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控制室,工作人员对垃圾储坑、焚烧炉等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制图/戴莹芳
编者按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是大势所趋,也是美好生活所向。但从全国已推行试点的城市来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任重道远。今年起,长沙再次加大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上半年生活垃圾处理量同比首次下降,比2017年同期减少10.98%。在可喜的成绩背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何将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环节形成完整链条,环环相扣?即日起,长沙晚报推出“生活垃圾分类,我们还要做些什么”系列报道,聚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最新的进展,关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更适合长沙生活垃圾分类的新路径、新模式,分享经验破难题。
长沙晚报记者 苏毅 唐朝昭
在长沙走向生活垃圾全面分类处置的道路上,今年注定将成为里程碑式的一年。随着《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下发、清洁焚烧项目启动运行、区县生活垃圾阶梯收费制度实施等一系列举措的推行,生活垃圾减量有了硬指标,垃圾分类处置全链条的搭建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城市人口增长,生活垃圾产生量随之迅速上升,可供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置的土地资源却越来越少。如何将“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更有效地遏止“垃圾围城”的态势,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连日来,记者走街入巷调查发现,长沙正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垃圾分类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之路。
数据 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左右垃圾
昨日10时,长沙垃圾中转场前,各区的环卫垃圾收集车来来往往。从清晨5时开工,短短5个小时内,这里已接收了1193车来自城区各个站点的生活垃圾,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4车垃圾被运送到这里。各种松散的生活垃圾将在这里通过高压压缩、挤压水分后,运往终端进行焚烧发电或卫生填埋处置。
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长沙市生活垃圾转运量平均年增长率12%左右。2017年长沙生活垃圾日平均转运量7800余吨(不含浏阳市、宁乡市),是十年前日均产生量的三倍多。按照60吨载重计算,每天长沙城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能装满130节火车皮。这也意味着,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左右的垃圾。时下正值高温季节,随着各类瓜果消耗量的上升和“宵夜大军”的加入,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产生量更是接近峰值。
如此巨量的生活垃圾如果不能有效减量回收和资源化处置,势必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在今年以前,长沙的生活垃圾基本上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让长沙唯一的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转,早已难承其重。
源头分类减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探索 试点18年,垃圾分类仍在路上
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就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开始垃圾分类工作。18年过去了,尽管在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建设、引导分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业内人士和媒体仍普遍认为,垃圾分类工作从整体来看推进较缓慢,分类意识仍未深入人心,试点效果不尽如人意。
缺乏一个完整的示范性处理链条被认为是垃圾分类没有形成气候的原因之一。居民在前端分了类,环卫部门却“一车装”,自然挫伤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政府做好了后续分类配套,社区居民分类意识又没跟上,后端处理设备“无粮可吃”,尤其是社会投资项目,往往面临更大经济压力,运转难以为继。
“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垃圾分类链条环环相扣,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整个链条便难以维持。”市城管执法局前期调研显示,目前国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效果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分类标准不一,清运、中转和终端处理环节缺乏相应配套。
城市迅速扩张、商品过度包装、网购行业兴起,让生活垃圾成倍增长,城市已不堪重负。推行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回收利用被加速提上日程。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7年3月,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长沙被列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重点城市之一。2017年底,住建部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按照国家部委规划的垃圾分类路线图,2020年底前,长沙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进入焚烧和填埋设施之前,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合计要超过35%。
破题 主推“四分法”垃圾分类模式
为尽快实现这一规划,今年起,《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下发。《方案》明确要求,长沙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目标是,从2018年起,通过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全市每年生活垃圾自然增量与分类减量基本持平。
《方案》还提出在长沙实行生活垃圾“四分法”,即在居住区域以及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宾馆酒店等机构,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处置。
以市城管执法局、市爱卫办、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机关事务局、市住建委、市文明办和市绩效办等多个部门为组成单位,全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于今年正式成立。“比起首批开展试点的城市,长沙虽然起步较晚,但在高位推动、顶层设计、激励配套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这46个重点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市城管执法局局长邓鹏宇说。
事实上,长沙在2016年已经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包括清水塘街道、荷花园街道、咸嘉湖街道、文源街道、东塘街道等在内的全市10个街道(乡镇)共57个社区(村)纳入试点。
今年试点社区的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市30%以上的社区。据市城管执法局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申报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342个、示范小区62个,年底将建成验收2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在清水塘社区市一中宿舍小区,门口醒目位置便能见到一个大型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垃圾桶,5个投递入口可分别投放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以及纺织品、纸张等可回收物品。据清水塘社区党委书记汤国清介绍,市一中宿舍小区的每个单元楼前均配置了1个240升的干垃圾桶,同时设置有6个湿垃圾收集点,每个收集点配置2个120升湿垃圾桶,每户家庭还配备了湿垃圾专用收集容器。
在这里,社区志愿者与学生成了宣传引导垃圾分类的生力军。“在家就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干垃圾再细分为可回收、有害垃圾等。”试点开始不到1个月,社区居民周进阿姨就加入志愿者队伍,经常在社区给邻居们普及生活垃圾“四分法”。“一开始大家可能觉得有些麻烦,但习惯成自然。”
日前,清水塘社区启动了智慧分类驿站项目,居民家中的有害垃圾、可回收衣物、可回收垃圾通过称重、感应投放后,“绿色积分”就将计入居民账户中,这些积分可用来兑换牙膏、洗洁精等礼品。
成效 上半年生活垃圾处理量同比首次下降
如果说此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是一种尝试与探索,那么今年长沙垃圾分类可以说是开始“动真格”。
记者从全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生活垃圾分类控量基数,今年全市生活垃圾控量为252万吨,比2017年生活垃圾处理总量要减少约26万吨,减量10.3%。
与以往不同,今年各区按照常住人口基数分别领到了生活垃圾减量硬性指标,不仅分类减量完成情况将列入市对区年度绩效考核中,年度总量如果未达到减量要求,超出部分还须按阶梯向市财政缴纳分类控制费。
“湿垃圾和大件垃圾是生活垃圾减量的重点。”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处长钟庭告诉记者,自今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建筑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违规进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遏制。年底前,各区还将完成大件垃圾和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对辖区内大件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实行就地处置。
在政策推动下,生活垃圾控量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今年1至6月,全市生活垃圾进入终端设施处理量比2017年同期下降10.98%,这也是自长沙开展生活垃圾处置量统计以来,同比首次出现下降。
【垃圾分类 请您说话】
目前长沙生活垃圾分类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对长沙未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何建议?身边有什么生活垃圾回收妙招?欢迎广大市民通过长沙晚报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告诉我们,我们将把您的建议反馈给相关主管部门,共同推进长沙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造更为科学顺畅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链条。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苏毅 唐朝昭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