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贯彻落实“长沙工业30条” 九区县(市)委书记这样表态

长沙要稳中求进、要持续发展、要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才是硬道理。长沙晚报记者 李锋 摄

  日前,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围绕降费减负、升级产业、开拓市场、培育人才、优化环境五个方面,剑指“脱虚向实”,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昨日,本报邀请九区县(市)委书记,谈如何结合各区县(市)实际情况,让“长沙工业30条”以最快的速度落地生根、落实见效。

  为工业实体经济发展提供

  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 黎春秋

  近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以一系列扶持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为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加油助力。这充分表明长沙市委、市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必将有效缓解和消除长沙工业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难点和痛点,提振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促进工业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浏阳将严格按照《意见》要求,聚焦为工业实体经济“降成本、促转型、拓市场、引人才、优环境”等重点,用心、用情、用智、用力推动工业实体经济在浏阳蓬勃发展。一是在一线聚力,强化企业帮扶之举。严格落实市级领导联点帮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深入开展“走百家企业、解发展难题”行动,推动各级领导深入园区一线、企业车间和项目现场,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面问诊、点对点帮扶,真正把服务送上门。同时,集中优势力量,精心选派一批副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奔赴项目建设主战场,开展“一线锻炼、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项目建设出汗出力。二是以改革助力,提升企业办事之效。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特别是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联合审批、流程再造、网上审批、快递送达等多种方式,着力减环节、减前置、减时限,推动服务提速提效、提质提标。三是从金融着力,解决企业融资之需。在促企上市上重点着力,大力开展“上市服务在一线”活动,完善拟上市企业帮扶分类管理、动态跟踪、联席会议等机制,努力提供定制式服务、保姆式服务,助推企业早日打开资本市场大门。持续深化“金融一线行”活动,打通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输血脉络,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四是向政策发力,引领企业转型之路。出台和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的工业企业进行奖补,调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提升全市智能制造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为振兴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 曾超群

  近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即“长沙工业30条”,被誉为企业“福音”。《意见》精神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高度一致,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担当精神。我们已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意见》进行学习研究,并将坚持区县一体,专门组织干部进行学习讨论,努力在领悟精神中解放思想,尽快制定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工作流程,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到单位到个人,坚决抓好落实,为振兴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一是紧扣战略主题抓落实。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落实《意见》提出的“降成本、促转型、拓市场、育人才、优环境”要求,必须紧扣“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这两大战略主题,全力以赴推进“二次创业”,让《意见》政策“红利”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推进长沙经开区“率先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推动长沙县打造成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第一县、第一极、第一城”。二是突出产业园区抓落实。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和动力。我们将紧紧围绕产业聚集,始终把握好学习、规划、招商、建设、管理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加快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在继续抓好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扶持发展小微两创企业,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大临空、大健康、大环保、新能源、先进装备、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切实抓好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沙经开区两大产业支撑点的建设,着力让项目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平台走、平台跟着功能走。三是提升服务效能抓落实。企业是经济工作的主体,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将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园区”的理念,坚持把解决企业最迫切、最需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首位,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和生活需要,开展“微建设”“微服务”。继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全面推行报建手续“全程代办”,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用工、用能、融资、用地等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自觉走到园区中去,走到企业中去,真正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把精力集中到抓项目上,把本领用在抓发展上。

  把政策用足用好用活

  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宁乡县委书记 周辉

  市委、市政府发布的“长沙工业30条”,每一条都是一个理念创新、都是一项重大举措、都是一份责任担当。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和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使之转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一是要切实把握企业主体,体现政策的精准度。“长沙工业30条”的落脚点在企业,在于让企业得到实惠、见到实效。我们将立足宁乡工业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要求,对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读,摸清底数,分类施策,找准着力点和结合点。在“进园区、下企业、送服务”春风行动和“三抓两促”企业帮扶活动中,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政策宣讲会、企业交流会,送服务进企业,送政策促发展。注重培育和发现一批善于争政策用政策的企业,让其现身说法、示范带动,让全县每个企业都能从中找到兴奋点,充分发挥用足用好政策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二是要切实弱化部门利益,体现政策的含金量。政策就是对利益格局的调整。“长沙工业30条”的含金量,既体现在对企业发展真金白银的支持上,也体现在对部门利益大刀阔斧的削减上,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支持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和使命担当。我们将组织县相关部门深学细研,从思想认识上进一步增强破除部门藩篱、利益壁垒、陈规束缚的信心和底气,自觉做到以部门让利来换取市场红利、企业盈利。特别是注重同步清理和规范所有的涉企收费、罚款和中介服务,坚决防止政策被变相分流截流,努力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三是要切实提升服务效能,体现政策的操作性。“长沙工业30条”与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对园区和企业大幅度放权的决策形成了一套精彩的“组合拳”:一个是从体制层面为园区发展“松绑”,一个是从政策层面为工业企业“输血”。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赋权强园、以园兴工”的审批服务改革进程,积极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园区建设,督促相关部门梳理政策、落实政策,尽快出台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开辟政策“直通车”,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让“长沙工业30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落地见效。

