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告别“老把式” 田间走出新型农民

浏阳85后新型职业农民刘志广精通十余种农机,春耕不下地,两脚不沾泥。长沙晚报通讯员 李城辉 摄

  长沙晚报记者 钱娟

  踩油门,打方向盘,几个来回下来,一亩地就已耕完,在浏阳市龙伏镇龙伏社区,85后新型职业农民刘志广将拖拉机稳稳地停到一边。春耕不下地,两脚不沾泥,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刘志广走得更远。4年前,他是穿梭于广州CBD写字楼的白领;如今,他是如鱼得水的拖拉机手、驾轻就熟的收割机操作手、植保无人机操作员,一年种植千亩水稻,精通十余种农机,水稻从播种到出米,他全程不落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

  同一片土地,两种不同人生

  “这可是你的看家本领,不能让人家学走了。”说话的是刘志广54岁的父亲刘国斌。

  “掌握了核心技术,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不怕被抢。”32岁的刘志广理直气壮地回应父亲。春耕时节,邻村的兄弟来“取经”,打听基质制作配方,两代农民正为要不要分享配方争得面红耳赤。

  事实上,这不是刘志广与父亲的第一次思想碰撞。自从2014年接过种田的“接力棒”,父子俩关于怎么种地的争吵从未停歇过。这次交锋以刘志广的胜利告终,热心的他将自制基质、套种紫云英的经验无偿分享给更多农民使用。

  下种、育秧、犁田、插秧、施肥、收割……一年到头起早贪黑,祖祖辈辈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但怎么种都富不起来,这是父亲一辈子都没能走出的困境。踩在乡间田野的土地上,不愿再像父辈一样“原地踏步”的刘志广向记者描述今年的生产计划:1000亩水稻种植全部实现工厂化育秧、流水线作业、机械化操作,开辟100亩稻鸭共养“试验田”……在他的农经里,多了分享、市场、技术、机械化以及“互联网+”。同样一片土地,正在上演两种不同人生。

  做与父辈不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

  大学就读应用电子科技专业,毕业后在广州当起了体面的“白领”,拿着不菲的工资,几年前,刘志广还和脚下的土地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常年劳作导致身体抱恙,孝顺的刘志广二话不说,辞掉了工作返回家乡,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田的“接力棒”。

  耕田、插秧、收割……初中就帮着父亲干农活,刘志广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并不陌生。“地里有玻璃碴,被割伤成了家常便饭。”记忆中,父亲耕田用的是手扶式拖拉机,拖拉机在前,人跟在后面慢慢走,一天最多能耕10亩地。

  刘志广回乡的同一年,农业部正式全面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听说镇上征集田间管理课报名信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寻思着要做与父辈不一样的农民,告别“老把式”,在提高水稻种植管理水平、节约单位土地投入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产出湖南最好的大米。

  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

  走进位于龙伏镇龙伏社区的浏阳市脱贫农机专业合作社,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块头”一字排开,“小机灵”无人机也格外抢眼。刘志广当起了讲解员,对各种农机的性能、操作要领如数家珍。

  “机器才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刘志广接手农场后,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经验,引进先进农耕设备,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农场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98%。”刘志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播种为例,人工插秧每天最多完成一亩地,引进工厂化育秧新设备后,育秧期缩短至5天,机器每天可播种160亩以上,全程只需两个人操作。

  “光低头拉车也不行,还得抬头看天。”刘志广说,5月到10月是最忙的时候,但再忙也要抽时间“充电”,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学技术、长本领。

  记者手记

  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

  “做与父辈不一样的农民。”这是刘志广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春耕时节,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记者见识到新一代有技术、有思想、有底气的新型职业农民风采,他们的字典里不仅有锄头和种子,还有技术和思想。于刘志广而言,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毕生追逐的体面职业。

  刘志广只是长沙3万名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一个。每一个新型职业农民,都有不一样的创新、创业故事,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越来越多“刘志广式”的新生代农民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挥洒汗水、施展才华、播种智慧,他们正以奋斗者的姿态,拥抱乡村振兴的美好时代。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质监
  • 食药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