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六方协商”解民忧 长沙东山街道画出农安小区最大“同心圆”

1.jpg

疫情期间,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内进行洒扫消毒。

5.jpg

黎郡社区“六方协商”解决停车问题,大家在小区反复勘查。

红网时刻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小区停车难”,缘何成痼疾?车辆数量增长太快;小区停车位规划跟不上;还有其他“成长中的烦恼”……小区停车难,物管无奈,业委会头疼,居民忧心。

“引进收费管理方案,发动党员力量进行管理……”在长沙市雨花区东山街道黎郡社区联合党支部的议事厅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十多次这样的“六方协商”会议后,历时3个月,黎郡社区停车难问题彻底解决。如今,居民们一提起这个事情,立马竖起大拇指。

黎郡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京告诉记者:“老百姓很认可,大家都自觉参与。物业公司对小区车辆摸底,积极建设基础设施,忙前忙后,热情很高。”

黎郡社区为农民拆迁安置小区。以前,基础设施较差,绿化美化欠缺、小区秩序混乱、物业管理不到位……都是居民投诉绕不开的主题,这些也勾勒出了东山街道的历史困境。但到了当下,黎郡社区最终打造了湖南首个“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的品牌特色,形成了居民自治的“黎郡模式”。

从以拆迁安置小区为主的“问题社区”到“党建引领示范社区”,从矛盾凸显、事不关己,到你追我赶,共商、共治、共享美好社区,雨花区东山街道究竟探索了怎样一条路?

探索“六方协商”,引领居民自治

记者走进黎郡社区熙春园小区进行探访。以“黎郡·慧生活”为主题乐活坊长廊上,坐着一群老人,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在玩扑克,有的在拉家常。公共绿地上,园林工人正在修剪草坪,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

在黎郡社区联合党支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脉络逐渐清晰——在“罗伯特议事”规则基础上,东山街道总结出“黎郡十三条”,率先推行由街道进行指导、社区党支部牵头、小区联合党支部具体执行的党组织三级联动格局,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监事会、小区群众、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六方协商”工作机制,最终形成了居民自治的“黎郡模式”。

“种种问题的改善解决,都是党群集思广益,多方共同协商的结果。”刘京说。这位90后的社区书记,对“六方协商”工作机制颇为推崇。他说:“在党建的引领下,居民成了社区真正的主人。”

“我们总是怀念没拆迁时,邻居间互相走动的情谊。而这一次,我们又有了一起活动的阵地。即便是寒冷的冬天,大家也可以在一起打太极、练书法。”站在康景园小区6栋架空层刚封好的窗户前,黎郡社区老党员刘嗲嗲久久驻足,连连点赞。作为六方协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他发自内心地赞扬小区党支部的“六方协商”机制的实效。

探索“红色物业”,破解社区管理痛点

如今生活在城市,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纠纷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破旧、保洁不及时、安保缺人管,居民怨气大,直接影响到社区和谐乃至城市文明建设。

然而,在东山街道不少社区,物业管理却出现了另一番气象。在这里,“红色物业”党建元素被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体系中,通过化解物业管理中“市场失灵、自治失效、群众失望”等突出问题,为破解城市物业管理难题蹚出了一条新路。

去年,黎郡社区康景园小区80多岁的邓嗲嗲,在一次乘坐电梯的时候,由于电梯门出状况,三方对讲系统出现故障,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导致长时间被困在电梯里。小区居民担忧,如果再发生被困事件怎么办?

可是,更换三方对讲系统需要5万多元费用,怎么办?幸亏有“六方协商”仪式制度。六方代表坐在一起,敞开天窗说亮话,最终商讨出解决方案,费用由小区公共收益出。眼下,在“六方协商”议事机制下,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逐渐实现同频共振。

“红色物业”为何能量大?——全民参与是关键。

疫情期间,东山街道很多社区建立了“社区+物业+业主”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第一时间成立防疫工作小组,统一协调各项防控工作,并对小区实行24小时党员带班值守制度。党员主动请缨落实24小时值守任务,和物业一起落实管控措施,并捐献物资慰问抗疫一线人员。口罩、矿泉水、雨棚,许多不能参与值勤的业主也纷纷伸出援手,奏响了一支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交响曲……

如何把党建工作融入物业管理之中,让党组织和党员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东山街道,这样的探索从未止步。

拆迁安置后,不少农村党员住进了城市社区,但党组织关系仍留在原地,带来“两边管、两不管”的尴尬,党员也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破解党员管理难题,东山街道探索推出农安小区党员双重积分管理制,按照党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考评占70%、居住地社区党组织考评占30%的比例,对其进行积分管理。并且规定党员要多多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年底街道还将对积分排名靠前、表现特别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

这种抓党建的模式,就好比“摆擂”,在激励先进的同时也在“鞭打慢牛”,促使各党员变“坐等靠”为“比赶超”。

如今,在东山街道,社区两委成员和党员志愿者走访入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已成为常态,收集社情民意真正做到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愁”。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1/03/05/906674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