  振兴实体经济关键在“实”

  芙蓉区委书记 于新凡

  近期,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推出5大方面30条工作举措,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长沙的具体化。《意见》切合长沙实际,是一份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芙蓉区将在“实”字上精准发力: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平台。立足园区工业主阵地,推进隆平高科技园开发建设,打造技工贸产值“千亿园区”。坚持“项目为王”,落实园区“项目建设年”行动计划,推进湘粤先进技术产业园、广发隆平产业园等总部型平台型项目建设,新增工业楼宇40万平方米左右,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承载力和集约度。

  二是加快动能转换,充实产业内涵。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端产业体系。促进园区经济向楼宇工业、总部工业转型,大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逐步降低传统工业在产业格局中的比重。紧扣“种业硅谷”发展愿景,强化种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新三板企业抱团发展。推进英氏二期、特格尔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总部企业聚集度。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做实要素保障。坚持把“一亩三分地”当作“一万三千亩”来精心运作,着力破解资源瓶颈制约。精心运作园区存量土地,加快隆平现代产业园规划建设,将其140万平方米总部资源有序推向市场。加强“三招三引”,吸引更多高端项目、高端企业、高端人才落户。落实“降成本”系列举措,在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减负,拓展盈利空间。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压实工作责任。将振兴工业实体经济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实现责任下沉、压力传导。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率先全省成立行政审批局,努力实现审批服务“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落实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配套服务。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鼓励企业“走出去”,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活动,为振兴工业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实干服务实体经济 创新助推南城崛起

  天心区委书记 朱东铁

  近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担当与决心,必将成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加速器。《意见》从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转型升级、开拓市场、人才培育、优化环境等五大方面出台了30条既接地气又干货十足的务实举措,作为区一级党委、政府,既是这一政策的宣传者、实施者,更是受益者、兑现者。我们将围绕《意见》要求,逐条分析研究,聚焦重点、结合实际、细化举措、明确责任,逐条加以落实,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助推南城崛起。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天心区将聚焦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突出“四个着力”,集中精力抓发展。一是着力创建体制机制优势。以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将《意见》与区委、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的《创新服务企业长效工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政策导向、高效运行、长效沟通、评议奖惩五大机制,细化出台具体举措,兑现“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服务引领战略,围绕巩固商贸物流业优势、壮大现代金融产业实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高地、提升地理信息产业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全域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省会现代服务业引领区。三是着力打造园区升级版。积极抢抓“承东接西、南城崛起”的机遇,以打造都市型特色高效园区为目标,创新园区运行管理模式,不断推进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融合发展,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四是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确保把最得力的干部、最主要的精力、最有效的举措用在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一个一个产业来培育、一个一个企业来服务、一个一个项目来推进、一个一个难题来破解,确保重点招商项目尽快落地、新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续建产业项目如期投产,切实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致力打造最优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

  保持定力兴产业 只争朝夕促发展

  岳麓区委书记 周志凯

  《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干货十足、可操作性强,是市委、市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动作为,是长沙实体经济发展的“及时雨”。作为长沙西引擎、西高地,岳麓区迎来了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将用好用足《意见》释放的红利,持续开展产业发展年活动,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转型升级力推湘江西岸崛起。

  立足全局明方向,制定产业转型战略图。在战略路径上,我们统筹建新城、兴产业、聚人气三者关系,联动新城、旧城、乡村三大板块,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致力打造省会长沙新中心。在发展布局上,秉持“组团式、串珠式”思路,构建泛岳麓山组团、市府滨江组团、环梅溪湖组团、洋湖大王山组团、岳麓科技产业园组团、莲雨含组团“六大功能组团”,大力发展高端商贸业、现代金融业、文化旅游业、检验检测业、健康养老业、都市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在产业帮扶上,我们出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扶持“三驾马车”,不断凸显岳麓招商的比较优势。

  精准发力强主体,打好产业升级主动仗。一方面,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我们将大力推进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精致型、效益型园区。另一方面,精心培育楼宇经济。我们将突出项目落地、企业入驻、后期服务,设立楼宇工作站,专门配置“楼长”,做到政策进楼、服务上楼、企业满楼。

  联手联动聚合力,画好产业发展同心圆。面对“区中有区、区中有园、区中有校”的特殊区情,我们一方面勇担主力,全力服务新区发展,坚定不移为湖南湘江新区重大片区、重大项目提供公共服务保障,进一步深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活动同办,形成产业发展的叠加效应;另一方面,牵手高校,抢抓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与驻区高校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促使更多的研发机构、最新成果、新兴经济进驻岳麓、扎根岳麓,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给力实体经济 助推升级发展

