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经开区真心帮扶企业 现场30分钟内解决企业需求

长沙安瑞电器有限公司受工程机械产业回暖影响,今年前5月销售收入达2538万元,全年预计完成6000万元。长沙晚报通讯员刘晓东摄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通讯员 黄姿

  “最近订单多,客户催得急,老加班。”昨日,地处物丰机电科技园的润力机械,总经理刘胜站在火花四溅的车间内,高兴而无奈地对记者说。

  喜事不止一件。上个月,刘胜正为厂房周转租金一筹莫展,公司账上突然多了十几万元。一查才知,原来是园区给予企业的厂房租金补贴到了。记者了解到,更让企业感动的是,在该企业既无土地也无厂房可抵押的情况下,在园区的牵线搭桥下,今年贷款逾百万元。

  在长沙经开区,像润力机械这样,扎根于创业基地,在百般呵护下成长的企业有556家。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鼓励支持创业基地建立企业服务站,去年已正式授牌6家企业服务站,今年可望增至10家。

  载体建设 中小企业发展有了“暖心的窝”

  园区的发展,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大项目撑起经济的“骨架”和“肌肉”,中小企业是连通园区脉络的“毛细血管”。

  但随着园区用地库存日益紧张,土地弥足珍贵。怎么办?集约化、节约化发展,加快发展工业地产,建立一个个创业基地,让中小企业有个“暖心的窝”,是未来趋势。

  位于长沙经开区漓湘路98号的和祥科技园,2003年投资建设,是园区最早的创业基地。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8栋钢结构厂房,外墙有些斑驳,彰显着历史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占地仅90亩的创业基地,却“藏着”40家中小企业,其中生产型企业25家。

  物丰机电科技园也是成立较早的“小个子”创业基地。引进的20余家企业中,既有生产型企业,也有办公型企业。在经济回暖后,4万多平方米厂房早已供不应求。去年,物丰机电科技园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

  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是一个新建的工业地产项目,占地面积200亩。此前刚刚结束一期招商,签约企业达80多家。全部建成后,可入驻600家企业。

  “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大小创业基地14家,入驻企业556家,拥有各类创业载体,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今年在建的还有50多万平方米。”长沙经开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吴信村,对中小企业各类数据信手拈来。他透露,去年园区创业基地入驻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近60亿元。

  招商引资“错位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

  企业的引进,实际上也是精挑细选的结果。“在开发建设之初,我们积极引导创业基地明确产业定位,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实现错位发展。”吴信村说。

  当天记者走访的4家创业基地,虽都是为园区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配套,但也各有各的“亮点”和“招牌”:和祥科技园聚集的主要是工程机械和汽车产业上游企业;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以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物丰机电科技园和蓝色产业园聚集了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外资企业居多。

  各创业基地大多为园区主导产业服务,与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唇齿相依,其兴衰很容易受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影响。

  欣慰的是,此次采访,记者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好消息。今年以来,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回暖、汽车产业的井喷,和祥科技园的工业用电量、用工量、货物运输量等工业指标均实现大幅上涨,同时园区厂房、宿舍很少有空置的情况。

  长沙安瑞电器有限公司的主业是线束加工生产,主要为三一、中联、中车配套。“受工程机械产业回暖影响,今年前5月销售收入达到2538万元,全年预计完成6000万元。”安瑞电器董事长助理胡剑虹表示,今年销量将同比增长60%以上。

  位于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的佳林智能,主攻智能设备的设计与集成,已成功给博世长沙和蓝思科技供货。总经理周洁介绍,去年公司总体收入1900万元,今年可望实现营业收入2800万元,税收过100万元,企业不到30名员工,人均产值近100万元。

  长沙英提尔、广州林骏长沙分公司、广州丸顺长沙分公司等企业在今年前5月业绩表现不俗,去年产值已经过亿元,今年有的增量将达100%。

  目前,长沙经开区工业地产已实现亩产值880万元,税收每亩45万元,均超出单独供地企业的产出效益。

  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有了“娘家人”

  中小企业要成长,离不开创业基地的呵护。

  和祥科技园负责人陈建新向记者介绍,和祥科技园企业服务站一直坚持着“三三制”服务模式,即企业有需求,工作人员3分钟内赶到现场;可以解决的,现场30分钟内解决;不能解决的,3小时内做出解决方案。

  今年和祥科技园将重点加强专业化服务,已引进18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免费为入驻企业提供财务、税务、安全生产、项目咨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等专业化服务。

  去年,长沙经开区首次授牌6家创业基地“企业服务站”,和祥科技园就是其中之一。

  “企业忙于生产,员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就要靠我们了。”蓝色产业园运营经理邱雄文表示,为让园区近2000名产业工人吃饱吃好,邀请每个企业派出代表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定期检查食堂,定期征求员工意见,每天推出1个特色菜。

  “在这里,工作顺心,生活也开心,我觉得很有归属感和被尊重的感觉。”采访结束前,一位二十出头的产业工人对记者说。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质监
  • 食药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