

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中,长沙将目光瞄准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基因工程等新兴高端产业和产业链,强筋健骨,中流奋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长沙晚报从今天开始推出“产业新引擎 长沙新动能——聚焦长沙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系列报道,首篇关注的是工业机器人。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陈登辉 实习生 金颜颜

1765年,英国人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揭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蒸汽机在工业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将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工业文明带入了全新阶段。

200多年过去,以工业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设备、技术的出现,是否会引爆第四次工业革命?

答案正在渐渐清晰。工业机器人正以席卷之势改变着全世界的工业企业,各国及资本纷纷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竞逐,角逐的既有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也包括应用市场。

敢为人先的长沙正在加快行动。3年来,长沙工业机器人企业从3家发展到170余家、从雏形显现到初具规模,全年产值冲击200亿元,机器人产业的“自画像”线条逐渐明晰。

如今,机会与挑战并存,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如何扩大增量,又从“量”转向“质”,勾勒长沙制造业的新蓝图?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起步

当下,“机器人革命”已经来临。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起步较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整体渗透率较低。

2014年3月,雨花经开区获批湖南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园,成为湖南唯一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当时仅有长泰、科达、奇思环保3家机器人企业,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2015年,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当年,长沙发布《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提出到2017年底,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也就是说,每100个长沙人,至少会“拥有”一台机器人。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人)平均为80,其中韩国为728、日本为344、美国为342,而中国仅为72。由此可见,长沙提出的目标高于全国水平,却远不及韩日美等国。

按照计划,到2017年末,长沙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研发、设计及制造水平,工业机器人产业产能力争突破100亿元。如今这一目标已经实现,正朝着200亿元冲刺。

2015年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还有两件事值得欣喜:一个是市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奖励和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以及机器人产品的推广应用,另一个是由多方合作、共同组建的长沙机器人研究院成立。

资金和机构的成立,将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彻底激活。

机会

长沙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支持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分析,机器人革命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深刻地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分工格局。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4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62.3亿美元。2013年到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29.7%。

从增长方式来看,这是长沙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必经阶段;从数据可见,这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蓝海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前景可观,未来有望爆发式增长。

时不我待,长沙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刻不容缓。

就雨花经开区来说,其优势在于既坐拥雨花区中部高铁枢纽的区位优势,同时又处在中国汽车产业“第六极”长株潭融城核心,具有良好的产业支撑基础。

湖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机器人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谢晖说,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晚,但具备后发优势,重要原因就是长沙拥有工程机械、整车制造及零部件、轨道交通、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多个千亿产业集群,其对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不论是应用领域、应用体量还是应用前景都令人期待。

更重要的是,从2015年开始,长沙率先全国,开始以智能制造为统领,通过试点示范等途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制造“长沙模式”。数以千计的企业纷纷投入技改资金,购买工业机器人,更新、重建生产线,释放庞大的市场需求。

对长沙来说,工业机器人不仅是新经济的有力代表,更是长沙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的基础配套。长沙正抓住这一发展新机遇,力争形成新的千亿产业,促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短板

过去三年,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客户来访量、入驻企业数、项目储备量均呈现井喷式增长。

市人大财经委专职委员、市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链推进办工作人员余勇介绍,截至今年9月,长沙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链已经引进514家企业,其中今年新引进大族激光、长步道等机器人企业15家,新增规上企业5家,排前十规上重点企业产值占比为21.3%,较去年提升5.67%。

其中,雨花经开区已集聚了中南智能、大族激光、泰达机器人等170余家机器人企业,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进入全国十强,2017年智能机器人产业产值达145亿元。

不可忽视的是,雨花经开区乃至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虽初具规模,但也存在粗放发展期的突出问题。“一是多而不大,没有上十亿几十亿产值的大块头、大家伙;二是大而不强,像库卡、ABB、安川、发那科等大品牌来了,但其核心环节、关键环节没有进来;三是强而不精,园区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零配件铸造,精密机加工,工具零配件品牌等方面还有缺失。”雨花区委常委、雨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四军直言不讳地说。

与此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围绕系统集成的价格竞争较为普遍、自主品牌发展面临性价比与资金供应的现实挑战、资本的收益性与风险性并存、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重研发轻应用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长沙从业者与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发力

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因素,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预计未来数十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这是一场抢占先机的争夺,更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赛场。在这场城市竞赛中,长沙如何在飞速增长的竞争市场不落人后,保持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既增量又提质?

在记者看来,国内市场需求牵引、产学研用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实现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整合,这是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出路。

市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链推进办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的工作,他们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首先是要抓两头带中间。抓上游,就是要紧盯伺服电机、减速机、传感器等关键基础件企业的培育和引进;抓下游,就是围绕智能驾驶、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方面加快终端运用;带中间,就是通过“以基础促技术,以应用引技术”的方式,加快在技术处理层取得突破,争取在长沙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条。

其实,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订单,长沙要利用全市300家智能制造企业改造的契机,精准对接需求市场,通过具有引领性和撬动性的配套政策包,释放本地应用市场。

品牌的打造依旧长路漫漫。市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链推进办工作人员表示,将在当前的企业中筛选出二三十家重点企业进行扶持,制定一对一的成长计划。

长沙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聚焦于国际先进的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如ABB、库卡、安川、发那科等国际巨头;另一方面,集成商是本体企业产品销售的最终实现者,要积极与新松等国内知名集成商接洽。

未来已来!

在全球及全国工业机器人竞争的赛道上,长沙正大步飞奔!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伍玲 陈登辉 金颜颜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