  开福区委书记 沈裕谋

  近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这是目前可操作性最强、综合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政策文件,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必将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注入力量。

  开福区将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30条举措,持续给力实体经济,助推升级发展、成就北富。一是抓改革增动力。牢牢扭住园区这一工业实体经济的牛鼻子,率先全省开展省级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在完成政企分开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深化金霞经开区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园区管理体制升级、规划布局升级、产业发展升级、人才队伍升级,释放改革红利,积蓄发展动能。二是扶产业挖潜力。紧扣做优做特工业经济,围绕“一主一特”探索出台优惠政策,成立专项产业基金,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交易成本、土地成本、营商成本。聚焦主导产业,继续涵养壮大医药、粮食、能源等三大“百亿级”物流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产业,依托国防科大驻区优势,着眼拉长科技、工业短板,抢抓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契机,积极申报开福高新区,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研究院、专家联盟、平台基地、政策配套“五位一体”发展。三是引项目提实力。大力招商引企,紧扣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打造“金融+文化”会商会、国企对接会、对台招商会、大院大所恳谈会“四个平台”,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国企、国内知名企业、大院大所以及企业集团的增资扩容,加强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精准化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创新性、引领性、标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优化项目审批流程,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打通审批“快车道”,当好项目落地的全职保姆。四是聚人才添活力。积极招才引智,既在“引外”上下功夫,坚决落实省市人才战略、人才政策,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细化奖励措施,通过优化宜居环境、帮助解决就医就学等,吸引一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又做好“助内”的文章,依托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大学、省社科院等智力资源和研究平台,建立联合实训基地和行业研发院,培育创新型人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产业跨界联合合作。

  实干强实体 实效见实绩

  雨花区委书记 张敏

  近日,市委、市政府发布振兴实体经济的“长沙工业30条”,我认为把住了当前发展的症结所在,释放了做强产业的强烈信号。作为区县(市)一级,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就是要抓好政策的落地生根和落实见效,以实体经济的新发展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贡献。

  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提质优势产业,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产业,强化要素保障、政策激励和重点帮扶,推进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做强新兴产业,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奖、补、购、投、池、市”要求,大力推进生命医学、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园区升级,坚持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功能集中建设、资源集中利用,以雨花经开区、电商物流园等为载体,树立新形象,打造新实力。

  在增强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推动企业产品创新,加快完善产业创新体系,依托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创新基地,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重点加强区域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建立更优、更高效的管理制度,促进管理效率有效提升。推动企业经营创新,指导企业提高战略定位创新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理念,增强企业锁定目标客户和寻找战略赢利点的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在提质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立足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更多地理解企业家创业的艰辛、兴业的艰难,不断改进对企业的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企业经营创业“松绑”“减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在要素保障、劳动用工等方面成本,促进企业轻装上阵;加强企业帮扶,坚持一名县级领导联点一家重点企业,搭建一个沟通平台,解决一批实际问题,以“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努力以更优的政策、更低的门槛、更简的程序、更少的审批,让广大企业办事更方便、创业更安全、投资更有效益。

  厚植名望之城的实体经济根基

  望城区委书记 孔玉成

  近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了30条刚性措施,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筑牢发展根基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必将对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起到重要作用。望城区将认真落实《意见》精神,逐项逐项分解任务,一条一条压实责任,确保政策措施在望城落地生根、落实见效。

  一是以先进制造强实体。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强区的第一选择,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致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高端制造基地和湖南湘江新区的工业经济引擎。坚持聚焦主业、特色发展,加快推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成为望城首个“千亿级产业”,积极建设更具竞争力的食品加工产业基地,致力把电子信息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实业小镇等新型业态,让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翼齐飞。

  二是以开放创新强园区。把产业园区作为开放创新的第一平台,推进园区便捷化、差异化、集约化、信息化、生态化、品牌化,全力支持望城经开区争创全国百强园区、铜官循环工业园争创一流省级工业集中区、乌山中小企业园争创省级电力智能产业园。突出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放园区体制构建、创新平台建设、降低企业成本等重点,推动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把“一区两园”打造成为权力下放最多、行政效能最高、营商成本最低的地方。

  三是以优化服务强企业。把企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第一主体,大力开展“企业服务提升年”活动,支持企业实施“倍增计划”,推动技术创新、上市融资、开拓市场、培育品牌,打造“百年企业”、小巨人企业。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提标年”活动,引进一批引领型先进制造业项目,构建“地等项目”的常态格局,形成实体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运、快达效的良性循环。认真落实产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周和平 胡益虎 李广军 胡媛媛 卜劲文 周游 李卓 朱华 整理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质监
  • 食药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